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中的女性权益保护法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婚姻家庭中的女性权益保护法律分析

陆垂军

广东南天明律师事务所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城市化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发展脚步,也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压力。新一代年轻人看待婚姻的态度较老一辈人有了明显的改观,让婚姻中女性权益的保护问题再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本文主要介绍婚姻家庭中女性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并从法律角度对女性在婚姻中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致使女性权益受到侵害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婚姻家庭;女性权益;保护
前言: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社会行进、发展的重要动因,家庭的和睦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转,反之一旦婚姻中一方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社会现有的形态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权益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即便立法已给予了婚姻中的女性以一定的保护倾斜,女性在婚姻中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还是屡屡出现,足见当前的 法律对于女性的保护仍然存在不足,社会对于女性在婚姻中的权益维护还有待提升。
一、婚姻家庭中女性的应有的权益

(一)人身权益

当今时代,女性在社会经济建设、家庭维护中均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对于社会建设的贡献与男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社会对女性重视的加强,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权益也有所提升。首先,现代婚姻家庭中女性享有的基本权益是人身权,其强调女性与男性在婚姻中具有同等地位,不因女性的收入高低而发生更改,且女性有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不受他人的干预和威胁,女性同时具有生育选择权、人身自由权,不因任何原因受他人虐待[1]

(二)财产权益

财产权益是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第二个主要权益,其是指女性同样拥有个人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不受传统观念约束,他人不得干涉,如果男女双方选择离婚,女性也应与男性享有同样的财产分配权益。这一法律规定的出台很大程度地传遍了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主导的局面,体现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提升,也为更多家庭的稳固带来了保障。

二、婚姻家庭中女性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女性婚姻家庭权益受侵害的体现

1.女性遭受家庭暴力

即便法律对女性在婚姻中的权益进行了明确和一定程度的保护,但近年来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权益遭到侵犯的事例仍屡见不鲜。首先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量逐年上升,我国2.7亿家庭中就有近30%的已婚妇女收到过家庭暴力的侵害,而因家庭暴力自杀的女性更是占女性自杀人数的一半以上,种种触目惊心的数据都在提醒着人们,女性在婚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是需要保护的群体。

2.女性婚姻中的财产保护问题

虽然新婚姻法的出台为女性争取到了一些财产保护依据,但由于相关法律仅是从财产分配公平性角度设立制度,没有对婚姻关系中付出义务较多的一方提出补偿的规定,而女性婚内付出一般较难取证,这也让女性在婚姻中存在义务付出与财产分配不对等的情况。加之一些男方在婚姻中对财产的处理存在隐匿、转移等情况,导致离婚时女性无法通过相关法律制度合理维护自身权益[2]

(二)女性婚姻家庭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1.法律干涉范围有限

女性在婚姻家庭中之所以无法维护自身权益,主要可从法律和社会观念中归结原因。首先法律对于婚姻的干预范围还是有限,而婚姻家庭的运转又是极为复杂的,女性常因为生理上弱于男性而在婚姻家庭中受到忽视,不论经济价值还是付出的义务,导致较为强的一方(一般为男性)会处于各种原因对女性合法权益进行侵害,造成女性身心的巨大伤害。

2.家庭暴力治理力度不够

家庭暴力在近年来持续增长的数据侧面反映了我国法律对这一行为的治理力度的不足,即便《婚姻法》与《反暴力法》中都对家庭暴力提出了处理办法,但因为执法主体的责任不明确,落实到实际中体现为法律操作性不高,同时很多的家暴事件本身具有隐秘性,所以大多数家暴事件的处理最终都停留在家务事的处理层面,导致家庭暴力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有力的遏制[3]

3.人们受传统思想影响颇深

除法律制度层面的不足外,社会观念对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受侵害情况也影响颇深。由于法律宣传的不足和部分地区思想的禁锢,当今社会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仍普遍存在,导致深受这一思想“迫害”的已婚女性不能正常享有财产继承权和平等的财产分配权,有时候女性的婚姻、生育选择权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干扰甚至威胁。可以说正是这种落后的观念造成了如今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幸。

4.女性维权意识欠缺

法律对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权益维护的不足还体现在对女性维权宣传的不到位。女性作为婚姻家庭权益的主要受侵害的一方,对于自身的权益不够明确,也缺乏相应的维权意识,导致婚姻家庭中受制于人,遇到问题只能选择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加上婚姻生活本身具有一定私密性,道德上的束缚也常令女性有苦难言,而这样的结果一般都是换来侵害者变本加厉的“报复”。

三、针对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权益维护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合理解决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相关法律制度的出台和落实。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国外的反家暴法,制定一系列的辅助制度,帮助受害者对权益侵害问题进行采证。如英国出台了“家庭暴力注册簿”制度,通过对家暴行为的记录对施暴者进行有效的行为监督;德国的“谁施暴,谁离开”制度也对婚内的暴力侵害女性权益的事件带来了较好的遏制。当然除了对家庭暴力事件的控制,法律也要针对女性婚内付出的义务对其财产权益进行更近一步的调整,让女性的有关权益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女性合法权益宣传,提升女性维权意识

法律层面能对婚姻家庭内女性所做出的保护还包括普法宣传力度的加大,促进女性在婚姻家庭地位的提升,帮助女性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相关部门可以借助宣传与服务结合的模式在地方上开展普法维权的宣传活动,活动中除对已婚女性进行女性婚姻家庭权益的相关讲解,还要透过实际行动鼓励女性,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妇女对自身权益进行正确的维护。如引导女性分享自己婚姻家庭权益受侵害的事例,或为女性的相关问题答疑解惑,帮助她们走出阴霾,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结语:从法律角度分析婚姻家庭中女性权益时常受到侵犯的问题,可知法律干预范围的局限与人们的一些固有认知构成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得不到充分保护的诱因。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角度,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婚姻相关法律、尤其是对女性权益维护的法律制度的完善,通过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处罚力度尽可能地降低女性婚内权益受到侵害的概率,同时在法律宣传的过程中增加对提升女性家庭地位、提高女性维权意识的宣传,以强化对婚姻家庭中女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贺凌.对婚姻家庭中女性权益保护法的研究[J].法制博览,2019(34):99-100.

[1]尹颖英.关于婚姻家庭中女性权益保护法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20(34):191-192.

[1]李驰.婚姻家庭领域中女性权益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21(2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