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在乳腺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在乳腺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张湘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157000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使用PCR产物酶联免疫的检测方法对乳腺癌疾病进行检测,在临床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的医疗系统进行查看,利用专业电脑软件筛选在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然后随机选择60例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针对这60例患者,都进行不同的检测方法对疾病进行检测,最后就患者的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已有的结论进行比较,以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改善均比对照组强,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小。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R产物酶联免疫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其主要表现在对乳腺癌的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在各大医院进行宣传和使用。

关键词: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乳腺癌;应用效果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疾病,其发生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不好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一些致癌因子的活跃,导致患者的乳腺上皮细胞出现增殖失控的情况,临床上被称为乳腺癌[1]。乳腺癌在发病早期会造成女性乳房中出现肿胀、肿块、腋窝下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现象,这时候可通过化疗、放疗、药物治疗、手术等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当乳腺癌发展到晚期后,乳腺中的癌细胞可能会发生转移,从而累及其他器官,出现其他器官的病变,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乳腺癌作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流程,且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是乳腺癌的治疗还是越早越好,这就为检测乳腺癌的技术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上乳腺癌诊断的金指标是通过手术对患者的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肿瘤细胞。但是这种确诊的方法有多个缺点,其一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其二手术取活体组织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其三整个诊断过程长,无法在短时间内给出确切的诊断结果,折磨患者的身心[3]。因此,为了更好的为乳腺癌患者提供诊断服务,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急需被发明并应用于临床。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新的临床疾病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使用,即PCR扩增和酶联免疫检测。这种联合检测的方法的特异性强,且数据结果的客观性有临床意义,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检测[4]。但是该方法在临床上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还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就相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本研究详细的研究结果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我院的医疗系统进行查看,利用专业电脑软件筛选在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然后随机选择60例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并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2:1和1:1,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分布在24-50岁,平均年龄为36.18±2.36。所有参与本次探究的患者均意识清醒、能进行语言沟通,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共6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乳腺癌,其中27例患者被确诊为非浸润性癌,20例患者为早期浸润性癌;13例为浸润性癌。对患者的得病分时期进行总结,发现有30例患者处于疾病I期,17例患者处于疾病II期,13例患者处于疾病III期。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乳头内陷、乳头分泌异常液体等。

1.2方法

60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切片的诊断,对60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癌疾病的确诊。然后再对60例患者进行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进行检测,其具体的方法如下:①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共计2ml,然后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低温离心处理。在离心完成后,去患者的血清进行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②以患者的血清作为底物,利标记了亲和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的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③用高辛标记的DNA探针与PCR产物进行杂交,生成可进行酶联反应的底物;④将杂交产物固定在96孔板中,然后进行ELISA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操作者应该根据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严格地进行操作,以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不客观的事情发生。

1.3观察指标

针对这60例患者,都进行不同的检测方法对疾病进行检测,最后就患者的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已有的结论进行比较,以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完成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在数据处理中P<0.05代表数据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两种不同的检测方式的检测效率对比

60例患者均进行了活体切片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乳腺癌,其中27例患者被确诊为非浸润性癌,20例患者为早期浸润性癌;13例为浸润性癌。利用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检测出阳性病例57例,阴性病例3例。证明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95%,其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好,可在临床中使用。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伤害。但是乳腺癌的发生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乳房出现肿块、乳房出现肿痛、乳头分泌液体等。但是这些临床症状在其他疾病发生时也会有所表现,从而患者对该病没能引起重视。即使患者有所察觉到医院进行检查,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且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对疾病确诊进行治疗。乳腺癌的治疗与其他恶性肿瘤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对疾病的治愈有积极作用。作为妇科恶性疾病发生率第一的乳腺癌疾病,临床上找到一种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是临床上新出现的检测方法之一,但是其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还未明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对乳腺癌的检测有效率在95%,且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因此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值得思考的是,虽然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的检测效率较高,但是还是会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发生,从而耽误对患者的治疗,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该方法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增加其检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蒲凤. 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在乳腺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东方药膳 2020,3(5): 7.

[2] 姚振宇. 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在乳腺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12): 123-124.

[3] 周美平. 联合检测CA153,CEA对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J]. 2021(2013-4):143-144.

[4] 李文红、李平法、冯倩倩. 血清Cys-C,VEGF,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 306(24):71-75.


作者简介:张湘月 生于 1990.11.05 女 满族 籍贯:黑龙江牡丹江

所在单位: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 毕业于 哈尔滨医科大学

职称:主管检验师 本科学历 研究方向: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