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管理与考核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技工院校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管理与考核研究

高欣洁 戴伟宏 朱琼宇 叶菁菁

台州技师学院 浙江台州 318001

摘要: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富有激励性的技工院校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管理与考核机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先进荣誉、学生管理和师德师风五个维度制定积分制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

一、引言

在技工教育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形下,如何创新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与管理体系,尽可能地激发教师的活力和潜力,成为技工学校一项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

鉴于此,本文基于文献研究、院校调研、教师访谈等形式,对技工院校传统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师绩效积分考核体系,试图为技工院校年度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工资发放与教师培训等工作提供助益,以期更好的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性作用,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按照有利于实现学校目标的要求进行自我完善。

二、技工院校传统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的问题分析

综合对几所技工院校的实地调查以及部分教师的访谈,现行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工作业绩考核体系无法凸显技工教育特色

部分技工院校采用的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往往类似于高职院校或者中职院校推行的业绩考核体系。但相比于其他院校,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有所不同,其对教师的工作量、技能比赛、科研任务等方面要求均有所不同[1]。技工院校实施“全日制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技能考证与学历教育兼容”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相对于其他院校教师而言,技工院校的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育过程,其他方面的压力相对而言可以稍微减少。

(二)缺乏全面、客观的工作业绩考核指标

部分技工院校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在年度考核时,主要结合民主投票结果与教学工作业绩排名,其中,民主投票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难以综合反馈教师的贡献情况。此外,教学工作量是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中占比较大的一个指标,以至于教师在学生管理、企业实践等其他方面的工作难以体现。

由此可见,构建符合技工院校教学特色,更加科学、规范、全面的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是当前技工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三、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考核体系的建立

本文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教师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技工院校实际,制定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教育教学占50分,科研成果占25分,先进荣誉占15分,学生管理占5分,师德师风占5分。

1、教育教学指标

教育教学由教学基本工作量、教学业绩考核与比赛获奖三个部分考核组成。其中,教学基本工作量考核占10分,由教务处统计教师完成学院规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情况,未完成者岗位所需工作量者按比例得分。教学业绩考核指标满分为25分,其考核内容具体包括:教师的教学评价(由学生评教与教学督导听课评分综合构成),教师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上交课程资料、试卷、听课资料等教学材料,以及教务处规定的其他加分项等。教学业绩考核A级(即前20%)得25分,教学业绩考核B级(即21%-60%)得20分,教学业绩考核C级(即61%以后)得15分,教学业绩考核D级(即出现教学事故等教务处规定的其他事项)得10分。比赛获奖指标15分封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8分、三等奖加6分;获得省级一等奖加8分、二等奖加6分、三等奖加4分;获得市厅级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获得校级一等奖加0.7分、二等奖加0.5分、三等奖加0.3分。

2、科研成果指标

科研成果由课题成果、论文专利和专著教材三个部分的考核组成。其中,课题成果9分封顶,纵向课题项目:获国家级课题计4分、省部级课题计3分、市厅级课题计2分、市厅级以下课题计1分,重点立项再计1分;除市厅级以下课题外结题再计6分。横向课题项目每项以进校科研经费(单位财务部门、科研部门证明,不含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经费)为准,具体计分如下:人文社科类项目大于20万5分;11-20万计4分;6-10万计3分;3-5万计2分;小于2万元计1分。自然科学类:大于30万计5分;21-30万计4分;11-20万计3分;6-10万计2分;5万以下计1分;项目可以累加,但必须结题后方可统计。论文专利8分封顶,在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计4分/篇;在二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计2分/篇;除五级期刊外其他期刊发表论文计0.5分/篇。发明专利计2分/项;实用新型专利计1分/项;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计0.5分/项。专著教材8分封顶,权威、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计8分/部,国家级教材计6分/部,省(行业)级教材计5分/部,公开出版学术专(编、译)著、教材计4分/部,经学院认定的校本教材计3分/部。

3、先进荣誉指标

先进荣誉是指教师所获荣誉表彰,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名师、杰出工匠、技能大师、各类人才称号等。该项目15分封顶,其中国家级荣誉计13分/项,省级荣誉计9分/项,市级荣誉计5分/项,校级荣誉计2分/项。

4、学生管理指标

学生管理指标是指对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优秀得5分,考核合格得3分,考核不合格得0分。该项考核主要由校学生处牵头,根据班级寝室、卫生、纪录、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5、师德师风指标

由评估组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考核,学院师德考核优秀的比例不超过教师总数的20%。师德考核优秀得5分,师德考核合格得4分,师德考核不合格得0分,例如参与打架、赌博,存在体罚、侮辱学生等情况,或者其他严重影响教师形象、带来严重影响的该考核项为不合格。

四、结果应用

在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积分统计时,各教师按照“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考核量化指标体系”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自评打分,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各个教研室和人事部门对教师自主评分情况进行核查并确定最后得分。再对教师积分数据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及相关佐证材料将存入人事档案。以下是技工院校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考核体系的具体应用。

(一)岗位聘用

为了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大多院校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在核定的岗位数内,对在岗人员进行考核与聘用,而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结果是岗位聘用的主要依据。本文所探讨的教师工作业绩积分制管理与考核体系,较好的结合了技工院校特色,考核指标更加全面客观,适用于各个学科类型和各个层次的教师考核评价,从而解决教师能力评价难、“一聘定终身”等问题。

(二)职称评审

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技工院校能够进行教师职称自主评聘。现行职称评审指标仍存在指标体系、权重分配不够全面合理等问题。各院校可以根据工作业绩积分制考核指标结果,对教师在职称评审期间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其积分排名。因此,教师工作业绩积分数据能够为职称评选提供参考,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工作业绩能够得到合理、公正的评价。

(三)绩效工资

部分院校存在现行绩效工资制度与绩效考核相脱节的现象,年底的绩效工资发放以教师职称等级为主要标准,与年度工作考核关系不大,因此工资的激励性较差。积分制工作业绩考核体系能够全面、客观的体现教师的年度工作量。学院人事部门可以依据工作业绩考核结果计算教师的绩效工资,从而实现每位教师的年度工作业绩积分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

(四)教师培训

目前,技工院校针对在岗教师开展了各种培训,如新教师培训、在岗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比如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开展不够有针对性等等。因此,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对教师开展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项目,激发教师的参训积极性。本文所构建的工作业绩积分制考核体系,有助于各院校定期研究各个教师的成长情况,发掘教师群体当中的普适性与个别化问题,从而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是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所探讨的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涵盖教师的师德师风、工作业绩与成果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等因素,并且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工资与教师培训等工作提供依据,为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教师管理与考核中的“干多与干少一样、干好与干坏一样”和“一把尺子量到底”问题提供了新方向[2],促进了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晓勇. 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探析[J]. 人力资源, 2021(4):2.

[2]刘予东, 陈亚军, 牛西武. 积分制在教师管理与考核中的应用探析[J]. 2021(2018-9):56-58.

作者简介:高欣洁(1994-),女汉族,浙江台州,台州技师学院,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1年度台州技师学院委托课题《基于积分制的教师工作业绩量化考核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WTYJ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