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李博雅

中油国际管道有限公司 100029

摘要:VUCA时代的到来,使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企业如何在大数据、云计算、AR、VR时代背景下,把握变革机遇、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推动企业战略实现,将面临极大的挑战。竞争表面上看是企业实力的竞争,更深层次则是管理人才的竞争。要使管理人才的知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强化学习,全面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引言

企业人才培养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它不仅能帮助企业提升基础能力和扩充技术储备,还能使企业优化工作环节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企业把舵人才培养方向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常用手段,它基于现阶段企业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以培养员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以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为基础,所建立的一种能体现员工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管理、文化构建、人力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确保整个系统开发与运用的科学性、完整性、时效性、实用性。此外,在利用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时,还要能为企业培养人才和调配资源发挥助力,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员工开拓视野、发散思维、锤炼技能,使员工的工作思想、能力、素养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从而快速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综合型的专业人才。

1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1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的需要

随着企业各项改革举措的深入推进,企业在业务整合升级、管理规范化方面正发生着显著转变,在这关键转型期,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公司企业战略决策的执行,以及推动管理者思维方式转变、改善管理者工作态度、推动工作方法的科学化方面,尤为重要。

1.2原有培训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培训方式无法满足培训课程的需要;培训管理缺乏灵活的组织形式,培训工作不精细、不规范,难以调动学员积极性;培训成果难以转化落地,对于几个小时的专题培训,往往是学员在现场情绪激昂,返回工作岗位则一切照旧,培训的有效性无法保证,更难以满足企业转型调整期发展的需要。

2企业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原则

2.1全面性原则

培养大批量的创新型人才会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企业在构建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时,一定要满足当下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发展需求,明确所需要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质量等问题,以及全面考虑影响培养人才工作开展的因素和培养人才所需要的一切客观条件,从而提炼出一个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

2.2实践性原则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尤其是建立指标体系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设计最合理、最科学的方案,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有失先进性、创新性。倘若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严重脱离实际,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那么它不仅会给企业增加巨大的发展难度,而且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要注意保证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性。倘若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不可操作,那么这无疑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所以在实践性原则的要求下,企业要能遴选而构建的指标。通过保证各项数据采集与统计,提升计算方法的便捷性,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评价指标发挥实质性效用。

3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3.1针对弱项补短板,开展专题知识培训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遵循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规律,根据经营管理人才对标分析结果,结合培训需求调研结果,针对存在的知识短板和缺项进行补弱项,以此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管理能力。一方面,国有企业可通过外请优质的师资力量或将人员外送到优质培训机构等方式,对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市场营销、战略管理、销售技巧、谈判技巧、金融风险防范、产业发展、党建知识等知识的系统培训;另一方面,可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对国有企业自产产品或产业链条的掌握和了解,为拓展市场、挖掘市场打牢基础。另外,国有企业应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商业经典案例和企业案例讨论,激发经营管理人才的经营思路,拓展其视野。最后,国有企业还可以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定期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市场营销学、经济学、销售原理等经营管理知识。通过专题知识培训,帮助经营管理人才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综合素质,提升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法规的能力。

3.2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企业来说,高端创新型人才是稀缺的。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企业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着手培养其学习探索、创新实践、沟通交流、技能运用等能力,不断增强其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比如在提升学习探索能力方面,要积极与高校相关专业进行合作。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将高校课堂作为学习探索的理论根据地,不断扎实理论技能和扩大知识面,从而为创新技术奠定基础。在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企业要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创新机会,并给予技术研究更多的支持,使每个人才都能在岗位上锤炼专业技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效益。

3.3以能力素质提升为导向抓好教育再提升

根据企业规划发展战略及对新形势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目标,重点突出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同时结合年度培训预算,制定企业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国外高端培训班,提升企业员工的国际视野及国际竞争力,了解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为公司的开拓创新及品牌影响力打下一定的基础。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方面,实时组织院士报告会,行业技术培训研讨会等学术论坛和交流会议,使专业技术人员受训,接触到有关方面的学术前沿理论,加深理论知识储备。

3.4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培训过程畅通

作为培训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如何统筹协调好项目各相关方,使培训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为此,培训管理者在优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同时,对培训项目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从培训预备、课程师资、服务工作、突发事件等维度进行考虑,对与培训相关的班级负责人、会务组、后勤保障组、培训机构联络人及班委等均提出明确要求,当培训过程各项资源或者课程内容发生较大偏差时,培训管理者须果断干预,进一步明确要求,以确保培训项目顺利进行。

结束语

企业培训是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以及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企业管理培训模式的创新需要立足于员工,着眼于长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各类人员的新的培训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满意度,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小英,张健.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2021(09):68-71.

  2. 司科科.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今日财富,2021(16):177-178.

  3. 王标.企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探讨[J].财富时代,2020(03):97.

  4. 高应强.企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9(20):90-91.

  5. 薛松.WHDQ公司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