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浅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体会

张翻过 马嫦娥

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华亭 744100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 月-2019 年6 月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98 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 例。甲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甲组,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神经功能缺损

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闭塞或狭窄等导致的脑血管供血缺乏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其具有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等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偏瘫、偏侧肢体麻木、黑矇、眩晕甚至昏迷等各种临床表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

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均能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的方法在具体效果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2-3]。对此,本文特选择收治的相关病例,分析并研究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 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甲组女22例,男27例;年龄47~76岁。乙组女21 例,男2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且所有纳入的对象均清楚研究的全部内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 ① 甲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方法为口服,1 次/d,每次服用1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服用方法为口服,1次/d,每次服用20 mg[4]。②乙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2 次/d,100 mL/次。上述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4 d 的持续治疗。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通过NIHSS 评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 NIHSS 评分越低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轻,NIHSS 评分下降幅度越多,患者恢复得越好。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治疗后,NIHSS 评分下降幅度在91%及以上;②进步明显:治疗后,NIHSS 评分下降幅度为46% ~90% ; ③ 进步: 治疗后,NIHSS 评分下降幅度为18%~45%;④恶化: 治疗后, NIHSS 评分下降幅度为17%及以下或升高。

3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NIHSS 评分比较,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而且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负担和压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比较复杂的病因,其主要致病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患者的脑血管管腔逐渐狭窄或堵塞,最终导致患者局部脑组织发生严重的缺氧缺血情况,甚至于坏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神经元损伤、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以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容易致残和致死。目前临床上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方法包括急性期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则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常规的神经细胞营养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等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患者在治疗后还是具有明显的神经元细胞损伤情况。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丁苯酞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而且还可以增强患者的氧化酶活性,降低梗死面积;能够对花生四烯酸水平进行有效调节,起到明显的血小板凝聚拮抗作用,减少患者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水平,加快其局部血管的修复,使其能够尽快地建立侧支循环;可以使患者脑血管内皮细胞当中的前列腺环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强化在缺血和缺氧的情况下机体神经细胞的耐受度,有效地降低患者神经细胞凋亡速度。丁苯酞在进入到人体之后,可以在患者的神经细胞线粒体产生作用,加快其线粒体膜的有效流动,减少自由基的释放,并且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能够使患者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其还能够增加病灶局部的血流量,减轻患者脑组织的水肿,减少神经细胞的受损和凋亡情况;并且能够对炎性递质和谷氨酸的释放进行有效抑制,降低其合成水平,有效地提高患者机体抗氧化活性,从而能够有效地缓解机体出现的氧化应激反应。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治疗甲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乙组,结果发现,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这一结果证实了,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是明确的。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疗前NIHSS 评分比较; 乙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甲组;该结果符合乔煦的文献报道,表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江,韩雪,宋方方.丁苯酞注射液对不同OCSP 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11):60-64.

[2] 胡建荣,孙晓川.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867-868.

[3] 武文娟,汤媛媛,尹小君.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 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7):975-978.

[4] 李虹,陈娜, 陆连生, 等. 不同疗程的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7,39(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