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的分析

梁月萍

三岔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曲靖 655603


摘要:在我国养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关于家养蚕从夏代开始就有记录。但是,养蚕的长期过程缺少养蚕的先进技术,养蚕的效益不高,随着养蚕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规模化的养蚕模式,显着提升了养蚕的产业化建设,降低了养蚕的成本。本文重点介绍以低成本模式化作为经营模式的养蚕过程和技术体系。

关键词: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模式;技术体系;分析

引言

今天,农村地区的养蚕农家经营规模大多是小而散的,养蚕的技术特点为:主要为手工操作,成本高、利润低。所以,养蚕的商业模式和技术需要更新。但是,养蚕技术的现代化不是单项技术的进步,而应该是与养蚕经营形式密切相关的综合技术体系创新。

传统养蚕的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养蚕经营模式是小家小户、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当前大经济体系中的小生产格局,小农户的经营方法制约了养蚕的经济效益。由于技术落后、信息闭塞,小农户养蚕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由于缺乏适当的管理,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方式生产出的低质量产品无法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模式的建立途径

2.1 转变原有的传统观念,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养蚕模式

丝绸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市场。我国养蚕的历史悠久,家庭作坊式的养蚕经营模式延续了几千年,人们固有的思维认为养蚕的经营模式是以家族为基础的。要将养蚕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打破固有的伦理思维,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单一的家庭作坊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如果想提高养蚕的效益,需要采取规模化。然而,在目前的农村条件下,很难实行联合,实行规模化,也很难实现集约化养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划分为家庭经济,长期分散经营,形成了各种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农民的思维。在新的情景下,需要慎重考虑适合当前体制的规模化养蚕新发展方式。

2.2 建立养蚕的基地,夯实养蚕的产业化基础

家庭作坊式的养蚕,要确保所有家庭为养蚕的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投入将会重复。发展蚕桑,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高产高效、规划一致、布局合理的原则。重点投入、典型示范、推动蚕业产业化。在主产区的主要镇、村,选择有特殊养蚕经验、熟悉蚕生产的村、乡或户,重点抓好人、财、物的投入,树立典型并展示集约化栽桑、规模化养蚕,以便大多数蚕丝种植者了解蚕桑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和有效,让他们学有典型、赶有标兵,激发他们推行蚕桑经营产业化的热情。推动大户发展,发挥能人影响力,成为推进栽桑集约化、蚕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生力军。养蚕大户具有生产技术和管理本能,是规模经营的开拓者和示范者。这些养蚕大户者受益于优惠政策、技术培训和优先服务,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促进蚕种产业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业化成果必须具有显着的技术含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应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80%。蚕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不采用先进技术就不能生产出优质高效的产品,被市场拒之门外,养蚕产业化成为一句空话。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适当采取扶持措施,推广合理密植良种桑树、小蚕共养、大蚕饲养、纸板方格簇等现有支持技术成为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

2.3 合理利用现有农村的土地资源,整合现有的农村的养蚕资源

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过于分散,严重制约了蚕业产业化,随着我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养蚕劳动力变得稀缺,土地资源枯竭,提供了模式化养蚕的可能性,并在现有基础上实施了土地资源的有偿转让、租赁可以整合现有的土地资源,这样农户就可以加入农户联合体。土地资源整合后,将集中和有针对性地推广先进的养蚕技术,充分利用农村有限的养蚕资源。

2.4 合理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加快养蚕经营模式建设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的退耕还林项目也为在农村地区建立规模化养蚕提供了机会。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国家通过各种补贴措施,对原本易受水土流失影响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以保证森林覆盖范围,当地政府要顺应潮流,引导养蚕户建立经济联合体,将原有的粗放的经营模式集约化,随着桑树新品种的出现和先进的养蚕技术,开创一种规模化、低成本的养蚕新模式。

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的技术体系

目前蚕种的技术手段就是在原料准备过程中从优质桑树上准备高标准的茂密的桑林,在小蚕生长过程中安装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安装标活动棚或者塑料拱棚用于养殖大蚕,纸板自动化用于上蔟。

3.1 桑园建设

桑园的高产是蚕种成功的基础,是蚕种过程中的大量投入环节。高产标准是旱桑田亩产2-3张蚕,水产桑田亩产3-5张蚕。在干燥的土壤中,可以使用农膜和间种套种来增加桑园的产量。在给桑树施肥时,由于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桑树的施肥主要依靠氮肥,多年施肥不当导致桑园土壤板结,限制桑树的产量,在以后的施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有机肥的使用,平衡营养。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农药残留对蚕的危害,防止蚕中毒。

3.2 小蚕的饲养

小桑蚕的饲养方法有:平面防干育、片叶立体饲育、小蚕共育等。平面防干育就是小蚕通过蚕匾或蚕盒生长,用薄膜的上铺下盖在生长过程中保持温度和湿度。片叶立体饲育选用的栽培容器是自制的塑料盒,里面挂着湿毛巾调节繁育率,在室内生火控制温度。小蚕共育采用现代相对先进的饲养方法,具有自动室温控制,饲养过程的温度和湿度由电动控制。小蚕共育的优点:一是解决了蚕农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第二,可以节省蚕屋和蚕具;第三,节省人工,降低成本;四是促进疾病预防。第五,可增加养蚕批次,缩短收获时间,实现高产。

3.3 大蚕的饲育技术

大蚕的饲育方式有:活动平台养蚕、大蚕地面桑育、地面移动大棚饲育、塑料大棚标准化饲育等。活动平台养蚕适合农民个体化养殖,在现代,这种方法越来越少用于大型蚕的养殖。季节限制大蚕地面桑育。地面移动大棚饲育是一种灵活的养蚕模式,结合规模化养蚕正在逐步探索,是由钢管焊接在桑园底部甚至房屋的前后并用防水塑料覆盖的移动大棚,大大降低了养蚕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养蚕的人工成本。塑料大棚标准化饲育是最适合规模化养蚕的饲养方式,可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饲养。

3.4 上蔟

纸板方格上蔟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上蔟技术,选择何时上蔟是上蔟成功的关键。 经验表明,如果用蜕皮激素饲养5期蚕时发现5~10%的成熟蚕,促进蜕皮,并等到第二天早上蚕儿完全成熟时,这是上蔟的最佳时机。

3.5 蚕病的综合防治

蚕病是影响蚕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蚕茧稳产、高产,必须高度重视蚕病防治工作。蚕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病治病的原则。认真做好养蚕前、养蚕中、养蚕过程中的消毒工作,落实蚕桑全过程消毒防病工作。

结束语

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现代环境中养蚕的趋势,要将规模化养蚕技术引入农村,必须认真考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构特点,寻找适合农村推广的新模式。首先,农业工人必须清楚地考虑规模化养殖的好处,各级政府应尽可能多地使用援助政策,做好土地流转、租赁过程的配套工作,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切实解决蚕农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支持。随着先进的养蚕技术的推广,养蚕的效率将显着提高,养蚕成本将降低。

参考文献

[1]龙福全.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04):83-84.

[2]吴水明,王林甫,姚建荣.现阶段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J].蚕桑通报,2012,43(01):39-40+43.

[3]李瑞,沈卫德,许雅香,卫正国,陈玉华,李兵. 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的研究[A]. 中国蚕学会.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蚕学会:中国蚕学会,2005:2.

[4]杨正堂.改善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J].四川蚕业,1999(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