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海拔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浅谈高海拔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

索元龙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西藏分公司

摘要: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变电和发电两大部分组成,所以,光伏发电发电项目工期短、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关键词:光伏建设 高海拔 冬季施工 管理

引言: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引得一批专业人员的转型,从传统的水电等行业新生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人员,因此,如何针对“短平快”的项目,既要保证安全、质量进度,又要节省投资,取得佳的效果,需要我们去研究。

  1. 项目背景

国家电投八宿邦达30MWp牧光互补复合型光伏项目场址区位于昌都市八宿县吉中乡、邦达镇交界处,G214 国道以东区域。园区北距邦达机场23km,距昌都市145km,电站装机容量30MW,用地面积约为0.353km2,场址中心点坐标为N30°20'06.30",E97°14'54.48",海拔高度为4200m,该项目于2019年12月31日并网投运,截止6月15日完成生产移交。本项目采用高支设计方案,组件下沿距地高度为2.1m,符合相关规定。另外线缆采用架空敷设,接地与支架基础相结合,为确保场址区内牧草等植被生长,阵列区内建设喷灌系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草场恢复、藏区牧业和光伏发电协同发展的目标。

本项目地处高寒高海拔、极度缺氧地带,且交通偏远,设备运输艰难,前期招标及合同签订、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设备采购等均急促不及时等因素,赶在“12.30”前并网发电抢得电价,无疑给建设者带来极为严峻的考验,加之复工又遇全国疫情影响,复工消缺移交给施工组织上又带来较大困难。

二、实施过程

1.超前谋划、统筹兼顾

设计工作是保证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的首要的重要的环节,所以在项目可研、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全员参与,建设初期,公司围绕周边电站建设经验及电网、政府政策,积极搜寻将来应对措施,并通过对周边电站走访了解,优化设备设施、选用高原高海拔型电力设备,选用大容量组件、逆变器及箱变等设施。在可研及初步设计阶段和设计人员进行充分、深入的交流沟通,分公司工程部及项管中心将现场的一些不利因素和客观条件进行事先分析并详实的提供给设计人员,同时将施工图审查环节提前到和设计同步进行,使得工程设计不仅直接达现场施工深度,而且设计方案基本是一审通过,为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工程建设安全优质

项管中心在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敢打敢拼、勇于奉献”的奋斗精神,精心组织、计划倒排、责任到人,齐心协力、齐头并进,全面推进各项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费用始终处于受控、在控状态。

2.1源头把关保安全

在开工前就成立了项目安委会,设立专职安全员,编制安全规章制度,建立HSE体系、应急体系,统一领导和组织工程安全工作,加大工程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力度,认真落实高空作业、交叉作业、高压试验和工程建设重点部位的安全措施并有效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2.2落实责任抓质量

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把好工程建设质量的每一道关口,项管中心在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方法和内容,规范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基础上,会同各参建单位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认真编制了工程重要阶段重点项目检查计划和质量监督检查实施大纲,启动前组织各方编制了启动验收方案,并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2.3纵深协调促进度

项管中心与施工单位齐心协力,采取全面铺开、交错作业、齐头并进、全面推进的方案进行施工,高峰时段各类作业人员达 300 人,同时要求设计人员也进驻现场,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进度,投运前,项目管理人员主动出击,在经过充分的现场勘踏、技术论证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要求施工单位认真编制了送出及接入施工方案并报审,与电网积极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接入时一次完成搭接。启动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厂家及调试人员等编制启动大纲并认真贯彻大纲内容,确保了本项目一次投运成功。

2.4细化优化控投资

严格工程概预算管理和计划管理,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努力节约工程投资。其次,严格现场奖惩制度,积极带动施工单位主动能动性。并强化结算管理,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概算,努力做到无计划外支出,基本保证了工程计量及时、拨款合理、民工工资按期支付,并严格执行审计决定。另外,在规范工程管理行为的同时,加强对工程参建人员的廉政警示教育,落实反商业贿赂的各项规定。

2.5积极培训,提升运维素质

设备安装及调试期间,项管中心多次邀请设备厂家和设计单位对运维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快速发现和及时消除故障的能力。认真分析,积累经验积极做好相关运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工作,特别是分析故障录波图、光功率预测等,同时发现和总结出各设备的运行特性,比如何时并网、何时离网、夜间实际功耗、是否需要夜间转冷备用等,进而实现设备的效率最大化,为项目建设达标评估做充分准备,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积累经验。

2.6积极消缺,一次移交

施工期间,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标准规范,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施工缺陷及时消缺,确保无重大遗留缺陷,并严格按照工程档案资料规定,做到工程资料与实体同步进行,并促使内业资料规范、真实、及时、齐全立卷归档。移交时工程实体与档案一次性移交完成。

三、经验总结

1.针对冬季施工、高寒、昼夜温差大的情况,工程部及项管中心时刻不放松,直接驻守现场,及时采用应对措施,极大提高了高原高海拔地区的设备设施及施工人员有效施工时间,项目发电节点及移交节点顺利实现。

2.推进切实可行的HSE体系标准和工具,以人为本,设立医疗室及氧吧,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的安全健康管理,针对4200高海拔项目,实现项目安全“零伤亡”。

3.理清施工主线,倒排工期。紧盯设备生产及供货情况,派驻专人紧盯设备生产,并在发货后24小时跟踪定位,针对设备招标订货滞后的情况下,发电设备及时到场。

4.加大沟通和协调力度,积极协调电网公司及各级政府及时完成各项检测及验收等工作,外部因素及时取得解决。

5.疫情期间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及外部政府主管单位,充分做好疫情防护工作及复工准备,并于3月28日正式复工。

6.进行设计与实际及发电量分析,并对移交项目进行再次跟踪回顾,积极进行经验总结反馈,确保项目及时顺利完成工程审计、决算及竣工验收等工作。

四、不足之处

1.因前期送出、接入等较为急促,对当地电网政策等认识不足,较大压力集中于施工期间,导致工程实施阶段无法及时完成节点,后续建议从项目设计-实施-投运全过程进行统筹。

2.虽对下结算及时足额,但对农民工欠薪方面监管不够充分,导致发生多次讨薪事件。后续应加强此方面监管力度及合同执行力度。

3.部分规章制度、现场实施等情况须与工程审计同步同量进行,工程管理人员须加强审计相关方面专业知识,确保项目竣工结算、决算与审计一次性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