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融双创”背景下陶艺跨学科教学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双融双创”背景下陶艺跨学科教学创新研究

宿林英 郭加庆 平度市旧店镇“爱尚陶”陶艺(非遗)美术体验馆 266700

摘要:为了迎合“双融双创”发展趋势,将网络技术融合到陶艺跨学科教学中,有助于创新陶艺跨学科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更多学科知识,使得学生在陶艺学习中能够主动发挥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在“双融双创”背景下进行陶艺跨学科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文章通过对“双融双创”背景下陶艺跨学科教学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实际状况与陶艺跨学科教学特点,提出了三点陶艺跨学科教学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养成创新融合意识,在新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勇于创新、创业。

关键词:“双融双创”;陶艺教学;教学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教育课改脚步也随之加快,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要求教学要充分发挥有效性,其中关键一步是要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在“双创双融”背景下开展陶艺跨学科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融合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以最大化地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双融双创”背景下陶艺跨学科教学特点

(一)教学内容更加广泛

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依赖性过强,教学时很少将不同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在“双融双创”背景下,教师开展陶艺知识讲解时,注重将不同学科内的知识进行融合,既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说,同时还对教材以外的知识进行普及,这样就很好地丰富了学生知识面,而且有利于融合性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授课方式更加新颖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课堂主导者,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导位置,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进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和阻碍,难以发挥学生创新思维。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陶艺跨学科教学中,比如将微课融合教学之中,学生可以随时观看或中止教学视频,对于课后复习也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创新了授课方式,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以往的陶艺教学课上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来一步步学习,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易被挖掘出来。在“双融双创”背景下,陶艺跨学科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将新元素、新创意融合到陶艺学习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

二、“双融双创”背景下陶艺跨学科教学创新策略

(一)引入微课以创造情境

微课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将微课融合到陶艺跨学科教学中,更加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微课具有很多优势,能够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将陶艺与其他学科更好地融合,否则抽象的知识难以在头脑中具象存在。通过微课能够实现陶艺跨学科教学融合演示,学生课后还可以随时观看教学视频,对于提升学生融合性创新思维有重大促进作用。

(二)丰富陶艺教学内容

在陶艺跨学科教学中,教学的重心应该倾向于学生,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于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Photoshop、PPT等形式,提高作品的观赏性,使得课程以及作品更加生动展现出来,进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要充分融合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上寻找各种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课件中去,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加入到课堂互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拓展思维针对练习

陶艺是一门艺术课程,但是陶艺的课后练习关注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考核评估上,而是要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上。在陶艺的课后练习中,应该要求学生对课上所学的要点进行巩固,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两个方面设置课后练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延续课堂上所学习内容,通过对陶瓷的制作,加深对陶瓷工艺的理解,增强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软陶、彩泥等形式的作品进行赏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淘宝直播等渠道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渠道去了解有关陶艺作品进行赏析,并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对艺术品的赏析及感悟,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对不同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也随之盛行。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的今天,如何让信息化教学快速跟进,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服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在“双融双创”背景下陶艺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资源,创新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将互联网与教学充分的融合,实现跨学科、跨平台的融合,继而提高学生融合性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高延楠.以“双融双创、三项一体”党建考核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J].冶金经济与管理,2021(04):14-16.

[2]张宝青.陶艺课堂开放式教学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性问题研究——以《现代陶艺》课程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21(13):186-187.

[3]李丹丹,张荣.融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服务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02):119-121.

[4]郑琨.基于校园媒体整合的“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媒体实验室模式”为例[J].今传媒,2017,25(0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