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法治建设研究及创新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供电企业法治建设研究及创新途径

李晔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依法创新是建设法治国家战略部署中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要求。新时期,依法治企已成为全社会对供电企业的更高标准和要求。企业只有适应这一紧迫形势,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面对复杂的外部法律环境和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科学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供电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探索依法治企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依法治企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刻不容缓。因此,供电企业应认识到依法治企的必要性,借鉴国家普法计划的实施,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供电企业;法治建设;创新途径

1创新供电企业法治建设的意义

1.1创新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企业稳步、可持续发展

供电企业的发展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法律与企业发展的科学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企业,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员工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依法治理企业时,企业领导干部要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职工更加清楚什么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是不禁止的,使员工更好地将相关法律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保障企业的权益和利益,使供电企业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

1.2创新法治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

随着供电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电力市场化进程的推广,供电企业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经营形式日趋严峻,电力事业发展任务艰巨。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形式,供电企业要保障企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本身,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出发,坚持以“依法治企”为核心,从严治企,在苦练内功、强化管理、依法经营、防范风险上狠下功夫。

1.3创新法治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责任感

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供电企业实行有关的法律方针政策,并以此促进他们依法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法律的干预下,供电企业能够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以及责任意识,避免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违法经营的行为。创新法治建设不仅仅是电力发展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有效履行他们义务的表现。

1.4创新法治建设有助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供电企业有效落实依法治企的方针,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了可依据的法律,而且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讲,依法治企可以使企业在制定相关制度及决策时因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避免出现一些失误,可以使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达到高度的统一,继而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既可以使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又可以确保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2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法治意识淡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供电企业员工知识结构单一,工作中出现问题,想到的不是靠制度和法律来解决,而是靠某种关系,“人治”思想严重。不用法律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员工中存在以权谋私,工作中存在对客户“吃拿卡要”等现象。电力行业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如电费纠纷、人身触电伤亡事故责任划分、破坏电力设施追究行为人民事和刑事责任、行业安全生产的法律义务、行业行为准则等。

现实生活中,供电企业员工对法律风险不做估计或估计不够,往往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2.2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尚不完善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企业应当建立防范风险的法律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目前,大多数县供电企业都没有落实此项制度,或者是随意指派某人临时兼职,没有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

2.3企业内部管控缺少合法性审查与监督

供电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一些约束自身的制度是必要的,但制度是否和国家法规或其他“上位法”相抵触,这就需要对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如有的供电企业在制定员工请休假制度时,取消了员工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在签订供用电合同时规避自己的法定义务等,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行为往往缺少合法性,使企业陷入窘迫的局面。再者,领导决策缺少合法性审查,导致不利后果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2.4法律知识培训尚未形成常态

电力行业涉及法律规范众多,且和每位员工平时工作紧密相连,供电企业建立比较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制度,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有些员工甚至企业领导认为:法律都是律师和法官的事,培训费钱费时间没有经济效益。由于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法律知识培训被束之高阁。

3创新途径

3.1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加强风险管控

(1)在机构设置上,相对独立并兼顾协作。法律顾问作为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咨询专业部门,独立承担法律事务职能,应使其能够在企业的领导之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2)在职能发挥上,管理和咨询兼顾。企业风险管控、合同管理、法律文书管理、规章制度管理、重大决策管理、内部监督管理、非诉和诉讼业务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和员工法制培训等内容应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3)在工作方法上,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兼顾“事后补救”。法律顾问参与企业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提出法律建议、推行风险防范机制等是事前防范的有力举措。风险一旦出现,降低对企业的损害,参与案件诉讼是“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重点工作。

(4)在人员配备上,行业法律专业人员为主,外聘律师为辅。随着行业招聘条件的提升和对员工文化素质的重视,行业内有不少的法律人才具备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执业资格,处理电力行业相关法律纠纷较外聘的法律顾问更得心应手,还能较好地保守秘密。

3.2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法制意识

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企的能力,规范权力运作,依法治企。管理人员需做到带头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带头执行党纪党规,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带头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思维、法治方式、法律手段,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依法依规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依法依规解决职工矛盾和利益诉求的能力,形成“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思维模式。

3.3依法建章立制是企业管理重要环节

供电企业应根据新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新要求,合理有序地将相关法律法规内化为企业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尤其要注意对源头性的经营管理行为做出规范,健全和规范企业的运作行为标准,全面覆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动企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并成为“铁律”,从而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3.4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1)培训广泛化。在制定法律知识培训计划时,应针对岗位差异制定培训内容,确保培训效果。

(2)培训常态化。法律知识不同于企业的其他业务知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常态化培训机制是专业的客观要求。

(3)培训多样化。法律知识培训可设定法律纠纷,让员工扮演角色进行辩论,或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考试,使员工的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4结束语

依法治企是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持续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是坦然面对来自外部竞争、抵御腐败等不正之风的利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供电企业,只有依靠依法治企,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三抓三促”的管理措施,提升市县级供电企业法治企业建设工作,提高依法治企能力,保障企业法制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供电企业必须立足实际,坚决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磊.电力企业依法治企的思考与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5(24)

[2]王福莹.探究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依法治企的管理问题[J].电子测试,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