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路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3

“双高”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路径思考

董锡葵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昆明 650111 )


摘要:2019年国务院发起的“双高”建设计划作为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发令枪,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应从国家、院校和教法三个维度展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是局部微调,而是整体重构。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 双元制


一、“双高”政策:高职教育纵深发展的大背景

目前高职院校全局性工作重点是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力求冲进国家集中力量建设的150个高水平专业群,争取跻身于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排行榜前50名行列。从政策层面上讲是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推行的“双高计划”,从学校发展层面上看是各高职院校生死存亡之战。借助政策东风未来数年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在办学规模上,而且在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裂变。谁在这场竞位赛中胜出,谁就赢得了生机。

早在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当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职的大规模扩招是国家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强有力政策指向。结合之前六年以来高职教育发展的两项数据我们无法回避高职教育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一是高职(专科)院校数量,二是在校生总数。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7年高职(专科)院校数量、在校生总数分别达到1388所和1104.95人,与2011年的1280所和744.06万人相比较分别增加约8.39%和48.50%。同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高等学院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在高职教育高歌猛进的大背景下身处高职院校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再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从本质上厘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真正抓住职业教育的精髓,主动借鉴国际上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而在教学层面上实现专业知识讲授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让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真正区分开来,为社会塑造出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高级技术工。每个高职人的一小步,将会汇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步。

二、理论到实践:课程重置的路径

1、正源清本: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开宗明义可以让我们在认识事物规律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同样需要我们看清高职教育的来路和归途,否则一切论说都将流于无本之末。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于20世纪中后期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级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标是培养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具有重大区别,即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的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直接适应某一岗位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马上顶岗工作。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其本质属性为职业教育,基于此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操作路径是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 “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

2、积习硬伤: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重心倒错

任何行之有效的教育都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课程与教育模式,而高职教改的切入口就是按照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彻底抛开从普通高等教育因袭而来的按照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思路,以企业需求为源头开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生态的重构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升级,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高级技术工,目标教育成效都是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具体岗位的工作。据了解目前高职院校不少综合性专业的实践性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低至25%左右,而这些实践性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往往陷入理论化的刻板套路中,实际效果与高职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的“必需、够用”原则南辕北辙,结果高职生学了许多“不必需”的课程,岗位能力却严重“不够用”。

国内高职院校不少专业的主流培养方式是前两年半的时间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最后一个学期去校外进行实习实训,在校学习和外出实习时间占比分别为83.3%和16.7%,超过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岗位知识,与此相对应的考核方式是在校课程修够规定学分,校外实习获得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书。此外,只占总学习过程16.7%的外出实习也难以确保学生在其对口岗位上磨练职业能力。目前高职生实习场所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自主实习,二是学校统筹,因为缺乏监管相比较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来说,以学校统筹的方式分配实习资源在较大程度上给予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可能性。然而因为学校的实习资源一般是校企合作下的产物,没有制度做保障,合作形式比较松散,学校与其难以建立精准合作培训机制。再加上之前两年半的时间学生基本都是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岗位能力低下,在企业顶岗的机会又打了折扣。

3、治伤除弊:制度、课改、教法三“箭”齐出

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在明确培养目标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事实上在二十来年的实际操作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打着职业教育的“名”行着高等教育的“实”,以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培养高职生,以致于高职生既缺乏普通高校生的知识厚度又不具备中职生的技术能力,结果在就业市场上被边缘化。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为响应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人才更进一步的需要,开始正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区别,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教育教学改革以期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目前职教改革在理论层面上主要以引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方式向教师介绍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意在更新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教育的固有认识,促使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项目驱动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基于此,职业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陆续配备了一些有利于推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展开的圆桌教室或类似教室。虽然这些努力瞄准的职业教育理念在短期难以转化为行业自觉,但是就高职教育发展而言是一种可喜的新气象,但凡一种新的社会风气之形成必须以先进理念作为向导。然而就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操作现状表明,推动职业教育进程发生根本质变,单谈某一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或是在基础设施配备政策上的倾斜难免有避重就轻之嫌疑。

笔者认为,要使中国高职教育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阴影,使高职教育从普通高等教育的模仿者转变为高素质技术工的输出殿堂,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结构重组而不是细部微调。此项工作需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国家政策层面,二是院校课改层面,三是教师教改层面,这三个层面必须协同推进才能真正让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走上正轨,最终达成输出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如果把职业教育比作一只苍鹰,那么院校层面的岗位及相应的课程设置是躯干,国家的制度保障和教师的教学教法是双翼,只有躯干强健、双翼有力,雄鹰才能展翅高飞。

三、院校到企业:教育主场的转换

实践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只有足够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才能保证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获得胜任岗位职责的能力。基于遵循渐进原则,目前高职课改的当务之急有三,一是知识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占比的重新设计,将实践性课程的占比提升至绝对高度;二是提升行业师资的比例,充分发挥实践性课程在岗位能力养成上的效率;三是从国家层面谋求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将高职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从院校转移至企业。

就这个问题而言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德国的“双元制”可供借鉴。“双元制”是指企业和学校形成双元联合育人的职业教育模式,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教育与培训,一元是职业学校,二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在此模式下,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企业的教学内容是技能以及与技能有关的能力培养,职业学校的则是理论与普通文化课,采用基础教材与专业教材。当然,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是“双元”,学生的培养也必须经过职业学校和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的教育与培训,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双元”与德国的“双元”在极大程度上具有不同的规定性。

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在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两个方面的时间设置比重上与国内恰恰相反,在企业接受实践和技能方面教育的时间高达70% 的,而在职业学校学习与职业相关专业的知识时间仅占30%,在职业学校学习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仅是对企业学习的补充。1而国内职业教育的中心在学校,加上高职院校师资普遍缺乏行业经历、偏重理论教学的实际使得高职生相比较普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即职业技能难以真正养成,结果职业技能不如中职生、理论素养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在企业的实习实训仅是对在校学习的补充。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良性运转的背后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到2017年德国共有43万家企业(大中型企业为主)参与了双元制,占企业总数的1/5……2004年德国执政党曾试图通过一项法令,规定中大型企业每年必须提供不少于员工人数7%的学徒岗位,不足的部分需按人头向行业协会缴纳培训分摊费,数额按该行业培养1名学徒工的平均花费计算。培训分摊费用于补贴超额招收学徒工人的企业。这项法令虽然最终没有在德国全行业启用,但在后备力量严重短缺的行业中,如老年护理、建筑施工和烟道维修等,该法令已经实际执行。”2

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佳途径,从国家层面确立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政府应成为学校和企业的“粘合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出台相关优惠和补贴政策,降低学生顶岗时企业的培训成本,通过营造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焦金雷.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1):6-7.

[2]李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变迁逻辑及未来展望[J] 继续教育研究,2018(11):93-98.





11.董毅.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借鉴【J】管理纵横,2019(8):95.

22.张维莎.凉山彝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