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品安全风险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品安全风险及对策

陈小平

宁强县大安镇中心小学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学校基本上都是寄宿制学校,实行的都是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周除了双休日,其它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学习等活动都处在一个闭环里。因此,饮食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关乎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 ,关乎祖国的未来。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调查发现,寄宿制学校学生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情况非常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这种现象必须扭转,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 零食 食品安全 整治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60%以上3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都吃零食,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情况更为严重。

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其父母几乎都长年在外地打工,他们平时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辈们文化水平比较低,营养知识缺乏,加之对晚辈的溺爱,这种隔代教育导致许多农村孩子性情孤僻、任性,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挑食、厌食,甚至偏爱零食,不爱吃主食。父母们因为长年在外打工,不在孩子身边,总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时常给他们些零花钱作为补偿,而这些钱几乎都被孩子们花在了买零食上。诸多因素助长了孩子们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

这也导致目前许多寄宿制学校里粮食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一所几百人的学校,饭后两叁个泔水桶总是装得满满当当,白白的米饭掺杂着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就这样被倒掉,让人感到无比痛惜。当被问到为什么倒掉饭菜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嫌饭菜味道太淡,自己没胃口;有的嫌肥肉太多太腻;还有的学生直接回答:自己不饿,吃不了那么多。

而另一幕情景也在学校里同时上演,那就是络绎不绝的家长给孩子送零食的现象。学生们想尽各种办法让家长给他们送零食,比如,自己把某件学习用品落在家里了,让家长带到学校;或者,天气变化,需要换衣服……其中不乏这样的学生,他们故意把某样东西留在家里,然后再让家长带到学校,最后还会叮咛家长一句:“别忘了给我买点……带来”。当被问道为什么经常给孩子买那么多安全无法保障的零食时,家长也是一脸的无赖。他们都是这样的回答:听孩子说学校的饭菜太难吃,不想吃。

还有另一种现象更加令人担忧。现在许多学校校内都有商店,规模大的学校校内商店甚至不止一个。这些商店里除了摆放少量的学习用品,其它都是各式各样的小食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课余时间,商店总是被孩子们被挤得水泄不通。而教室里的垃圾箱、校内的垃圾池也总是塞满了五颜六色的食品袋。

在一些学校,食堂和小买部都已经成为相辅相成的利益共同体,食堂为了节约成本用便宜的食材做出难吃的饭菜,但价格高昂,而学校因为受到了利益输送,以安全为由,明令禁止学生校外就餐或者点外卖甚至于拒绝家长送餐,于是学生只能被迫选择校内食堂或者在小卖部对付。

相比之下,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紧迫和突出,其主要威胁、隐患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及周边超市和商店食品进货渠道不规范。这些经营场所进货渠道主要有自购和配送两种形式。从食品来源看,有的是从小食品市场自行批发来的,有的是个别商家送货上门的,还有的是个别食品经营者直接从小作坊或者小加工厂购进的“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经营者在进货过程中往往只考虑价格是否低廉,而不去过多关注生产者的资质和商品质量的好坏,因此购买和食用这类食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部分校园超市食品采购没有索取有效凭证,也没有及时登记台账,对接近有效期的食品没有采取提示等相关措施。有的校内超市、小卖铺还自己加工现制食品,卫生及安全性也都无法保证。

然而,深受孩子们追捧、青睐的小食品、零食绝大部分都在世卫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之列,这些食品因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有的会致癌、有的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造成损害,有的会导致身体肥胖和营养不良,以及口腔和胃肠道疾病。因此,长期大量食用这些食物会对身体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

除此而外,学生心理的伤害也不容小觑。学校小卖部会造成孩子们互相攀比消费。在小卖部,多请大家吃零食的孩子被称为有钱人,请的少的被称为穷人,甚至受到歧视,一些校园霸凌便由此产生。

  1.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个别食堂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管理经验匮乏,存在制度不健全,食品生产过程中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食堂从业人员多数是从社会上聘请的临时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且专业素质较差,流动性大等特点,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注意个人卫生,业务水平不高。个别学校对食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烹调、配餐、留样等环节不能做到有效监管,导致管理、监督不到位。


最近,国家四部委联合教育部发布了重磅规定:中小学校内不得设置小卖部、超市。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的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达到百分之百,每学期至少有六学时。同时,学校需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教育教师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学生餐每餐供应的食物要包括薯类、豆类、蔬菜水果类、水产、畜禽、蛋类、奶、以及大豆类等四类食物中三类以上。于此同时,指南也要求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家长陪餐制度,制定陪餐计划,明确陪餐人员和做好陪餐记录。禁止校园周边小卖部和超市售卖高盐、高糖、以及高脂的食物和酒精饮料。对于含糖饮料、调味面制品等零食进行广告。

这是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各中小学校应当认真领会、严格执行。为了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现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培养师生及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专家讲座、校园广播、校班会,PPT,黑板报、文化墙等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习惯。争取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2、学校应抓好食堂日常管理。夯实主体责任,学校主要领导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把食品安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首先从源头上把好食品量安全关。米、面、肉、油等大宗食品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加强食品加工全过程的管理:从食堂卫生、原料进口、食材加工、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环节逐一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学校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实行陪餐制。

3、学校应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烹饪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坚决杜绝无证上岗。规模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聘请有资质的厨师。学校食堂应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师生吃的放心,吃的舒心。

4、学校应强化门禁管理,禁止一切垃圾食品进校园。

5、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卫生常态化监督检查。食药局、市监局、工商、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采取定期巡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督促检查。取缔校内超市及大小商店。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无证照的经营者限期办理注册登记,理顺食品经营主体责任。打击非法经营者,对经营假冒伪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取缔向学生兜售“三无”食品、现制食品的流动摊贩。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应该让教育回归纯粹,而不应当成为极少数人谋取利益的产业。教师除了教好书、育好人,还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好身体。各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应当担负起为国育才的责任,切实把好食品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