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探讨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

邓瑞镜

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马马崖光伏分公司 ,贵州省安顺市 561302

摘要:分布式光伏电站是现代化电力企业建设和发展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电力传输建设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应用下,能够有效的将光能转变为电能。但是在现实电力的生产供应中,影响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的原因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阻碍了电力的输送和生产。需要对其供电效率提升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的策略研究,对于其整体的电力企业供电能力提升而言,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有效措施

引言

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迅速增加,电力企业开始要借助各类的能源发电,对光伏发电展开应用,将太阳能作为发电的能源,在当下逐渐受到重视,只是在光伏发电的实际应用中,发电效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光伏发电更加高效。

1光伏发电站

在光伏领域,大多数太阳能电站都采用光伏系统以及相关的方法来促进能量的转化太阳为电能。近年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系统都是在光伏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由于太阳能资源丰富、辐射覆盖率高的特点,建立光伏系统不受地理位置和系统安装的影响,且对环境破坏程度较小具有很强的环保性能。而分散式光伏发电由于在交通运输和电能运输环节对环境的破坏较小,因此是应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的有效途径。该系统能有效地将部分电能的生产和应用结合起来,并为用户控制电能提供方便。分布式光伏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能够为特殊和区域性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2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特点

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以下特点:(1)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相对较小;(2)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使用分布式光伏电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地区的用电紧张状况。分布式光伏电站在白天出力最高,正好在这个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最大。但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的功率仅约100W,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的限制,因此,分布式光伏电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的问题。

3影响分布式光伏电站效率的因素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设备以及人员等因素影响,从而影响供电质量和效能。想要不断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需要结合运行情况,加强各个环节的要素调度和统筹分配,才能有效降低隐患,提升整体运行效能。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自然环境因素

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一定的情况下,光伏系统的发电量由太阳辐射强度决定。通常情况下,光伏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利用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要考虑到太阳能辐射强度、光谱特性以及气候情况。在光伏系统运行条件中太阳辐射是其运行的主要能量。事实上,分布式光伏系统产生的效率会受到沙尘、雨、云电等因素影响使得太阳能资源的接收受到限制,太阳辐射受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电力公司的管理者通过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分布式发电厂运行中自然环境要素对电力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有效提高发电厂的实际发电效率。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通常需要与太阳能光源辐射有关的能量,在光伏发电的接收过程中自然因素无法控制,当出现雷雨雪等天气时,会对发电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光伏发电站天气变化,防范天气状况,保证分布式光电站发电的稳定性。

3.2设备因素

分布式光电站的实际运行中,由多种设备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若是在分布式光电站的某个环节设备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运行故障,就会分布式光电站的电力生产受到整体的影响,另外也会影响到分布式光电站的供电效果。分布式光电站的设备因素,是对分布式光电站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另外是在分布式光电站的实际运行中,设备运行会受到电池板以及能量转换系统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要注重对分布式光电站的设备管理。让设备运行能满足分布式光电站的实际需求。

3.3电量影响因素

为提升光伏发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在电力企业进行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光伏发电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光伏设备的使用能力。作为光伏发电重要的能源基础,目前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并且围绕设备和生产技术的能力,将多种增加电量的技术和方式应用在光伏发电中。所以为稳定提升光伏设备发电能力,获得更多的电量,需要通过电量结算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电量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数据对比找到电量差别的原因,从而为获得更加高效的电力能源起到积极的作用。

4分布式光伏系统发电效率提升方法措施

4.1标准化设计

要想让分布式光电站保持良好的发电效率,在对分布式光电站展开设计的时候,就要有标准化的理念,对分布式光电站展开标准化设计,可以提升分布式光电站的生产发电效率。在标准化设计中,对分布式光电站的生产过程展开适当优化,从而让发电效率更加理想。比如结合阳光在不同的季节强度不同,不同地区和纬度的太阳倾角不同可以展开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量进行预测,充分满足发电量消纳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让分布式光电站与阳光变化保持协调。对分布式光电站展开设计中,要对电力电压展开适当设计,保证在发电生产高效性。

4.2合理选择规范的设备型号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中,设备的运行对于光伏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起到关键的支撑保障作用,尤其是要注意的是设备的选型和质量。一方面所以要根据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同点位的具体运行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匹配的设备型号,通常设备型号主要包含1WM方阵、MPPT逆变器等,不同的设备型号性能不一样,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运行环节,对设备型号进行科学匹配,确保符合运行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质量检验,确保设备采购质量,符合运行的规范,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和性能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

4.3施工规范化

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为提升电力生产效率,不仅要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最终确定合适的生产方案,同时需要规范的施工,将光伏电站进行建设。通过规范化的施工,不仅要求施工企业能够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同时增加多种控制措施,确保不同光伏发电设备正确的安装,另外在面对不同施工问题时,能够将设备状态和生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并根据电力建设相关规定,确保施工的每个过程,都能使后续的电力生产具有稳定的状态。所以在进行光伏电站建设施工时,需要对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的管理,为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4.4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对于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而言,也具有重要性作用,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需要借助太阳能电池接收板,当接收板上被灰尘和积雪覆盖时,就会导致整体的发电站发电受到阻碍,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生产,同时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中,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要想整体的电力生产和输送正常化,就必须要加强对其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维护,保障在设备维护和管理中,能够提升整体的电力运行效率。例如,针对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应该组织专人进行定位的维护管理,及时的将电站设备运行中的设备覆盖灰尘,以及设备积雪覆盖清除,只有将这些影响设备和太阳能直接接触的因素排除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电站的发电效率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而言,对其整体工作成效方面产生影响最大的一项指标就是发电效率,电站管理工作者、运行责任工作者等,一定要着手于对发电效率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精准把控,争取将产生的负面影响因素降至最低,强化电站的整体发电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庄元富.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179.

[2]施建坤,俞惠江.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7):81-82.

[3]王永胜.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215.

[4]颜世超,王海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7):212.

[5]王新.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