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题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新时代主题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张建英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实验小学

摘要:传统小学课堂多伴随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参与度低下的问题,导致学生往往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完成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因此,在新时代,结合课改背景,教师在对比多种教学方法后,发现主题教学在改善课堂趣味,调节课堂气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后续教育工作中,教师可积极在各课程课堂教学中推广主题教学,给予学生更加良好的课堂体验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题教学;小学课堂;课堂教学


引言:进入小学阶段,新时代对课堂气氛、内容等多方面提出了更加详细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理清授课思路,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在保证教学严谨性的同时,借助有效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趣味性,改变以往形式化课堂不足,通过有机引进主题教学,为最终课堂效果的呈现提供有效保障。

1.主题教学概述

1.1概述

主题教学最早使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后续因该教学方法巨大的优势被逐渐引入到全课程课堂教学中,与其他诸如任务驱动教学相比,主题教学生动性较强,可有效提升课堂的活泼度,经主题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集中,有利于增加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优化教学知识深度以及广度。具体而言,主题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文本言语方式、民族精神人文底蕴、个体精神理想与人格培养,三个层面相互交织,形成完整的主题教育[1]

1.2类型

1.2.1知识点主题教学

该教学需要教师统一进行课程知识点梳理,并借助主题设计,将各项知识点引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知识点特点,设计指向性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快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以知识点作为基础,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拓展以及延伸,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点深度,并且在知识点相互联系的情况下,有利于便于学生展开深入思考。

1.2.2知识链主题教学

该教学能够选择内容连接紧密的章节形成相应的知识链,实现对各项知识点的有效连接,进一步丰富学生认知体系,增加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以整体出发,完成知识点构建工作,将各章节内容加以衔接,并进一步进行延伸,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拓展。通过建立知识链体系,教师能够更加清晰的完成知识点讲解,并使学生充分明确教学目的,并围绕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落实教学任务,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整体性,在优化教学效率的同时,可有效促进学生大局观培养,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统筹规划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优化。

2.主题教学应用

2.1创设情景激发主题

主题教学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强调教学应具有明显的目的,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整个知识体系的重点以及学习目标,进而高效完成学习工作。经主题教学,教师可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及日常生活,创设情景,为书本知识与日常学习搭建桥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并优化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在授课前,应集中对本节课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并明确教学主题,经有效分化,在主题下设相应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在逐步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掌握教学主题,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围绕知识点,根据具体内容经过联想后,完成情景创设,帮助学生在情景中对知识点加以理解,在降低知识点难度的同时,提高教学趣味性。教师可将课堂内容与日常体育课、购物、游乐场等情境进行连接,为学生创设一个游戏化的世界,使学生能够以实用的角度认识教学知识,并借助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增加学生体验感,为学生创造沉浸般的教学感受。经这一方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热情,即使在下课,仍然锲而不舍询问课堂中遗留下的问题,并能够主动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经过联想融合到实际生活中[2]

主题教学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应围绕主题作为关键词,切实做好主题选择工作。在这一环节,教师应首先做好标准选择工作,考虑到小学生年龄、性格等特质,教师在主题选择方面应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日常性,并结合课程的不同,合理选取主题。例如,某教师在选择课程主题时,经提前调查了解到班级内大部分学生均喜欢玩一个手机游戏,教师便以该游戏作为主题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收集相关学习信息,提高学生资料收集以及查找能力,进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2.2借助网络共享资源

结合新时代发展,网络使用成为教学屡见不鲜的手段,也能够为教学工作的深化创设驱动力。因此,为有效拓展教学深度,教师可围绕主题教学,借助互联网,构建资源共享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通过在该空间中发布知识点相关资料,并布置作业,使学生能够统一接收到资料,完成课前预习,便于在后续中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同时,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统一将学生学习成果导入到共享空间中进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荣誉感以及成就感,并且学生互相观看彼此成果的过程也是一次交流的过程,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知识点的见解,优化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2.3设计游戏增加互动

在明确教学内容后,教师应结合教学模式以及整体课堂进度,建立主题活动,并增加游戏设计,使各项知识的传播更加自然且富有趣味性,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以更加新奇的视角认识课堂知识,确保教学流程顺利进行。 例如,某教师认识到班级内学生热爱玩游戏的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好胜心以及好奇心,结合教学知识,设计了一种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并根据教学内容完成了主题设置,使学生围绕主题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由简到难设置十个关卡,由学生进行逐层闯关,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经这一游戏形式,学生探索欲、求知欲大大提升,同时,每完成一道关卡,都是对学生成就感的一种鼓舞。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设置奖励,并为获胜小组发放奖章,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激发其他学生的好胜心,为下一次课堂游戏做好铺垫。

2.4加设合作深化主题

以往课程需要小学生在座位中坐40分钟倾听教师授课,受年龄影响,学生往往无法全神贯注在课堂中,导致整体教学效果相对低下。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格局,以多元化形式,完成主题创设,并设计相关合作交流活动,以主题作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接触并掌握各项知识点。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巡视,并主动为小组进行答疑解惑,促成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确保整个教学进度按照安排推进,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各项知识,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在合作结束后,教师应预留一部分时间集中展示教学成果,并进行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为学生创造交流、发言的机会,优化学生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成果评价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并将成果进行保存[3]

结论:处于小学阶段,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盲目跟从老师的时期,并为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应用主题教学,提高教学设计新意,使整个课堂更加形象化,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紧跟教师思路,并提出自己的思考,经教师引导,逐步加深自身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进而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确保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培养工作落实。

参考文献:

[1]王家勇.信息技术环境下主题课堂教学的构建——以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录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02):50-52.

[2]李秀玉.主题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19(11):78.

[3]贾艳蓉.让“主题阅读”之花在小学课堂绽放[J].读写算,2019(28):189.

[4]谈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的策略[J]. 李红栋.  学周刊. 2021(02)

[5]新时代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 李印臣,刘亚平. 学周刊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