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或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4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或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赵琼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眼科 731100

【摘 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或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均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小梁切除,研究组予以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均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和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风险,临床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梁切除;房角分离;超声乳化;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不论是青光眼,还是白内障,在临床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两种疾病能够同时出现,可相互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或失明等情况[1]。导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因素较多,主要发病原因为前房角关闭,使得房水流出通道被阻所致,会导致房水无法正常流出,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房角变窄和眼轴变短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水平。加之该疾病患者通常伴有白内障等疾病,在出现该疾病后若不能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很对其视神经造成不可逆退行病变,进而引发失明等情况[2]。对于该疾病临床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可暂时对患者眼压进行控制,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首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辅助应用药物来控制眼压。但术后容易出现明显的前房炎症症状,甚至会导致前房渗出膜、虹膜后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到术后效果[3]。为了解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本文选取了70例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59.86±4.72)岁。病程1~5年,平均(2. 83±0.45)年。房角闭合度数172.43°~358.42°,均值(253.64±19.87)°。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6~73岁,平均(59.76±4.81)岁。病程1~6年,平均(2. 79±0.52)年。房角闭合度数173.59°~359.28°,均值(251.98±20.47)°。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检查确诊;(2)符合手术治疗指征;(3)均为单眼患者;(4)具备完备的临床资料;(5)知晓研究并自愿配合。排出标准:(1)既往眼部手术史;(2)继发性青光眼;(3)合并其他眼部疾病;(4)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5)严重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疾病;(6)不配合者。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手术,术前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做3:00位角膜缘内辅助穿刺口及11:00位角膜隧道切口,在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行环形撕囊,水分离及水分层晶体核,选择合适的超声乳化能量,对其进行超声乳化吸除后,I/A注吸晶体皮质,在囊袋内置入人工晶状体,调整晶体位置。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房角分离术治疗,置入人工晶状体后,选择在前房虹膜根部注入透明质酸钠,360°轻压虹膜根部,以便能够更快速地钝性分离前房角,分离成功后,彻底吸出残留的透明质酸钠,待患者的前房恢复后,再次对人工晶状体和前房深度进行适度修整,角膜切口以水封合,确保全眼能够完全封住。对照组予以小梁切除术,结膜下行浸润麻醉,于上方做结膜瓣,电凝止血,做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切除小梁组织,行虹膜根切,缝合巩膜瓣,经穿刺口注水观察渗液,调整缝线,连续缝合结膜。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疗效评定: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眼压和视力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较治疗前各症状明显好转,眼压显著下降,视力提高至少1行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以前两项相加之和为总有效率。统计两组术后前房积血、角膜水肿以及虹膜纤维素样渗出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23.0处理,计量数据用(61a090f22289c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

  1.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和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比较[(61a090f22289c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n=35]

分组

眼压(mmHg)

视力

前房深度(m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1.98±3.76

15.52±2.93

2.25±0.42

3.41±0.52

2.43±0.37

3.28±0.56

对照组

42.07±3.69

19.63±3.12

2.29±0.37

3.02±0.43

2.38±0.39

2.97±0.42

t

0.101

5.681

0.423

3.419

0.550

2.620

P

0.919

0.000

0.674

0.000

0.584

0.000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显著较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35

20(57.14)

14(40.00)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3(37.14)

15(42.86)

7(20.00)

28(80.00)

X2





5.081

P





0.024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2%,较之对照组的8.58%,差异不明显(P>0.05)。

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分组

例数

角膜水肿

前房积血

虹膜纤维素样渗出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5

1(2.86)

1(2.86)

0(0.00)

2(5.72)

对照组

35

2(5.72)

0(0.00)

1(2.86)

3(8.58)

X2





0.215

P





0.643


  1. 讨论

白内障和青光眼是世界上两大致盲眼病,两者可同时发生,对患者视力造成较大影响[4]。同时出现这两种疾病时会导致患者的前房空间缩小,虹膜与晶状体表面紧密贴合,对瞳孔造成阻滞,一旦虹膜继续前移,可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出现眼压持续升高的情况,导致前房角出现狭窄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完全关闭的情况,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困扰,而这一情况的发生往往与形态改变、晶状体位置等因素有关

