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文化热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日本动漫文化热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黄子芮 韦雨蓓蓓 王蕴珂 胡诗丽 石环钰

宁波大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211

摘要:信息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跨国文化传播带动着社会价值的碰撞与融合。我国文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反观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其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尤其是动漫产业的发展成绩更是令世界瞩目。文章在研究日本动漫产业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落后的原因,从政策支持、模式创新、自身品质、法律保障等方面探讨日本动漫文化全球热现象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探寻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日本动漫文化热;文化软实力;文化危机;中国文化


一、中国动漫产业现状

中国动漫产业兴起,一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性需求,美日动漫文化的大规模输出刺激了民族动画的发展。二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性推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应世界经济结构转变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民族动画事业正式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门类得以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1926到1978年,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铁扇公主》拉开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帷幕,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众多优秀民族化作品接连出现,如木偶片《神笔》、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彩色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随后因受文革影响,发展陷入低谷。1979年到2005年,中国动漫产业进入复兴的第二阶段,期间诞生了《哪吒闹海》、《黑猫警长》等动画作品,深受大众喜爱。随后是2005年至今,国产动漫在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扶持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转变阶段,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一批动画片开始,到《大圣归来》等声誉颇高的动漫电影,动漫产业链日益完善,动漫产业发展具备了有利的条件和形势。

例如,在动漫书刊领域,加速结构调整,向网络平台迁移;在电视动画领域,改革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基础逐步形成,有从量到质的趋势;在动画电影领域,动画电影已成功跻身主流电影类型;网络动画领域,发展势头强劲,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纵观当下中国动漫产业全局,具有以下四方面优势:形象的设计和应用上有技术优势;专业人才素质过硬;结构逐渐完善;基础市场预热基本完成。当然也存在有动漫产业长期与市场运作脱节、传统营销模式影响其生命力、分工要求同现实条件矛盾等不足。

从宏观来讲,该产业有政府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新媒体提供发展空间、社会认同度增加等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发展大泡沫、持续受国外动漫产业冲击、低端授权和盗版泛滥也在威胁着该产业。

外界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评价,功过参半。精良的制作效果,优秀的画面、人物,引人注目。加以“再民族化”的推动,历史典故的加入更叫人共情。例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都对相关神话、传说进行了新的创造,讲述一个同原来神话、传说或其中角色相关的新的故事;该类电影对中国古建筑和古代用具的复刻创新,也提升了国漫的“民族味儿”。然而,中国动漫发展仍在初期,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情节曲折、题材较为单一,团队故事情节设计能力稍显不足;中国动漫受众较小,虽已面向全年龄转型,但距离“全民动漫”还很遥远;中国动漫发展缓慢,行业内问题频出:想象力匮乏,抄袭成风;经费限制,粗制滥造。

二、日本动漫文化热

日本动漫文化热是指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传播热潮。于中国而言,经济、社会、文化等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背景始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二战后,动漫是安抚民众情绪、推动文化产业复兴的优良媒介。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呼声,加上同期日本印刷业的发展的推广,共同组成了日本动漫产业高速蓬勃发展的契机。日本动漫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和细化期。日本动漫产业链的发展根基确立于日本印刷业的发展。产业成熟期期间,动漫发展路线逐步多样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局面。随后至今,日本动漫产业进入对内的细化期、对外的渗透期,日本动漫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受众进行了定向调整,更便于传播和被接受。

日本动漫产业在发展兴盛的初期便积极对外进行了传播和输出,边传播边发展的模式让日本动漫产业在取得创新性、世界性进步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国际市场。运营模式上的优势和敢于突破创新的精神,让日本动漫产业得以繁华至今。通过对日本动漫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可看出其对外发展成因有以下三点。首先,离不开日本政府对此类软文化对外发展的积极扶持。日本政府将之作为重要的文化输出武器,积极宣扬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其次,日本对传播机遇和对象的把控十分到位。例如,《七龙珠》中的人物原型便取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孙悟空,提升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动漫的接受程度和好感度。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对于动漫传播过程中所渗透的文化元素筛选得当。日本文化内核即为日本文化服务,以巧妙多变的形式宣扬了日本传统文化。

谈及日本动漫文化热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不得不提《铁臂阿童木》的引进,开启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之旅。改革开放后日本动漫产业正式进入中国。到今天,以哔哩哔哩等网站为桥梁,日本动漫在中国更广泛地传播,产生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当然,文化的输出是一把双刃剑。日本动漫文化的输入无疑为中国动漫产业带来了灵感,“国漫兴起”的风潮,离不开日本动漫产业热所带来文化竞争的促进作用。然而,中国于学习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容易丢失中国原本拥有的文化基底。年轻一代的思想方式和思维素质受到日本影响易导致价值观“异化”,不慎则会导致文化发展失衡。


三、日本动漫热对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首先,政府部门应增强文化强国战略意识,落实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将文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打造完整的、灵活的、具有包容性的产业链,同时注重培养高素质的艺术创作者。在文化生产端,要把握一个关键词——市场竞争。文化产品要面向群众,贴近市场需求,实现精细化和精准化,并经历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不断提升自我品质。在营销端,可借鉴日本“皮卡丘奇迹”的成功经验,发挥产业链带动产业集群的作用,同时注重打造立体的媒体传播渠道和“文化+”的推广路径。产品的自身品质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日本动漫对产品质量与创新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在打造文化产品时要注重时代艺术价值、思想文化内涵、民众内心诉求以及制作技术,以“工匠精神”打造流传经典。

其次,建立精细化的文化管理部门、严格的文化作品分级制度、高效统一的文化产业服务管理体制,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拥有配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外因,建立与文化产业相关、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在法律建设过程中尤其要考虑立法层次问题、可操作性,以及最大化的提高法律法规所涵盖的范围。

在宏观上坚定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做好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微观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优势,增加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同渠道将会带来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的受众群体。政府应在宣传推广、机构设立、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支持,促进传播方式和渠道多样化。构建形成成熟的产业联动机制及衍生产业链。比如在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这四个领域,以IP为核心,互相改编、发展和促进。因地制宜进行个性化对外输出,即传播路径“在地化”。

在内容、形式、载体、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升级。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文化感染力与共情性,从以下几方面“以小见大”地塑造国家形象。利用受众的读图与沟通,以图像符号突破语言差异。多媒介跨平台的传播,强化受众的感官包围。替换脸谱化形象内涵,构筑新的网络文化符号体系。使得中国文化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接受。整合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内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表层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高度融合。围绕目标实现和机制构建的要求,制订相关法规,规范传播与交流合作主体行为。建立覆盖文学艺术、信息传媒等内容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版权贸易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吴喜.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59;No.291(06):133-138.

[2]曹海林, 任贵州.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启示[J].东疆学刊, 2016, 33(003):14-19.

[3]王钦.日本动漫文化热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人民论坛, 2015.

[4]索格飞.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J].人民论坛, 2018, 000(020):122-124.

[5]阳雨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转型方向与实现路径[J].理论导刊,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