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效果研究

唐群 王子钊

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长沙 410118

摘要:本文从预警精准靶向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发布频次、获取便捷性、内容的通俗性及防御建议有效性6个方面,基于5369份问卷进行研究分析公众对湖南预警精准靶向发布的满意度以评估发布效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模型),评估准确性等6个因素对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服务效果的影响,最后利用所得到的各个路径系数建立预警精准靶向发布公众满意度评估模型,代入调查问卷采集到的数据后得到公众满意度为91.32%,说明预警精准靶向防灾减灾效果显著。

关键词:预警、发布效果、SEM模型


  1. 引言

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预警发布的全新预警发布手段,利用基站定位、LBS地理围栏、云MAS发布技术以及智能网格预报等技术,联合移动、电信运营商向灾害风险较大区域群众发送预警短信[1]。从传统的按行政区划发布转变为按人群聚集地发布,从预警责任人接收转变为受灾害影响的公众用户接收,能显著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效率和防灾减灾的能力。解决了预警信息接收“最后一米”的问题。

2021年6月到9月湖南主汛期期间,湖南省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精准靶向发布各类警报5037.1万人次。开展发布效果研究能够真实地了解精准靶向发布对人民群众防灾减灾的有效程度,这对于提升气象部门暴雨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针对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服务,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法获取公众对于湖南省精准靶向发布服务满意度评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省精准靶向发布满意度进行评估。


  1. 精准靶向发布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

从信息用户角度来看,影响发布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信息准确性、信息及时性、信息的丰富程度、信息用语的通俗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等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2-5],结合暴雨灾害的特点,设计6个问题来评价精准靶向发布服务公众满意度,分别是预警的准确性、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预警信息获取的便捷性、预警信息发布频次的满足性、信息表述的通俗性和灾害防御建议的有效性。本文的数据来自湖南省气象局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效果评估研究组于 2021 年6-9 月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湖南省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满意度调查”随机抽样问卷数据。本次调查共获取问卷 5369份。

2.1预警的准确性评价

准确的预警有助于公众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在预警准确性调查中,认为非常准确和比较准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86.97%,认为基本准确的占比11.88%,认为不太准确的仅占 1.15%。

2.2预警发布的及时性评价

在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调查中,认为当前预警信息发布很及时和比较及时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91.44%,认为及时性一般的占比 7.04%,认为不太及时的仅占1.52%。

2.3预警发布频次评价

预警发布频次方面,45.86%的被调查者认为预警频次完全能满足需求,认为比较满足的人数占比 34.59%,有 9.79%的人认为基本满足,认为不太满足需求的为 9.76%。

2.4信息获取便利性评价

对预警获取形式的便利性进行评价时,88.65%的公众对当前预警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7.51%的人表示基本满意,表示不太满意的为 3.48%。

2.5预警信息通俗性评价

在预警内容是否通俗易懂的调查中,54.42%的公众认为当前预警内容通俗易懂,完全能理解;认为比较能理解和基本能理解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 30.8%和 10.82%;还有3.23%被调查者认为内容比较专业,0.7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容易理解。

2.6防御建议有效性评价

防御建议方面,认为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发布的防御建议非常有用和比较有用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 60.43%和 35.53%,认为基本有用和不太有用的分别占比3.6%和0.45%。


  1. 预警靶向发布满意度评估

3.1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结构方程模型(SEM 模型)也称“协方差结构分析模型”,是一种多变量统计方法和研究思路。结构方程建模的基本思想是:由样本得到的协方差矩阵S,用S去拟合模型成立时的理论协方差矩阵,估计出模型中的自由参数,并计算出相应的系数值,对模型的拟合性进行假设检验。本研究中,这些分析过程借助于统计软件SPSS和Amos来完成。

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和本研究的实际,本文以1个潜在变量: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满意度,6 个观测变量:预警准确性、预警发布及时性、信息获取便捷性、预警信息发布频次、内容表述的通俗性和防御建议的有效性;建立“预警精准发布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

3.2模型拟合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目前普遍适用的评分标准—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对 6 个观测指标进行测评,问题的答案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分别对应“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其他问题的答案均对应转换成 5 级量表形式。

计算得到的满意度模型中各个观测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量,如表 1 所示。运用 SPSS 和 Amos 来进行模型拟合,得到各个指标的路径系数如图1所示,其中 e 为残差,代表其他未知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

图1模型拟合结果

61960b06ae5d4_html_db8c062d4a12a209.gif

表1 各变量均值、标准差、方差

指标

均值

标准差

方差




预警准确性

4.210645

0.637601

0.837628




预警及时性

4.493851

0.693142

0.468247




发布频次

4.448427

0.722835

0.547789




获取便利性

4.336221

0.776207

0.587859




内容通俗性

4.376813

0.719421

0.543746




建议有效性

4.574493

0.593276

0.361103





3.3模型评估结构

对结构模型分析得到结论:预警准确性、获取便利性、发布及时性指标对满意度的影响相对更大,路径系数分别为 0.677、0.715、0.653;而发布频次、防御建议的有效性和内容通俗性指标对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534、0.529、0.461。基于此,建立评估公式如公式1。

61960b06ae5d4_html_d17499791bde4ddf.gif (1)

其中,61960b06ae5d4_html_246d3ea0c4655e53.gif61960b06ae5d4_html_85c4cc19734723b8.gif61960b06ae5d4_html_8d7c9360813372f2.gif61960b06ae5d4_html_9789ee34cb4599ff.gif61960b06ae5d4_html_26b298a333a1da62.gif61960b06ae5d4_html_bf5066aea8275a1.gif 分别表示预警准确性、发布及时性、信息发布频次、信息获取便利性、内容通俗性及防御建议有效性的评估得分。评价等级赋值分规则如表 2 所示。代入此次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得到最终的满意度为 91.34%。

表2 评价等级赋值分

评价等级

非常准确

比较准确

一般准确

不太准确

完全不准确

分数

100

80

60

40

0


  1. 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线上、线下在湖南全省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构建了预警精准靶向发布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运用 SPSS 和 AMO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根据构建的结构模型,对湖南省预警精准靶向发布公众满意度进行了评估,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对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满意度的计算,获得满意度为91.34%,这说明精准靶向发布服务得到了较好的公众认可,具有较高的公众满意的防灾减灾效果。同时发现在预警的发布频次和内容的通俗性方面公众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通过加大预警的发布频次以及优化内容的通俗性能够获取更好的预警发布效果。


  1. 参考文献

[1]唐群. 基于融媒体技术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J].数码设计,2020,9(8):16.

[2]崔维军,顾春霞.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气象科技,2012,40 (6 ):1061-1067.

[3]吴先华,邹燚,郭际,朱薇薇.公众认知、感知价值与灾害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以深圳3029 份《公众气象安全认知度调查问卷》数据为例[ J ].灾害学,2015,30 (1):150-156.

[4]韩琳,王鸽,林文桦等.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26 (6):707-710.

[5]巢惟忐,米卫红,苏志侠,段项锁.一次台风过程的气象服务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14 (01):90-97.

作者简介:唐群(1988—),男,汉,湖南省临武县,工程师,硕士, 研究领域为气象防灾减灾 ,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