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蒙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观察

王淑女 陈永胜

1.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种畜场卫生院 内蒙古 兴安盟 137618 2.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急诊科 内蒙古 兴安盟 029400


摘要:目的:观察蒙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采取内服蒙药阿拉坦阿如日-5、如达-6、查干乌日乐、巴特日-7、扎木萨-4汤、壮西-6结合盐热敷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64例,占58.18%;有效45例,占40.91%;无效1例,占0.91%;总有效率99.09%。对照组总有效率9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用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并且副作用小,有效率高,疗效确切。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蒙药;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该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其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其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国内外调查表明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纯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病情易反复发作。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一般的治疗效果欠佳,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防治溃疡病及预防胃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对210例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蒙西医对照治疗,蒙药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10例,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0例,均门诊患者。观察组年龄19岁—72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6月—12年、平均病程3年;对照组年龄20岁—7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8月—10年、平均病程3年。

1.2诊断标准

参照《蒙医诊断学》《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制定诊断标准:患者有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不适症状,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排除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1.3鉴别诊断

诊断时需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肝胆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以食欲减退、嗳气、上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无反酸、烧心等胃酸增多的症状,单纯根据临床表现难以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区别,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慢性肝胆疾病是主要指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系肿瘤等,这些疾病有时在临床表现上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经B型超声波、肝功能等检查不难鉴别。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

①治疗原则:恢复胃三温,调节三根七素平衡失调,祛巴达干,助消化。②早服阿拉坦阿如日-515粒、如达-63g,午服查干乌日乐15粒,晚服巴特日-713粒,并上腹部盐热敷治疗,巴达干旺盛者加服扎木萨-4汤,恶心、呕吐者加服壮西-6等辨证施治。14天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

口服奥美拉索20mg/次、2次/d,克拉霉素25mg/次、2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14天为1个疗程。

3治疗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精神和食欲恢复正常,胃镜复查示胃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减轻,食欲和精神状态较好,胃镜复查示胃黏膜好转或病变范围缩小。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胃镜复查均无改变。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64例,占58.18%;有效45例,占40.91%;无效1例,占0.91%;总有效率99.09%。疗程最短的1个疗程,最长者4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远期随访75例,愈后1至2年均未复发。对照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5病案举例

患者王某,43岁,已婚,2011年1月3日就诊。患者2年前曾患急性胃炎,因医治不彻底,平时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伴不欲饮食嗳气反酸食后饱张,天气冷时加重。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既往服西药治疗,服药后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反复发作。观患者体形瘦,舌薄白黄苔,脉弦细。蒙医诊断为胃寒性希拉病。蒙医治疗:早饭前阿拉坦–5味15粒,口服;午饭后浩道敦–10,13粒由汤钦–25,3g开水冲服。晚饭后巴特尔–7味丸,11粒由扎木萨–4味散,3g水煎送服。连服15天。2011年1月19日复诊,Hp阴性,上腹部胀痛明显减轻,餐后无不适。为了顽固疗效继续服用1周的蒙药。5月后随访,未复发。

某女,53岁,2012年5月15日初诊。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3年,伴喛气,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天气寒冷时症状加重。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3C呼气试验Hp阳性。既往曾服西药治疗,服药后症状稍缓解,停药后症状反复。诊见:上腹胃部胀痛,伴喛气,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舌薄白黄苔,脉弦细。蒙医诊断为胃寒性希拉症。治宜补助胃火,促进消化功能。早饭后消食十味散3g口服,午饭后阿拉坦-5味,13粒,口服,晚睡前巴特尔-7味丸,7粒,口服。连服15天。2012年5月29日二诊。上腹胀痛明显减轻,餐后无不适,食欲增加,舌苔渐化。继续服7天以巩固疗效。停药1月后复查Hp转阴性。

6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与遗传、饮食、HP感染、自身免疫等饮食相关。胃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及上消化道溃疡的常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常规药物不能够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杆菌,导致许多患者病情迁延反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

本病属蒙医学胃寒性希拉病范畴。常因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犯胃,气机阻滞;或因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服生冷寒凉之品等原因使巴达干,赫依偏盛抑制胃火,导致胃三温失去平衡,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呕吐。消食十味散有助消化,镇赫依希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性希拉病,服阿拉坦-5味有助消化,镇希拉之功效,服巴特尔-7味丸有杀粘,清热之功效。以上3种方有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保肝、增强肠蠕动等作用,具有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病原菌作用。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Hp转阴方面疗效均相当于对照组,且蒙医药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蒙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过食生冷之物而巴达干增多,长期饮食不规律而赫依增多,使胃的消化功能降低,从而胃脏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本病。临床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无规律性腹痛、消化不良、嗳气、反酸等临床表现。蒙医以恢复胃三温,三根七素平衡失调,祛巴达干,助消化为治疗原则;选用口服蒙药及盐热敷治疗。蒙药阿拉坦阿如日-5祛赫依、希拉病、健胃助消化,如达-6开胃行气、止痛,查干乌日乐温中散寒、消积止痛,巴特日-7消粘、解痉、祛热、止泻,扎木萨-4汤温胃散寒、消食化滞。并结合使用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作用的盐热敷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9.09%。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蒙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好、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包跟小.蒙医诊断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8:225.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1):55-62.

[3]包桂兰.蒙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9):29.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1(12):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