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屈伊如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 430000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公园景观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为城市人民提供很好的娱乐场所,还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是城市生活的基本设施。公园植物配置工作是公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公园施工人员应更加重视公园植物的习性并优化植物的配置,提高城市公园建设质量。除此之外,科学合理的公园养护管理是保障公园中绿化植物存活率与生长质量的长效手段,充分发挥绿植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园 植物配置

引言

为了提高城市公园景观整体质量,做好城市绿化养护工作,本文通过对公园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措施的相关研究,提出公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探讨绿化养护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能提升城市公园建设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公园施工中植物选择及配置的原则

1.1优先选择当地的绿化树种

一些公园工程设计人员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引入了其他地区的绿化树种来提高园林的观赏性,但是由于路途较远,运输成本和栽植存活风险明显大于当地绿化树种,造成园林建设过程中成本过高。因此,在公园植物配置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当地的绿化树种,有效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保障其生长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现象。

1.1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配置

在公园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植物的习性来配置,要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科学设计绿化植物配置,才能保证植物在公园中的存活率与生长质量。配置人员可以在植物自然形态的基础之上进行配置调整,让植物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故植物配置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选择最适合当前情况的绿化植物,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各项因素,为植物正常存活与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让植物能在当地不同的季节条件下给人们提供良好的观赏功能。

1.2 要注意季节变化

由于南北气候不同,北方很多植物在冬秋季节落叶,南方植物四季常青,因此,在配置公园绿化植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冬季和夏季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要考虑到植物在四季的存活与生长情况,要做到随着四季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尽量实现“春有叶、夏有花、秋有果、冬有绿”这样的植物景观。为了保证在北方冬天的景观效果,可以按照一定的搭配比例来栽种四季常绿的植物与落叶植物,有助于提高北方冬季的观赏性,还能促进植物生态效益的有效提高。

1.3因地制宜的原则

就拿生长环境来说,不同的植物对于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植物,施工人员首先应全面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特点,结合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这一步骤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基础和保障。此外,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还应全面考虑公园的设计要求,呈现出与总体设计一致的景观,最大程度上促进公园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植物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的选择植物,让植物能够尽快的适应生长环境,在短时间内为公园呈现一幅美丽的风景。

1.4美观性

公园绿化项目构建还应该充分考虑美观性要求,这也是公园绿化项目应该具备的基本属性,避免相应公园绿化项目过于丑陋,影响到实际应用价值。在公园绿化项目的美观性优化中,规划设计人员需要从多个角度予以综合把关,促使其符合美学要求,避免在任何区域出现不协调或者相冲突问题。具体到公园绿化项目的美观性构建中,往往需要注重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进行优化,规划设计人员需要首先从整个公园出发,探讨如何构建理想的公园绿化项目,促使这些公园绿化因素的分布较为适宜合理,能够对于各个区域形成美化和绿化作用,可以在氛围烘托以及情调增加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具体到各个局部内容上,公园绿化项目要想表现出较强的美观性,往往需要注重合理运用借景手法,促使相应绿化因素能够和已有构筑物或者是地形条件相契合,进而共同形成理想的美化条件,尤其是对于一些山石以及建筑,更是需要进行充分运用。

2公园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措施

2.1结合季节的特点和植物的特性配置公园植物

每种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其生长过程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相应的形态和生长情况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在自然选择的影响下,植物的观赏性会在不同季节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和过程,结合季节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科学合理的对公园植物进行配置。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呈现百花争鸣、鲜艳夺目的景象,因此选择花期较长的植物能很好的符合美学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穿插设计手段营造一种春天的氛围。此外,由于植物自身的蒸腾作用,在炎热的夏天,需要考虑的是温度对于植物的影响,栽种耐热性的灌木类植物能让人感受到清爽,搭配多种植物共同施工能最大程度上凸显公园的特点及吸引力。

2.2注重群体效果

公园绿化植物配置还需要重点关注于植物选择后的相互搭配效果,要求所有植物在应用后能够具备理想的群体效果,确保相互之间较为协调有序,规避可能出现的相互干扰或者是视觉效果相冲突问题。从植物生长效果上来看,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需要重点考虑到相邻植物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竞争关系,从水、养分、阳光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某一类植物的快速生长,对于该区域的其它植物形成明显的压抑作用,导致其逐渐枯萎和死亡,最终影响到群体效果以及美观性。这也就需要从各类植物的习性入手进行优化分析,避免竞争过于激烈的植物栽植在同一片区域内,尽量确保植物之间具备共生关系,能够相互依存,共同生长,以此形成更为理想的协调系统。此外,为了形成较为理想的群体效果,往往还需要考虑到同一区域内植物的形态、高度以及颜色等基本指标,以便更好促使相互协调有序,尽量形成理想的层次感,避免出现严重杂乱问题。

2.3彰显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公园植物造景,弘扬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国公园植物景观永葆活力、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公园建造者要培养民族自豪感,对于过分追求视觉效果的公园景观,应在行业内普及科学性的造园理念,改善多数植物景观工作者“崇洋媚外”的工作思想,从而真正实现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我国的公园景观设计仍处在发展阶段,在公园植物景观的建造水平和规划能力上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借鉴他国先进技术与设计思想的同时,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同时时刻牢记自身优势,创造出适合我国的现代公园植物造景形式1]

3公园植物配置工作的注意事项

合理搭配本地植物与外来物种,确保公园植物多样性、突出层次感、色差视觉效果的同时维持公园景观的稳定和谐。多种植物组成的区域要在内容丰富的情况下保持空间不杂乱,多种类植物能组成和谐的植物群落,提高观赏性。另外,由于公园工程规模较大,其建设成本较高,公园植物配置成本在公园建设成本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不能一味重视植物的观赏性,采用过多的高价值植物,给公园建设增加经济压力2]

结束语

公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体现,也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公园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与景观的整体质量效果有着直接联系。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与植物生长情况息息相关,从而对整个公园景观的观赏性带来影响。因此,公园景观不仅要做好植物配置工作,还要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才能呈现最佳的景观效果3]

参考文献:

  1. 单明.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1(16):153-154.

[2] 陈元璋.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2):65-66,73.

[3] 滕跃.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1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