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简析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冶雪燕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810007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参与研究,并抽取其中的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而给予健康教育护理的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知晓率与护理行为转变率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与疾病知晓率,并可纠正或改善护理行为,值得推行。

关键词:肺结核;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临床效果

肺结核病人在医院需要住一段时间,自身免疫力不强以及病情严重等等,对于这些特征,必须要掌握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合理制定教育措施,让病人掌握关于肺结核的知识,比如:保健以及治疗等等,加强自身的保健意识,让患者可以轻松面对治疗,尽快康复。本次研究阐述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护理的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中的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在25~75岁,平均(37.64±4.98)岁;观察组男19例,女6例,年龄在25~75岁,平均(38.20±6.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在研究开始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肺结核疾病知识普及,包括介绍肺结核的体征、临床症状、流行特点、传播途径、传染源以及易感人群等,使患者了解肺结核的发病原因、发展以及预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肺结核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增强对肺结核疾病治疗的信心。

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肺结核疾病的传播方式,并进行消毒隔离指导,叮嘱患者不面向他人打喷嚏或咳嗽,使用卫生纸掩住口鼻,不进行随地吐痰,吐痰时吐入含有消毒剂的痰盂中或吐在纸上进行焚烧处理,进行开窗通风,日常使用消毒液进行地面以及家具的消毒,外出时戴口罩,实行餐具专用制度,餐具用后进行煮沸消毒,使用日光暴晒的方式进行被褥以及衣服的消毒。

用药方面,对患者介绍常用药物以及使用药物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了解坚持正规疗程能有效治疗疾病并防止疾病复发,从而提高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

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由于肺结核病程长,传染性强的特点,患者极易受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心理因素而产生自卑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加大了患者的精神负担,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对隔离措施的不理解使患者怀疑自己被医院甚至家人放弃,负面情绪大量产生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影响食欲,导致身体乏力,进而导致病情恶化;患者由于患病而失去劳动能力,不仅不能给家庭创造收益还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害怕被别人,尤其是家人所歧视,患者的自尊心被严重打击,因此常表现出悲观情绪,严重者自暴自弃甚至轻生;部分患者对治疗期待过高,在实际治疗效果未达到期待效果后,心理落差使患者消极悲观,降低治疗依从性,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尊重和理解患者,使用恰当的交流方式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通过心理指导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慌,发泄心理压力,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高热量食物的摄取,蛋白质具有增强机体修复能力以及抗病能力,提高鱼、肉、豆类、牛奶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取量,维生素B能提高患者食欲,调节神经系统,维生素C能提高渗出病灶的吸收速度,同时减轻血管渗透,对此可通过增加水果蔬菜摄入量进行。

对患者进行活动指导,适当活动能提高肺结核患者康复速度,存在食欲减退、盗汗以及低热等结合中毒症状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轻症患者需避免过度劳累,保证休息时间,患者在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身体锻炼。

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适当锻炼,不宜过度劳累,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时间,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餐具专用并定期消毒,进行开窗通风并定期消毒,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减少用药量或自行停药,进行自我监测,定期进行复查等。

1.3观察标准

(1)比较两组评分值

结合肺结核患者临床病症改善与疾病预防效果设定自拟问卷调查,由肺结核患者自行评分,总分值0~100分。

(2)比较两组疾病知晓率与护理行为转变率--知晓率:临床病症、诱发病因、常见用药、影响发病因素;护理行为--按时复诊、按时服药、饮食要求、适量运动、消毒隔离。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采用(x±s)和(%)表示所有检测数据,采用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知晓率与护理行为转变率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619c808365e66_html_90252f5b5a86c81d.png

3.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们的发病率往往比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变得虚弱,抵抗力有所下降,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因此他们的患病率要高于其他人群。健康教育护理作为现阶段一种有效方式,主要通过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在谈话等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加强患者沟通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使患者在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提升整体康复速度。

近年来,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其对于患者心理特点不同,应根据心理活动采取目标式管理提升整体的接受程度。肺结核患者一般存在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在交流中减少其应激状态,同时通过了解肺结核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给予良好的沟通技巧。在护理过程中将进行整体类型的判别,对于其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加强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教育在病房内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形成对肺结核疾病的正确认识,了解进行肺结核病人隔离的意义,并能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科学用药,治疗期间提高用药依从性,出院后能有效减少自行减药、自行停药等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肺结核复发以及耐药出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知晓率与护理行为转变率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给肺结核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其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心理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蓓蕾.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20,6(24)

[2]许溱芬.强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健康必读,2020,7(14)

[3]林洪艳.浅谈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开展和作用[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年9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