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复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玫瑰复壮技术研究

覃燕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通过分析处于不同生长年限,具有不同生长势玫瑰生长所处土壤中营养成份和必要元素的组成,发现玫瑰生长过程中,由于磷等必要元素和锌、锰、硼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和缺失,是导致玫瑰生长势衰弱的重要原因。根据土壤营养元素的不同,直接补充缺失营养元素和结何土壤物理改良,可以起到改善玫瑰的生长环境,进而提升玫瑰生长势。

关键词:玫瑰; 复壮技术; 营养元素;

引言

蔷薇属涵盖了大量优秀观赏植物,如玫瑰和月季是其中应用范围较广的代表品种,具有较高知名度。世界上玫瑰和月季新品种原有亲本很多是起源于中国,现代月季的起源研究表明,现代月季就是以中国蔷薇属植物种质资源作为主要的杂交亲本得到的。中国是蔷薇属植物重要原产地之一,其中新疆又是中国重要的蔷薇属植物分布地,其中一些特有蔷薇属植物,只分布在新疆。蔷薇属植物在新疆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玫瑰作为乌鲁木齐市的市花在全疆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试验条件

试验于2013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植物园进行,地理坐标为 43°53´N、87°33´E,海拔715m-721m。年平均温度7.3℃,多年平均降水量245mm,多年平均蒸发量2500mm。参加对比的玫瑰品种为传统玫瑰。分别栽植于草坪区、宿根花卉区和引种区。

1.2试验设计

玫瑰的试验材料取自乌鲁木齐市植物园三个园区,分别是草坪区、宿根花卉区和苗木引种试验区。样株1位于试验区1(草坪区),样株2位于试验区2(宿根花卉区),样株3位于试验区3(引种区)。全园的浇水频度和施肥管理水平一致,样株1和样株2生长的原有立地条件比样株3生长的立地条件要差。当栽植10年以后,样株1和样株2已经表现出叶片黄化,生长势衰弱。样株3仍生长正常。对样株的生长地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每株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取样。从样株的中心向4个方向每隔30厘米取样一次,分别是中心点取样,向一个方向30厘米处取样,60厘米处取样和90厘米处取样。从地表向下,分别0-20,20-50,50-80,分别分层取样,分别取土样,取出的土壤样品进行分层混匀,再进行室内土壤养分测定。其中以0-50厘为玫瑰根系的主要分布层,以50厘米以内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作为每一个试验区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代表。

1.3土壤测定

玫瑰复壮主要测定土壤中的指标有pH值以及碱解氮、全钾、速效磷、全锰、全锌、全镁、全铁、速效硼8种矿质元素,土壤中矿质元素分别用其化学符号N、K、P、Mn、Zn、Mg、Fe、B表示。使用仪器包括:K9860凯氏定氮仪 、SH220消化炉、101-3AB电热恒温干燥箱、DK-98-1 恒温水浴锅、6400A火焰光度计、LXJ-ⅡB离心机Eppendorf移液器、722S 分光光度计、PHSJ-3F pH计等。

1.4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为:PH:土水比1:2.5

碱解氮:1mol/LNaOH碱解-扩散法

全钾:王水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速效磷:NaHCO3浸提-钼锑抗吸光光度法

全量锰、锌、镁、铁:王水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速效硼:沸水浸提-姜黄素吸光度法

1.5数据处理

用Excel2003进行数据整理和作图,用SPSS 17.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玫瑰早衰黄化发生状况

玫瑰种植以后,在乌鲁木齐等地,在土壤立地条件不一的地点,玫瑰会随着土壤条件不同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现象。比如,在土壤条件较差地方,玫瑰定植5至8年以后,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部分叶片黄化和部分枝条干枯现象。在土壤条件好的地点,这一现象的出现则可推迟到10年以上。叶片黄化常常先表现在植株底层外围较老叶上,以后向中间较新的叶片发展,叶片黄化一般从叶片四周向中央发展。发黄后的叶片生长速度减慢、变薄,严重的叶片会干枯脱落,不同地点黄化程度不同, 黄化发生较轻的植株,若没有感染其它病害和干旱等灾害,初期出现黄化的叶片发生黄化后一段时间内自动复绿。但是也有玫瑰长势持续衰弱的现象,直到树势减弱,生长势逐年降低。

