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合编班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种批注形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浅谈混合编班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种批注形式

马燕萍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百一十六中学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由于经历、环境不同,从而产生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性,才会呈现精彩纷、百花齐放的局面,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


读书看报离不开阅读,学习语文更离不开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将伴随人的一生。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个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由于经历、环境不同,从而产生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性,才会呈现精彩纷、百花齐放的局面,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进行“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提高混合编班后初中学生阅读水平”小课题研究时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口头式、表格式等评价方式,把目标定位在批注式阅读上。批注式阅读方法贴近阅读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并由此实现一种内化的互动,表现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一年来,在探索并实践批注式的阅读中,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而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因学生的精彩批注而陶醉。下面就批注式阅读谈谈具体做法。

一、批注式阅读,让学生与课文展开精彩的对话。

要求学生预习时在课文上圈点批注,写下他们读课文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以及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信息,课堂因此成了学生与课文展开对话的舞台。

(一)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学生在读了《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最后一段写下了这样的批注:他可以称作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往往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列夫·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智,痛苦是加倍的,他看清人间虚伪与苦难,穷尽一生的努力却无法改变它,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这样的人多么令人钦佩。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角,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读下去,相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二)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地由文本内迁移到文本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理。如学生在读《白杨礼赞》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在学完这篇课文时,同学们又在书中作出了这样的批注:白杨树是普通却不平凡的,它坚韧,正直,默默奉献,这让我联想到与新冠病毒抗争时那些与医护人员战斗在一线的志愿者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没有号召,没有约定,因为爱心,责任心,无私奉献的心,他们汇聚在一起,他们是普通的,更是不平凡的,我愿以他们为榜样。看到这些批注,教师真的很欣赏,他们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地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全身的做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批注式阅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张扬。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个性则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要求学生写批注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学习语文,强调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不强求统一的答案。

(一)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如学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出这样的批注:“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为什么以两个地名作为题目呢,直接用《童年》岂不简单明了?”大家可以充分围绕着这个问题谈对题目的理解。还有学生在《诫子书》一文中作出了如下批注:“因为爱孩子,对孩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其中”还有的学生在书中作出这样的批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途中环境或嘈杂或清净,却也可以有所收获,这与诸葛亮所说的“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矛盾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对立的批注,才让我们的课堂辩论有了主题。现在进行实验的班级基本上都在使用这种阅读方法,随时随地提出疑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问题越来越深,价值也越来越高。

(二)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补充文章。也可以称为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速地提高写作能力。如在学习《春》时,就可以仿照作者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季节,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写诗的信心。

(三)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如《紫藤萝瀑布》第一段中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批注:这些句子多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方法,尤其是“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等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儿开的茂盛繁密,旺盛的生命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作者这种精炼的语言更加突出了当时的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不愧为文学巨匠!这种评价式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读书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评价书本和作者了,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尊重!

同时在这些批注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进行再一次批注,要求学生认真聆听 或阅读后写一写、谈一谈其他同学的批注是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有什么补充、建议等。如果说评点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那么评价批注就是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

在批注式阅读方法的研究课题中,利用批注阅读的形式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也在学习语文时形成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J]1997,9 .

[2] 周一贯.课堂:让批注阅读激情共舞.福建教育[J]福州:福建教育编辑部,2005,5.

[3] 俞正强. 中学语文课中各种批注方法.中学语文教师[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4.

[4] 金坤荣.重视批注式阅读.教师报[J]2016.4.2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