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效果观察

刘学良

沧州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邮编 061000

【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效果。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切除,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局部血肿 乳晕感觉异常 乳头溢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可获得比传统放射状切口术式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提高术后的美观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乳腺纤维瘤治疗较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手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于患者几天的雌激素水平有关。本病好发于20~25岁的女性人群,恶变风险极低[1]。近年来,乳腺纤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影响较大[2]。本病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以往手术切除是在乳腺外缘做放射状切口,主要是能更好的暴露肿瘤,但术后会留下较明显的瘢痕,影响患者体型美观性。为此,本研究拟采用环乳晕切口的手术切除方式治疗乳腺纤维瘤,并与传统手术切除方式进行对照研究,为乳腺纤维瘤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证实。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年龄为21~36岁( 23.8± 4.1)岁,两组年龄、肿瘤大小等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术前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行环乳晕切口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具体为:于乳晕边缘做3~4 cm长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拉钩尽可能拉开两侧,充分暴露术野,再沿大乳管潜行剥开组织,便于乳腺表面皮肤与乳腺组织分离,从而能较彻底的切除纤维瘤,切除肿瘤后用可吸收缝线进行切口缝合。对照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除了切口与观察组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相同。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3]:显效:手术切除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且术后3个月无症状复发和(或)并发症发生;有效: 手术切除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术后3个月复发和(或)并发症较少;无效: 手术切除后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恶化,术后3个月复发和(或)并发症较多。总有效=显效+有效。

从术后切口愈合、瘢痕大小、切口有无凹陷等方面观察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观察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局部血肿 乳晕感觉异常 乳头溢液)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情况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情况[n (%)]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0

25(41.7)

31(31.7)

4(6.6)

93.4

对照组

60

19(31.7)

19(31.7)

22(36.6)

63.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

组别

n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60

35(58.3)

21(35.0)

4(6.7)

93.3

对照组

60

20(33.3)

22(36.7)

18(30)

7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n (%)]

组别

n

并发症

复发

血肿

乳晕感觉异常

无乳头溢液

总并发症

观察组

60

3(5.0)

2(3.3)

0(0)

5(8.3)

3(5.0)

对照组

60

8(13.3)

4(6.7)

3(5.0)

15(25.0)

12(2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以往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是采用放射状切口的手术切除方式,通过该切口分离乳房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沿大乳管分离乳腺表层和乳腺组织,疗效确切,但会给患者乳房遗留明显的瘢痕,乳房不对称,极大影响了女性体型的美观,且会影响预后[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治疗经验的积累,环乳晕切口手术切除方式已成为乳腺纤维瘤的重要术式,该术式可较充分的切除病灶同时,还能较好的保持女性第二性征,从而获得良好疗效及美观性双重效果[5]。乳晕有良好的韧性,皮肤较薄,且有较高的皮肤色素沉着及结节状的皮脂腺,故能较好的隐蔽住切口,手后瘢痕形成多不明显,因此以此为切口极少遗留瘢痕,确保了女性体型的美观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切除治疗,其总有效率达93.4%,患者满意度为93.3%,而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切除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63.4%,患者满意度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相对于放射状切口手术术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原因可能为:瘢痕形成与皮肤附属器的相关性较大,而乳晕区很少皮肤附属器,因此导致乳晕切口在术后瘢痕形成并不明显。另外,环乳晕切口术式可避免二次手术,其原因是乳晕切口可集中切除一个象限或多个象限的纤维瘤病灶,极大减少切口的次数和数目,从而获得良好疗效同时还可避免切口遗留明显瘢痕引起的美观问题。本研究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3%,仅3例血肿,2例乳晕感觉异常,且较轻微,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减轻;观察组复发率为5.0%,复发部位均在原手术切除部位,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仅有异物感;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复发率为20.0%,明显高于观察组,提示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好于传统的放射切口术式,而且术后美观性也较好;同时环乳晕切口术式术后不易出现血肿、乳晕感觉异常、乳头溢液等并发症,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总之,环乳晕切口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可获得比传统放射状切口术式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提高术后的美观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乳腺纤维瘤治疗较佳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德秀,魏萍,闵坤,杨远菊,唐晓永,谢丽,袁慧,李季冬. 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0):1449-1454.

[2]陈春春,张露露,彭德峰,等.环乳晕切口及放射状切口术对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4(5):616-620.

[3]魏笛,孔凡立,张震.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可行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345-3347.

[4]刘喜松,余国政.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纤维瘤疗效的系统评价[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4):541-545+555.

[5]孙甲甲,黄景昊,刘伟,等.不同路径手术在乳腺纤维瘤患者中应用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2018,46(6):676-67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