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分析

张恒东 胡少华 段海南 李赛 张士巧

北京卓越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100027

摘要:电缆是电网输电的主体,电缆线路主要包括电缆本体和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又包含着中间接头、接地线、终端接头等。电缆附件由于安装难度大,并且自身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很容易发生故障。借助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提前发现绝缘潜在的故障,进而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故障发生。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并结合实例探究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超高频;高压电缆附件;检测技术;局部放电

引言:电缆本体与电缆附件共同构成了电缆线路,电缆线路使电网输电的主体,直接关乎着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高压电缆附件中,电缆中间接头和电缆终端接头故障率较高,并且常规手段难以检测出微小绝缘缺陷,因此需要借助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提前发现电缆绝缘微小缺陷,进而提前做好处置,更好的规避故障,保障电网输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电容耦合法、特高频法、电感耦合法以及超声波法等,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检测原理,同时检测方式和特点也不相同。

1.1电容耦合法

这种方法是指借助高压电缆附件自带的金属护层构建容性电极,容性电极与电缆导体形成分压电机,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传感器来提取因局部放电而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流信号。这种检测方法可靠性更高,主要是因为应用电容耦合法需要将在电缆附件内部安装传感器,这样一来,传感器便不会受到外部信号干扰,或者受到的干扰较弱,可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但是电容耦合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传感器安装在电缆附件内部,会给电缆附件结构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如果传感器电位连接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则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该方法通常会应用于实验室检测之中,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则不够广泛。

1.2特高频检测法

高压电缆附件发生局部放电,会释放出特高频电磁波信号,因此针对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则可以借助特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来实现。应用特高频传感器便可以提取相关信号,实现局部放电检测。高压电缆中间接头都设置了金属外壳,金属外壳会对局部放电信号产生一定的屏蔽作用,虽然难以实现对信号的完全屏蔽,因此依然会有少量信号被释放出来,但是会给检测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特高频检测法在中间接头放电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不理想,与中间接头不同,高压电缆的终端接头如果存在缺陷,则会放电信号释放较多,借助特高频传感器便可以准确进行检测,因此,特高频检测法通常会被应用在高压电缆终端接头放电检测中。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准确定位,同时还可借助该方法进行移动检测,有助于提升局部放电检测效率。但是特高频检测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受外部信号影响较大,导致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1.3电感耦合法

该方法的应用主要借助高频传感器实现局部放电检测。高压电缆局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磁场,而借助高频传感器便可以采集到磁场信号,进而实现局部放电检测。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电感偶合法的技术更加成熟,因此在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以及安装方便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应用效果较好,同时电感耦合法还因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更好地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4超声波检测法

在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过程中,还会产生超声波信号,因此可以结合对超声波信号的检测来实现局部放电检测。该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同时该方法的灵敏度较高,因此能够更好地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发现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之后,可以借助超声波检测法对放电源进行准确定位,为高压电缆附件缺陷的排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案例分析

某220kV变电站内110kV GIS设备区多个部位出现典型的局部放电异常信号,借助放电检测技术,发现放电源为A相设备。

2.1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在本案例中,附件局部放电检测主要采用了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借助该方法对GIS设备区进行检测,结合检测图谱进行分析,发现三相电缆终端出都出现了放电信号,尤其在一三象限的信号最为明显,A相的信号幅值最大,放电重复率最高。结合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初步作出判断,即GIS间隔的A相设备为放电源。

2.2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在本案例中,针对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不仅应用了特高频据部放电检测法,为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还借助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应用,需要以放电检测传感器为基础,借助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提取GIS终端接地线发出的电磁波信号。结合检测图谱分析,发现B相与C相均为负极性,而A相则为正极性。这说明了信号穿过不同相传感器的方向不同,即B相与C相信号穿过传感器的方向相同,但是与A向相反。除此之外,三相电缆终端的局部放电特征信号相差120°,这种差异与工频相位相同,这种情况充分表明了其信号源均属于同一相。同时,因A向与B相、C相信号穿过传感器方向相反,并且A向信号幅值最高,因此可以判断A相为放电源。借助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以及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可以准确判断出A相为放电源,但是尚不能对放电源进行准确定位。

2.3放电源定位

只有准确定位放电源才能及时有效的排除缺陷,解决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问题。在放电源定位过程中,需要借助示波器。将传感器分别置于GIS隔离开关观察窗和电缆终端环氧套管底部,根据检测的信号的时差,并结合信号的传播速度,可以准确计算出放电源位置,进而实现对放电源的定位。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处置缺陷,规避故障,而准确定位放电源则是处置缺陷以及规避故障的前提,因此要做好放电源定位工作。

结束语:电缆附件因自身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因此很容易出现缺陷与发生故障,进而产生放电现象。电缆附件放电通常都属于微小绝缘缺陷,因此通过常规手段难以进行准确检测,需要借助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合理应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提前发现电缆绝缘微小缺陷,并在故障发生之前作出缺陷处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李晨,于强,王林峰,陈先凯,沈佳华,王国明. 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技术在高压电缆绝缘性能检测中的应用[J]. 电工技术,2021,(03):84-86.

[2]姜兴昌,陈晓朋,张宇航,陈明喜,杨易斐.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中干扰抑制技术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0,(19):129-130.

[3]刘天绍,杨玺. 高压电缆交流耐压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研究[J]. 电力设备管理,2020,(04):73-75.

[4]吴昊,赵睿,王瑞,王孜旭,廉斌,周傲雪. 高压电缆交接试验中分布式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79.

[5]韩宇泽,郭湘奇,储强. 基于HFCT局放测试技术的高压电缆终端失效检测方法研究[J]. 电测与仪表,2016,53(17):60-64.

[6]夏雯,肖传强.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探讨[J]. 电力安全技术,2016,18(08):13-15.

[7]周桂平,唐佳能,金鑫,杨鹤,毕海涛. 分布式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高压电缆交接试验中的应用[J]. 东北电力技术,2016,37(07):14-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