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碎碎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1

爱的碎碎念

陈永

商洛市小学教师


秋天的雨,淅沥又缠绵。

儿子上高二了,今年学校搬新校区,要求学生全部住校。这周是儿子住校回家的第一周,我和他爸从周三就碎碎念到周五。到周五下午,更是坐立不安,心神飘忽。

“一周了,也不知道孩子在学校住的惯住不惯,吃的怎么样,能吃饱吗?”

这样的话,他爸在我跟前唠叨了好几遍了。

“要不,让我给班主任老师发个信息,让孩子给回个电话吧,这娃也不知道回个电话。”他爸似自言自语地嘟囔。我白了他一眼,说:“高中老师很忙的,好不好?你又没啥重要的事情,让孩子给你回啥电话,没有回电话,就说明什么都很适应,都很好,你就放心吧。”完了还不忘补上一句,“平时在家里你看你对娃凶神恶煞的样子,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才走了几天,你就这副德性,你不会淡定点嘛。”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我心里的担心并不比他爸少。这些话既是说给他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只是我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他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是我心底里最放心的底气。

就这样,好不客易捱过了周五下午的4个小时,眼巴巴地盼着儿子的回家,可不巧,天空又下起了阵雨。他爸又开始了他的独门唠叨:“这娃也不知道给家里打个电话,也不知道带伞了没?走到哪儿了?就算你想去接他,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唉……”最后的一声叹息,让我深感这个老父亲的牵挂。

晚上六点四十,儿子背着沉沉的书包出现在家门口,我们欣喜地迎上去,嘘寒问暖。接着,新买的土鸡、牛肉纷纷上桌,准备给一周没进门的儿子打打牙祭。儿子愉悦地讲着学校的奇闻异事,我和他爸边听边给儿子的碗里布菜,一会儿工夫,儿子碗里堆得像座小山似的,儿子不耐烦地说:“别夹了,别夹了,我自己来。”老父母讪讪地笑了笑,心里却挺满足。

一眨眼到了周日,我早早地就在谋划给儿子做什么饭吃,他爸决定给做米饭,我看他兴致这么高就同意了。早上九点半他爸出门买菜,回家就在厨房里忙活。我则张罗着督促孩子拾掇昨晚超市采购的补给,吃的,喝的,用的,零食,水果,当然还没忘给发零花钱。

吃完午饭,时间已过大半,马上督促孩子午休。下午4点钟,我就着手做晚饭,简单吃了晚餐后,就开始检查孩子的物品是否带齐全,反复督促儿子检查。安排爸爸去取车,我们搬行李下楼。一路上,反复叮咛孩子:好好吃饭,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有事给家里打电话……这些车轱辘话反复说。送到校门口还不放心,给孩子撑着伞,一路送进校门才算安心。虽说都是一米八的个子了,可毕竟还是孩子啊。

回家的路上,我恍惚地看到了26年前的情境:同样的周末,妈妈为我精心做我最爱吃的红豆米饭、收拾衣物、送我去公交车站、絮叨叮咛的场面,周五下午爸爸骑自行车接我回家的场境,一一浮现在眼前……那样的清晰,又那样的遥远。初闻不识曲中意,读懂已是曲中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备受呵护的小女孩儿,如今已成为一名母亲,正用自己满腔的爱呵护着自己的宝贝。人们常说: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人生啊,循环往复,天道轮回,生生不息。为人子女者,结草衔环也不能报父母之大恩,唯有尊之,爱之,敬之,孝之,才可报答一二。

愿全天下父母福寿安康,儿女顺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