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

草鲁孟

巴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  841000



摘要:随着玉米种植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种植中越来越多机械设备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促进了玉米种植水平的提高,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其播种质量以及播种效率,且降低了农户的播种投入,是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进行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优化和完善,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消耗的减轻以及排放的控制,减少农业生产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加强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确保粮食安全水平的同时,加强对于绿色农业推广,达到节能减排提升耕种质量的效果,同时加强了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降低了土壤受风蚀水蚀的影响,有助于土壤肥力水平的提升。

1技术要点

1.1前茬准备

免耕直播作业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对于秸秆留茬高度的调节和控制,玉米播种之前需要通过秸秆还田机的应用,实现对于秸秆的全面粉碎或者捡拾,有助于玉米免耕机械播种机的入地作业,同时需要加强对于玉米免耕播种宽度的调节,便于播种作业以及出苗生长,玉米播种时土壤的含水量最好维持在17%-19%左右,此湿度水平能够满足玉米的出苗要求,如土壤的墒情状况较差,可以通过适当的灌溉增加土壤湿度之后进行播种[1]

1.2播种参数

确定玉米播种量,是玉米后续健康生长的关键基础,需要根据玉米种植地块的含水量、肥力水平以及土壤状况进行播种数量的适当调节,如地块整体状态较好,如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进行种植,每公顷可种植6-9万株,如选择平展型的玉米品种,每公顷种植玉米密度为5-7万株左右。如水肥条件一般,在种植时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每公顷种植量为5-6万株,平整型玉米品种每公顷的种植量为4.5-5.5万株[2]。其次,需要合理进行玉米播种行距、播深、株距的控制和调节,播种时需要根据实际土壤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播种深度为5-6厘米左右,播种行距一般在80厘米和40厘米,按照大小行的距离进行播种,等行距一般在60厘米左右,等行距播种的方式能够满足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收割要求,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状况以及收割条件,进行播种行距的适当调整[3]

1.3调整播种机

玉米播种之前需要根据实际作业项目进行操作机具的合理选择,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播种机的调节和使用,在拖拉机作为动力进行播种时,需要对液压手柄的浮动位置进行调节,确保整个机架处于水平状态进行播种。液压悬挂机构需要确保起落灵活,如未达到要求,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1.4试播

玉米播种之前可以进行试播,通过试播了解播种机的播种深度、播种密度以及行距株距等,确保其符合农艺要求之后,方可进行正式播种。

1.5田间作业

玉米联合播种机在播种时需要以均匀的速度稳定前进,切不可忽快忽慢或者存在倒退行进等情况,需要关注各个部件的工作状况,一旦发现故障,需要及时停机,排除故障之后方可继续播种,玉米播种出苗后需要对苗情进行观察,如存在缺苗断垄或者出苗不均匀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补苗以及间苗,以确保全苗生长。

2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推广

2.1加大与镇村结合

玉米免耕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需要由村镇部门肩负起重要的责任,作为村镇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推广价值,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选择相适合的玉米联合播种机技术类型进行推广,从而提升机械的作业数量以及作业质量[4]。作为农机推广部门,则需要密切配合好村镇的各项工作,根据各村镇的情况进行适度规模农机科技示范区域的建立,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免耕种植技术的普及以及应用。

2.2农机农艺结合力度加大

土质状况不同、土壤墒情不同、土地温度不同,在玉米播种以及施肥时的条件要求也有所不同,需要进行相应农机具的合理选择,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全力配合农民的各项培训需求以及期望,如此才能够提升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效果。农机以及农业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加强农机农艺培训管理,提升推广效率以及推广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进,将玉米免耕机械播种技术纳入到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之内,可以进行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进行玉米免耕播种机具的购买以及使用,从而促进各地区玉米种植模式的快速发展[5]

2.3加大农机合作社建设力度

需要加强对于优惠制度的制定,通过政策的推动,促进农民在玉米免耕播种机具购买中的积极性,加强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玉米生产的机械化发展。需要加强对于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培训指导,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于农机手的培训管理,尤其是针对新购买机器的农户,需要确保完成相关培训指导,考核通过之后方可进行农机的操作以及运行,需要加强对于新型技术人才的培训以及管理,通过企业运营的方式,促进玉米免耕播种机械技术的推广。

结束语

综上可知,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与机械深耕深松技术的结合发展,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种植产量以及品质,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要求在未来玉米种植中提升对于机械操作的整体性推广,将农机农艺技术进行充分融合,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佐琴.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农家参谋,2019,No.625(14):100-100.

[2]苏华.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No.278(10):53.

[3]孙晓光.谈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前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000(006):85.

[4]吴素英.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

[5]李军.探析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农业科学(2630-4678),2019,002(003):P.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