浅议船舶火灾事故及灭火救援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浅议船舶火灾事故及灭火救援措施

任红梅

烟台顺捷海上安全技术咨询开发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航行中的船舶发生火灾,船员的自救就是救火最主要的方式,了解船舶火灾事故,懂得如何救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最主要的是懂得如何进行防范,减少船舶火灾事故的发生,提升航行安全。这是从长远角度来说,规避风险、节省资金的重要办法。

关键词:船舶、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措施

引言:船舶的火灾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只有不断增强全体船员的消防减灾意识,健全并落实防灾制度,定期维护和补充消防设备,才能有效预防船舶火灾、减少灾害损失,推动国际航运和海上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1船舶火灾的特点

1.1结构复杂,空间狭窄

船舶是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船员生活和工作都在船上,还有各类舱室和机器设备,但由于空间局限,船舶结构设计-般比较紧凑复杂。一艘万吨级货船.上有几十个不同用途的舱室和很多通风空筒与楼梯,舱内的通道和楼梯都很狭窄,船上的出入口大都只能容一人通过,而且疏散通道较少。一旦发生火灾,油气混合物极易在内部有限空间中发生燃爆,而且由于人员众多,烟雾和火势蔓延快速,发生火灾时,造成人员疏散难度增加。

1.2热传导性强,扑救难度大

现代船舶船体结构多以钢板制造,热传导性能强。通常起火后3min-5min内,温度可.上升500℃-900℃,钢板被迅速加热,成为温度很高的物质,热钢板还易引燃相邻和靠近船体的可燃物质,从而扩大火势。同时,船舶既有高层建筑的高度,又有地下建筑的特点,还有化工火灾的复杂,是集高层火灾。地下火灾、化工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仓库火灾于-体的火灾类型,防范火灾和灭火都比较困难。

1.3船舶可燃物多,蔓延速度快

船舶舱室内的舱壁、衬板、天花板和镶板等,虽然已从结构防火上作出严格规定和限制,但采用胶合板、聚氯乙烯板、聚氨酯泡沫塑料、化学纤维等可燃材料的地方仍然不少。舱室内的家具、地毯、帘布、床铺等也多为可燃材料制成,尤其是客船的客舱,可燃装饰材料、家具和床上用品等重量占客船自重5%-9%,火灾隐患相当大。如果机舱、生活楼等部位发生火灾,火势会沿着机械设备、电缆线、油管线很快向四周蔓延。生活楼起火后,一般较短时间就可能将火势蔓延到整个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多数船上都储存有大量燃油作为动力燃料,包括汽油、柴油、重油等,其中远洋船舶燃油储量约为船舶载重量的10%,发生火灾后很容易引起爆炸。

1.4交通条件受限,处置难度大

船舶发生火灾可能会在航行中、抛锚在江中或停靠在港口时。若在航行中发生火灾,消防部会由于距离较远,无法及时到达,实施灭火。而当船舶停靠在岸边,船舶吃水较低,消防部门不容易靠近灭火,也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的速度。

2船舶火灾事故原因

船舶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有多种,根据实例总结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2.1客观原因

2.1.1物质本身的因素。船体的锅炉外壳、排气管道、过热蒸汽管道等热表面都用隔热材料包扎予以保护,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例如更换、维修等,将隔热材料卸下,此时一旦遇上溢油、漏油,油体落到热表面上,极易引起火灾。

2.1.2输油管破裂或渗漏。有的船舶船龄较大,管道发生老化或者是生锈现象,这样的船舶极易发生漏油,油体溅到高温设备上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2.1.3机械设备故障或者缺陷。船舶内部设备多且复杂,长期的海上航行以及潮热的天气极易导致设备受潮、故障,检修不及时或者检修不注意,使得船体发生设备短路,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2.1.4电器设备。船舶的长时间航行极易导致船体电器设备超负荷运行,线路老化、短路,擦出火花,发生火灾。

2.1.5意外因素。船舶航行中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非人为的不可抗力,如被闪电击中。船上有较多的易燃物质,这些非人为的意外事件的发生,也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2.2人为因素

2.2.2明火或暗火引起。船员在船舱内吸烟,不注意掐灭烟头;船员维修船体设备时擦除的火花;电焊设备在操作时飘落的火星等,这些都极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2.2船舶装卸油操作不当。船舶对于船体内装卸货油以及自身用油有着严格的装卸标准和要求,专人专责,一旦疏忽,极易引起火灾。

2.2.3操作锅炉不当。由于船舶自身运作的特殊性,船舱内的锅炉等设备都是用油的,一旦操作不当,引起油体泄露,极易发生火灾。

3船舶火灾灭火救援举措

船舶机舱火灾是可以预防的,机舱一旦发生火灾只要发现及时,措施得当,也是可以完全扑灭的,关键是全体船员都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真正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船舶消防工作方针,牢固树立船舶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加强机舱防火知识的学习,定期参加船上灭火技能的培训和机舱火灾的演习,机舱火灾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3.1船舶火灾救援原则

3.1.1救人为主。发生船舶火灾事故后,一定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保证人身安全。先救人,再救火。救火时首先疏散人员,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救火。

3.1.2控制为主。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最先做的事就是控制火灾的继续发展、蔓延,从外围着手,切断火灾继续蔓延的渠道,控制船体内甲板等易蔓延的地方,通过控制火势进行救助。

3.1.3明确重点,各个击破。船舶不同,救助重点也不同。在灭火前,询问船长船体基本构造,了解船舶类型,明确船舶的救助重点、中心。现在的船舶船体较大,船内空间高大、坚固,但是相对的船体底部情况复杂、易发生更大的危险。

3.1.4主攻内部。船舶火灾的火点一般都位于船体内部,对内部火点进行直击消灭,防止火势继续蔓延。

3.1.5泡沫灭火。船体内部情况复杂,救援人员很难立刻找到救助点。这时由船上工作人员引领,搜寻起火点,对救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加强现场管理力度

发生船舶火灾,主要是违章所致,暴露了平时现场检查和管理不力,制度不落实的弊端。因此,一要抓明火作业有关人员培训持证,做到持证上岗。二要抓严把动火三关(即审批、看火、巡回检查),三要抓加强现场检查,四要抓违章查处等,确保落实船舶场现场管理。同时还应落实焊割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测试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做到焊割设备使用不失灵。对氧、乙炔管道和皮管也需定期检查,严防漏气和老化。保持焊机电缆绝缘良好,放置符合安全规定,接地线连接牢固。四、加强外包工的安全管理首先,加强外包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教育,使之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技能。

3.3船舶火灾救助注意事项

3.3.1保证救援人员安全。参与灭火的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包括空气呼吸器、呼救器、灭火防护服等,一定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防止中毒和受伤。

3.3.2有组织、有纪律,防盲从。救援人员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坚决杜绝英雄主义。救援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精炼,救援过程中听从指挥,有组织、有纪律救援。

3.3.3根据环境,选取方案。救援时要充分考虑风向、周围环境、船舶自身等客观存在的因素,据此选好最有利的方案。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往来上海水域的各种船舶数量逐年增加,船舶火灾时有发生。在船舶火灾危险性日益突出的大环境下,掌握船舶火灾的特点和消防救援对策,做好船舶火灾预防,在船舶火灾发生时,及时扑灭火灾,将船舶火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已经成为消防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晓林.船舶火灾的防护与自救[J].劳动保护,2014,(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