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驱蚊香囊制备方法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中药驱蚊香囊制备方法及研究

邓岚 杨蕻 何小英 龙艳 袁松柏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 四川成都 611731

【摘要】目的:以中药为原料,研制具有驱蚊效果的香囊,为驱蚊提供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方法:实验中采用小白鼠驱避试验、人体驱避试验2种方法,对驱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驱蚊香囊易于取材,成本低,驱蚊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药;驱蚊;香囊

【正文】

1技术领域

本研究涉及医学与健康学的药用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蚊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2研究背景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平均海拔75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台地和低山丘陵为主,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降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常年潮湿,空气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0%~80%,树木密度大,竹林较多, 所以成都是蚊虫滋生的温床[1]。夏季天气炎热,蚊虫活动频繁,经常骚扰市民正常的生活起居。除直接的叮刺、骚扰外,蚊虫的主要危害在于能传播多种疾病。蚊虫可传播的病毒有痢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等多种虫媒病毒疾病[2]。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7亿人被蚊虫传染各种疾病,且每17人中就有1人死于被蚊虫传染的疾病。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荷包,是一种盛装有香氛物质的透气性袋状织物,一方面以其精美的缝制工艺和刺绣图案起到装饰、美观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其中的香料、药材起到香熏、提神的作用。香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承,在千百年的使用过程中香囊的结构、外观以及内容物成分都经历了深刻的演变。为此,本研究利用中国医药学这个伟大的宝库研制驱蚊香囊,以期解决居民长期被蚊虫所困扰这一问题。

3 技术方法

3.1中药驱蚊香囊的制备方法,取原料:丁香15g、薄荷15g、艾叶15g、菖蒲15g、天竺葵10g、白芷10g;

丁香:味辛性温,有温中降逆、化浊解湿、散寒止痛之功效,气味芳香浓郁,是驱蚊“小能手”。

薄荷: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清凉止痒、消炎止痛等功效,薄荷含有大量挥发油,主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乙酸薄荷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迷迭香酸及少量鞣质等,其中薄荷醇和薄荷酮的气味独特、益于健康并具有驱蚊作用。

艾叶:味苦辛,性温,被誉为“百草之王”。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油能杀菌抑菌,驱蚊。

菖蒲:味苦辛,性温,开窍豁痰、化湿开胃,含有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具有镇静抑菌、解毒驱邪、防止蚊虫叮咬的功效。

天竺葵:味涩苦,性凉,清热消炎、止血排毒、抗菌杀菌。

白芷:味辛,性温,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将上述原料粉碎过筛,将过筛后的中药粉装入纱布或无纺布袋中,封口既得。如图1、图2所示。

61a090381010a_html_8494fe2c31bd7e35.jpg61a090381010a_html_9468b1e97fd4be50.jpg

图1 中药袋图2 中药驱蚊香囊

3.2实验方法1

3.2.1实验对象

试验蚊虫:雌性白纹伊蚊,购于省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

试验小鼠:小白鼠3只,购于宠物市场,全为雄性,重量25g土2g。

3.2.2实验分组

空白组:不作处理;

对照组:使用某牌花露水;

实验组:使用自制中药香囊。

3.2.3实施方法

剪去3只小白鼠的腹部长毛,将脱毛剂涂于腹部,5min后用纸巾擦去,并用

清水冲洗局部,擦干。将3只小白鼠固定在塑料板上,腹部朝上,其他部位用纱布紧密缠绕,遮蔽皮肤。将小白鼠放置于30cm×30cm×40cm、装有100只2~3日未吸血的白纹伊蚊雌蚊的蚊笼内2min,前来停落的蚊虫多于20只者为攻击力合格,此鼠可用于驱避试验。

将上述小白鼠分别放置于洁净、无蚊虫的3m×3m的密闭房间的三个角落。在小白鼠附近固定摄像头,用于记录落在小白鼠腹部的白纹伊蚊雌蚊数量,在其中两个角落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上述100只白纹伊蚊雌蚊放置于房间内,记录1h、4h、12h、24h后蚊虫叮咬数量。

有效保护率(%)=(空白组蚊虫叮咬数-对照组/实验组蚊虫叮咬数)/空白组蚊虫叮咬数。

3.2.4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实验组能有效的保护小白鼠免受蚊虫叮咬;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有效保护率明显提高。

表1 各组小白鼠被叮咬的次数

时间

1

4

12

24

空白组

叮咬数

33

51

85

142

有效保护率(%)

/

/

/

/

对照组

叮咬数

3

12

36

85

有效保护率(%)

90.6

76.5

56.8

41.0

实验组

叮咬数

0

3

8

15

有效保护率(%)

100

94.2

90.4

89.5


3.3实验方法2

夏季征集易受蚊虫叮咬人群,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使用花露水驱蚊;实验组将香囊白天随身佩带驱蚊,夜间睡觉时置于床头驱蚊,半个月后随访调查。

判断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

显效:使用香囊期间,没有蚊虫叮咬症状;

有效:使用香囊期间,偶尔还会出现蚊虫叮咬症状,较佩戴前明显改善;

无效:使用香囊期间,与佩戴前无变化。

表2不同驱蚊香囊使用效果调查


试用人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对照组

40

12

21

7

实验组

40

31

8

1

从表中可知,本研究研制的驱蚊香囊的驱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试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有部分试用者反映对其他小虫(如臭虫、蟑螂)也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4 结论

中药具有疏风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它们大多含有挥发油,对细菌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不仅驱虫防蚊,还有减轻呼吸道压力的功效。芳香植物驱蚊机理在于芳香分子与蚊虫嗅觉感受器及蚊虫触角中的嗅觉感受器在空气中相互作用,因蚊虫嗅觉感受器的受体神经细胞有嗅觉受体蛋白,芳香分子通过与这些受体蛋白相互作用而形成神经信号,从而使蚊虫产生驱避行为[3]。本研究的中药组合物诸药配伍有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效保护使用者免受蚊虫叮咬;驱蚊效果好且持久,无毒安全,婴儿、老人都可以使用;本研究的驱蚊香囊原料药数少,易于取材,成本低,驱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妲妮.浅析成都市地理环境的风水意象[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2):34.

[2]王梁凤,任小英,刘仁民.井冈山市茨坪镇香佩疗法安神及防蚊的调查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08).151-152.

[3]朱勇,张来源.基于智能硬件的蚊类灭杀产品[J].科技展望,2016(05),15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