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内涝利用舟艇实施救援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基于城市内涝利用舟艇实施救援探析

侯旋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城市严重内涝,毁坏城市基础设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城市内涝救援特点,利用舟艇对城市内涝地区的群众实施救援,可有效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提升救援质量效益。

关键词:城市内涝 舟艇救援 对策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灾害频发,2021年7月19日河南郑州出现特大暴雨,一天降水量286.5毫米,造成29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32亿元,10月2日山西临汾等地相继发生持续强降雨,城市发生内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积水灾害的现象。[1]加强城市内涝救援可以减少损失,挽救生命,而利用舟艇实施救援则是最安全、最有效方式。

一、城市内涝救援的特性

城市内涝救援因其紧迫性、危险性和技术性等特点,决定着利用舟艇实施救援十分必要。

(一)城市内涝水域救援的危险性大

首先城市内涝区域一般是城区中相对低洼的地方,是水流集中流向的区域,水势上涨迅猛,如果乘车救援,救援车辆和人员也容易被水围困。其次,水流过大易将下水道盖冲开,对于徒步涉水的救援人员是致命的陷阱,是潜在隐患。再次,内涝水域中会有很多杂乱物品,容易割伤、刺伤、碰伤救援人员,影响救援实施。而且人在水中失温较快,长期浸泡水中,救援人员易出现低温症状,甚至休克。最后,城区电线密布,水是电的良好导体,徒步涉水救援,易造成救援人员触电事故。在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中,就有5人死于触电事故。[2]城市内涝水域救援,可谓危机四伏,搭乘舟艇实施救援可减小救援人员受伤风险。

(二)城市内涝水域救援的紧迫性强

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化集中,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下雨概率大,降雨时间长,雨量较大。同时由于城市建设硬化地面增多,排水管网小,造成雨水迅速聚集沿路面向低洼处流动,马路就变成河流,往往处在低洼处人员还来不及撤离,就已经被洪水包围了。2021年7月暴雨中仅2小时郑州地铁就被淹没,对于被困人员来说,这就是救命的黄金时间。因此,怎样能快速赶到群众被困地点,决定着救援的效果和质量。降雨造成交通瘫痪,路面靠车辆机动很难完成任务,选择舟艇装备救援势在必行。

(三)城市内涝水域救援的技术性高

城市内涝区水域救援的风险较高,所以要求,救援人员专业能力必须要强,首先要具备一定水性,会游泳,会操作机动舟或无动力舟艇,掌握在复杂水域操作舟艇的技巧。会根据现场水域情况,采用合理的救援方案,合理规避风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群众实施救援。如果救援人员,自身专业训练不足,很可能救援不成,自己也深陷险境,造成救援失败。

二、城市内涝利用舟艇实施救援的优势特点

城市内涝水下情况复杂,潜在危险多,无论是橡皮舟还是冲锋舟,都能以其简便的操作、可靠的性能,给救援者提供安全的保证,是城市内涝救援不可或缺的装备。

(一)舟艇救援操作简便

在水域救援中,因水下情况复杂,容易损伤舷外机,因此操舟动力系统运用不是很多,主要以划舟为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民众都有过在公园用桨划船的经历,基本掌握划船技能,对于实施救援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这样专业救援人员可以为受灾群众提供更多帮助。

(二)舟艇救援适应多种地形

首先不论橡皮舟、皮划艇,还是冲锋舟,其尺寸相对车辆都较小,便于出没各类狭窄巷子、地下商场或者车库、下凹式立交桥、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低洼地区等。其次舟艇的吃水线一般为20-30厘米,当发生城市内涝时,街道水一般都比较深,便于舟艇开进救援。再次暴雨一般伴随着大风,街道上树木容易被吹倒,堵塞交通,救援车辆很难通行,而船只则不受影响。

(三)舟艇救援保障安全

城市内涝原因除了强降雨外,还有台风影响,海水倒灌城市等。由于地面积水迅速上涨,造成地下排污垃圾上浮,各种生活垃圾漂浮,救援环境会十分恶劣;水中各种尖锐物品会危害救援人员人身安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影响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而利用舟艇实施救援,可以很好的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保护好救援人员免遭意外伤害。

三、加强城市内涝利用舟艇救援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装备保障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升城市内涝救援能力,必须先完善装备保障。首先完善舟艇装备种类,要以橡皮艇、操舟机、皮划艇、救生圈、救生衣为主,适量购置冲锋舟,因为橡皮舟耐碰撞、吃水浅、质量轻、占地小便于储存,优于冲锋舟。另外可增加绳索、切割破拆器材、手电筒、对讲机、探测器材等,以满足救援需要。其次合理部署装备地点。针对城区中易出现内涝的区域,合理选择部署点,重点保障学校、地下商场、医院、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区域,确保就近保障,能够迅速实施救援。再次加强装备管理。要加强装备器材规范化管理。坚持建、管、用并重,用严格的管理、科学的使用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确保装备器材随时拉的出,用的上。

(二)提升救援人员专业素质

救援人员只有掌握专业的救援知识,才能为群众提供可靠的帮助。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救援人员要掌握基本的水文地理知识,如水流特性、水流形态等;掌握水域救援基本常识、安全注意事项及舟艇操作相关规范等。其次,要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救援人员要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水中连续游进不少于500米,熟练掌握水中自救和互救技能。加强操舟和划舟技术训练,能在复杂水域中,熟练规避障碍实施救援,会排除舟艇一般故障。再次,加强救生训练,城市内涝救援中,无论是水域搜救、溺亡者打捞,还是伤病员心肺复苏,都需要救援人员具有专业的技能,才能挽救受困者的生命。

(三)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好应急救援预案,才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城市内涝救援应急预案包含组织指挥、基本方法、抢险处置程序、处置策略、注意事项等内容。[3]要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利于救援任务的展开。加强对低洼地区、地下涵洞、老旧小区等灾害部位关注,在预案中标记明确,救援人员要重点熟悉,并掌握处置方法。要针对重点区域,规划好行舟路线,做好备选路线,同时要加强协同演练,做到人人熟悉救援程序,确保救援展开时有条不紊,安全有序。

(四)加强通信联络保障

在城市内涝救援中,信息传递是否通畅,影响着整个救援的效率。城市内涝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断电经常发生,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通联困难。应建立应急通信系统,优先保障救援指挥组,方便统一调度救援力量,同时要保障灾区内群众通信,便于救援人员了解和掌握被困情况,及时救援。还要做好通信装备防水,不论手机、对讲机还是电台防水是关键,一旦装备进水,就会影响使用,耽误救援时间。

四、结束语

城市内涝形成原因是多样的,不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都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城市内涝时救援方式研究,建立科学的救援机制,完备的舟艇配套装备,以期在灾害发生时,能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维迪.浅谈城市内涝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2] 苏奔.城市内涝灾害的消防应急救援-北京7.21强降雨抢险救援工作的经验启示[J].中国应急救援.35-37.

[3]陆厚波.激流水域救援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9):1285-1287.

[4]邵薇,戴时茂.消防洪水急流救援教学训练及实战应用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20(04):45-49.

作者简介:侯旋(1984.4-),男,汉族,安徽蒙城人,本科,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教员,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