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测方法

/ 2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测方法

1.段文斌 2.常二亲

1.山西大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0

2.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期间,要结合项目要求以及环境状况,加强路边坡检测与管理工作,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类因素,找出完善的技术处理方法。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特点,以及边坡监测技术应用要求,将与项目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边坡监测系统完善建立,在公路边坡监测方面,做好系统监测管理,将高速公路设计工作有序推进,后续在项目建设期间,有关于项目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能按照计划目标进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监测;分析

一、高速公路边坡监测方法

(一)边坡基本情况

高速公路建设相关工作起步较晚,在项目建设期间边坡质量问题普遍存在,就会导致项目工程应用效果,与预期发展目标相背离。这种情形之下,美国已经开始进行滑坡的专项监测,而目前国内在公路边坡监测预报方面,能应用的措施方法相对有限,还需要结合项目建设要求不断完善。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是高速公路项目较为复杂,公路边坡自身的特点较为显著[1]。其次是高速公路具备带状分布的特点,因此自身的地理位置也相对较为明确。由于环境或天气问题的影响,在不同环境之下,因降雨或前天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高速公路破坏范围增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形。要保持先后有序的状态,合理利用各类资料条件。在项目建设以及后期的监管工作期间,各个部分的分工明确,都需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二)边坡监测方法

1.地下变形监测。该项目是因为项目建设的跨度较大,因此在项目建设期间,周围环境影响因素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会因为地下变形而导致质量问题。因此会做好钻孔倾斜法、测缝法来检测。

2.地表移位监测。在高速公路项目监测期间,会应用监测方法了解地表位移情况。以全球定位系统法、大地测量法、遥感监测法、全息摄像法、激光斑测法等进行地表位移监测都是常用技术手段。

3.宏观地质监测。该方法是对项目建设位置,进行全面监控管理的措施,通常会采用常规地质调查的方法。

4.地表影响因素监测。影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因素诸多,包含地下水位、水压、地声音、地力、气象等诸多因素,对应的监测技术也需要优化应用。

二、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构建

(一)明确边坡监测系统建设要点

1.注重层次性、开放性

在边坡监测系统建设期间,首先要将边坡监测母系统建立,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要按照在省市等地区,本身的高速公路网络,或已经在建、在规划的项目工程,提升系统的开放性与层次性,在后期进行数据管理或信息发布等相关工作期间,才能按照计划目标有序进行;其次需要将路线确立,也就是构建边坡监测系统,在监测数据汇集站、传输站、分析站建设方面,做好各个位置的规划与统一,对各项工作的推进有关键作用;后续要建立边坡监测子系统,就是在某个路段建立边坡监测系统,在实践工作期间,需要将边坡监测工作的单元确立,在具体监测方案确立的过程中,将主要的工作对象进行监督引导[2]。

2.优化各个阶段的监测方案

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或运维管理期间,了解项目的特质会发现,各项工作都是分阶段开展的。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需要与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相匹配,从基础资料搜集工作开始,了解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并将监测管理目标有效落实,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也有明显的不同,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保证项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

3.构建统一的监测系统

为保障高速公路的边坡监测系统能有效应用,在项目运行管理期间,系统构建,需要将统一的数据格式、技术要求、程序要素等充分明确。

这样一来在项目工程实践期间,各个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保障项目工程统一的情形之下,高速公路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三、高速公路边坡系统建设的基本流程

(一)做好建设区域划分

在项目建设之前,需要将在建公路的地质灾害类型、危害范围、发生几率、安全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各个地区的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将发生时间、发生过程、问题背景等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有效的地质灾害缓解措施。在实践工作期间,找到可能的影响因素,在省级范围之内将公路建设背景找出,完成边坡稳定性的区域划分。

(二)构建边坡子系统

确定监测内容以及监测目标之后,需要将监测项目、监测内容以及服务于监测目的,也就是说出于边坡稳定性、危险性、灾害问题的分析,将影响项目建设的因素,以及会导致其他规模化破坏的因素进行分析,将成灾问题进行监测预报,找出明确的监测管理项目,并优化应用监测管理的内容。在监测期间,会发现崩落体对结构的破坏力,在建设期间保障经济投入,优化应用技术手段,配合有效的监测管理方法,提升边坡子系统的整体质量。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由于施工、运输、材料应用,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引导开展各项工作,因此负责采集或物资传输相关工作人员,所应用的措施方法要保障合理性、有效性。如果出现危险地段,人工操作无法深入到环境内部,那么就需要配合应用仪器设备,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搜集与应用。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在公路边坡各个位置,将控制网布置有序进行,完成在线公路测量网的应用,后续进行网点的监测、监测。则需要按照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并且在确立地形之后,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监测周期监测,要根据项目工程的破坏类型、监测目的、建设路段等有序开展相应工作[3]。

(三)实现监测管理系统的数字化

在项目建设期间,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将地表相关的各类数据信息有效分析与应用,实现数据的有效管理。做好各类空间关系、实体条件的相互关系分析,最终能完成有效信息的应用。将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获取,利用地图、图形、数据等形式,保障监测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最终的数据信息处理效果也相对较为理想。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建设群测防治监测系统。在公路建设以及运营管理期间,做好组织基础的合理利用,在项目建设期间完成指挥部、项目部、施工团队、运营管理部门、高层管理者的分阶段性管理机制。按照地质灾害管理部门的工作形式,将群测 群防体系的经验有效获取,在高速公路边坡群测群防的过程中,利用边坡监测系统能获得更加有效的监测管理方法。

利用全球定位导航,建立边坡评价系统,是应用稳态分区综合评价子系统、边坡破坏机制、稳定分析子系统、预测预报子系统、治理效果评价子系统对边坡的形态、治理状况进行分析,经过评价之后,找到有效的管控处理措施。在项目设计、施工建设、管理指导相关工作实践期间,需要结合边坡系统评价工作要求,做好各个阶段项目建设环节的边坡状态评价、分析,在施工建设人员、管理人员对项目工程有直观了解的情形之下,企业单位对项目工程有良好认知,在项目工程建设期间各个环节的运营管理,都能获得有效的依据条件。

四、结束语:

深入分析在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建设期间,边坡监测技术、方法、仪器设备应用期间,各类技术手段或管控指导方案存在的不足,结合项目工程实践要求,探讨优化技术手段的措施。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结合项目工程实际情况,优化技术方案,将公路边坡技术的科学合理监测,在实现科学管理,并保障经济投入的情形之下,将边坡监测系统的管理质量有效提升,在项目工程实践期间,质量影响因素有效控制,公路工程能更好地服务于运输管理工作需要,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强,邹正明,汪家林.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监测与动态化设计施工实例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6(003):332-336.

[2]沈强.山区高速公路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

[3]杨蕾,阮永芬.京珠高速公路边坡变形原因分析及治理效果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017):4320-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