[5]。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该疾病患者实施人工晶状体置入,但是如果仅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在短时间内能够控制患者眼压,但是对于房角关闭的患者,还需要结合药物对其眼压进行长期有效的控制。小梁切除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切口较大,容易对患者的房角和小梁等部位造成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的虹膜炎症和角膜水肿风险,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6]。房角分离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水平,而且有助于合理调整患者前房结构,加深前房深度,改善小梁网功能,且手术时间更短,不易影响患者的眼部过滤功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青光眼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老年病情较差和合并较多基础疾病有关。眼压病理性增高和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任何房水循环的阻塞都可能导致眼压增高并引起病理改变[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急剧升高,大部分青光眼患者在看医生时,视神经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主要原因是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从而加重其治疗难度[8]

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式存在争议。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普及和各种抗青光眼新药的问世,联合手术成为可能,不仅可以降低眼压、提高视力,而且由于手术并发症少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白内障手术与抗青光眼手术同时进行,用于治疗患有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基本思想是同时解决两个问题[9]。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基础上,无论是联合房角分离术还是联合小梁切除术,都属于一次性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本身具有治疗青光眼的作用,但单纯白内障摘除术仅去除了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晶状体因素[10],对房角关闭,房水阻滞的问题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过去,由于技术原因,白内障和青光眼分两次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联合手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11]

有研究报道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角分离技术,可保留角膜缘手术区,因此创伤小患者,术后治疗时间相对较短,无手术创伤引起的小梁切除及其并发症,且由于避免术后眼部多处球壁瘢痕形成,可为再次青光眼手术提供良好条件[12]。但房角分离术中常出现眼压控制不佳,主要是房角小梁网功能丧失或下降所致,因此,由于眼压控制不佳,需要重复或多次手术[13]。因此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联合手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也有分歧,对临床疗效,相对虽然有不同的意见,但基本共识是两种各种手术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4]。例如,有人认为整体疗效相当,但在眼压控制、并发症等方面各有特点,有人认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抽吸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结合房角分离术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抽吸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15]。最大的差异在于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的选择、视功能恢复、眼压控制和并发症[16]。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和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研究组治疗方式更有助于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病情,且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突出,对患者眼压、视力和前房深度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临床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徐文生,麻华忠,黄少锋.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对比[J]. 右江医学, 2021, 49(6):440-444.

[2] 陈璞.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小梁切除术的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 59(19):85-88.

[3] 李磊,黄发明.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J]. 系统医学, 2020, 5(23):29-30,54.

[4] 倪宁,樊冬生,张新丽.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 32(15):63-65.

[5] 刘洋,于建国,齐世欣,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 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20, 18(8):195-197.

[6] 黄超,赵永,王梅,等.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 国际眼科杂志, 2019, 19(3):418-421.

[7] 刘芳,熊国平.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14):31-33.

[8] 汤沛. 超声乳化术联合三次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J]. 中华养生保健, 2021, 39(2):181-182.

[9] 甄先明,冯非,杜薇薇,等.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21, 15(2):235.

[10] 杨甜,王长乐,吴平平,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J]. 医疗装备,2019,32(21):108-109.

[11] Nuo, Wang, Song-Bai, et al.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or without goniosynechialysis for angle-closure glaucoma: a global Meta-analysis based 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9, 12(05):136-143.

[12] 付建华,蒋扣红.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评价[J]. 医学美学美容, 2021, 30(9):49-50.

[13]Jiang L, Eaves S, Dhillon N, et al. Postoperative outcomes following trabeculectomy and nonpenetrating surgical procedures: a 5-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lin Ophthalmol , 2018, 18(12):995-1002.

[14]施菁蔚.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 37 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27 ( 3):919-920.

[15] Yu X , Zhao Z , Zhang D , et al. Anterior vitrectomy,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rido-zonulo-hyaloid-vitrectomy in protracted acute angle closure crisis[J]. 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2021,15(9842):1-11.

[16]黄发明.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J]. 系统医学, 2021, 6(1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