2.2不同矿质元素在玫瑰中含量趋势

不同栽植地的玫瑰其生长势不同,其中样株1和样株2的玫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样株3生长势正常。比较3株样株生长点的土壤养分的不同,对土壤养分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如图1。由图1可知三处玫瑰土壤中营养和矿质元素总体趋势为株1和株2的生长点营养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一致,或相差不大,但是样株3的土壤样品明显在一些营养元素上含量高于株1和株2的土壤水平。其中差异最大的磷,锰、锌和硼等营养成份。

61a9d81c9d104_html_240f4dd14b5386db.gif

图1 土壤中N、K、P、Mn、Zn、Mg、Fe、B矿质元素含量

Fig.1 The content of N、K、P、Mn、Zn、Mg、Fe、B contents in soil

3.结果与讨论

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长期栽培玫瑰会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离心秃裸现象,就是玫瑰的生长会从原有的栽植点逐渐向外缘扩展,中心位置会出现枯枝。其次在促进玫瑰复壮的措施中,包括施肥、修剪和移栽等方法。移栽玫瑰是相对效果较好的复壮方法。对于玫瑰的换地移栽,虽然移栽地不是很远,但是往往能够部分起到恢复长势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玫瑰出现退化可能是玫瑰对于土壤中的养分有着一定的定向吸收,当玫瑰长期在一个种植点定植以后,长期吸收土壤上的特定有效养分,就会造成某些土壤中养分的定向缺失。因此,在玫瑰出现早衰时,对经过长期栽培,未移栽并表现出一定黄化和生长势衰退的玫瑰,其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微量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将结果与正常玫瑰进行对比,比较得出与玫瑰早衰相关的矿质元素。

通过测定,结果显示,三个样株的生长点土壤均属于典型的新疆土壤营养类型,表现出缺氮,少磷和富钾的现象。其中矿质元素也在玫瑰生长势出现明显差异的试验区中表现出矿质元素的明显不同。虽然从土壤分级的角度来看,土壤中矿质元素中的锰、锌和硼含量比较丰富,但是玫瑰出现生长势衰弱、退化的试验区土壤中这三种元素明显含量不如生长正常的试验区中的矿质元素含量。

针对三个样株,样株3种植点的土壤营养状况相对比较好。除氮和镁略低于试样株1试验区外,样株3试验区其余营养元素均高于样株1和2试验区,其中锰和锌表现尤为显著。因此,我们认为,特定营养元素的贫乏是玫瑰退化的重要原因。三个试验区的氮肥含量均明显达不到正常水平,但是在试验区3玫瑰生长仍然处于生长正常状态,也验证了玫瑰较耐贫瘠的特点,说明玫瑰对于生长地土壤氮素的缺乏有一定的适应性和耐受性。三个试验区均缺乏磷元素,但是磷元素在试验区1和2极其严重缺乏,在试验区3,磷元素含量基本正常,而且从绝对含量来看,试验区3土壤磷元素含量水平较试验区1、2磷元素含量几乎高出10倍。试验区3土壤中磷的含量显著高水平对应的是试验区3的玫瑰生长正常,而试验区1和2的玫瑰生长退化。此外,多年来开展有机肥的复壮工作也收效甚微,说明,补充氮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磷元素属于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因此可以推定,磷元素是造成试验区1和2玫瑰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次,通过矿质元素测定得出,其他矿质元素锰、锌、硼在玫瑰退化生长土壤的试验区1、2和正常生长试验区3土壤中,在含量上表现出了极显著的差异。因此,在玫瑰生长过程中,对于锰、锌和硼的需求量比较大,而锰,锌和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可能是造成玫瑰生长退化的原因之一。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补充土壤缺乏的营养元素对玫瑰进行复壮,通过随后开展的玫瑰复壮工作可知,综合补充各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足的营养元素,对玫瑰复壮有较好帮助,玫瑰的长势和生长量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玫瑰花精油成分提取 [J]. 陈洪玉,李华,刘琳琳,陈洪升. 中国科技信息. 2019(18)

[2]基于分子蒸馏分离云南冰糖脐橙“褚橙”精油结合GC-MS分析香气成分 [J]. 刘秀明,李源栋,张翼鹏,李超,高莉,段焰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4)

[3]柞蚕油分子蒸馏纯化工艺的研究 [J]. 王朝臣,简华,李炜,安洋. 天津化工. 2019(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