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带电检修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配电线路带电检修技术探讨

陈媛媛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万年县供电分公司江西上饶 335500

摘要: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网络时代,给予了各行业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配电线路中的带电作业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带电检修技术主要是在不停电的状态下对配电线路展开定期检修,其目的在于确保线路的科学性与正常性。但配电线路具有网络复杂、涉及面大的特点,容易发生故障问题,应用带电检修技术能够使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变得相对简单。

关键词:配电线路;带电检修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各行业的发展力度,经过不断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远超其它发展中国家。新时期,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出现了更多数量的新兴企业,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带电作业是电力设备测试、检修和改造的重要手段,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和保证电网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应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确定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人们经常忽视安全距离因素,导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为配电系统线路的长度及设备各不相同,产生的最大电压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科学地展开计算,确定出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再展开后续的操作。设计保护间隙。放电电压应具有极其稳定的特点和较强的独立性,不能受到其他设备的影响。保护间隔可随时调节,如在安装拣货组拆卸设备时,应增强保护间隙,安装结束之后,缩短保护间隔的时间。

2配电线路带电检修技术

2.1运用智能化检测系统进行系统检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智能化检测仪器和技术开始运用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上,这给电气控制系统检修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检修人员可以把故障代码、电气设备技术参数和说明书等资料录入智能化检测系统,利用手机扫描故障代码,利用系统快速筛选出对应的故障代码,并调出对应的线路图、设备参数等,快速确定故障点,帮助检修人员尽快制定维修方案,缩短检修时间,减少对正常生产的影响。此外,维修人员可以借助智能化机器人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例如一些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可以用一些机器人对设备进行拍照、扫描等检测,对大型钻探设备、发电机等设备进行检测,把电气设备的运转情况、外表温度和线路运行等情况会传到系统,检修人员通过影像、温度曲线和电流数值等分析电气控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智能化检测系统可以保存设备维修记录、电气元件更换和控制系统稳定性等数据,检修人员可以科学预判出容易发生故障的位置,及时更换老旧电子元件、导线和熔断体等零部件,保证电气控制系统安全运行。

2.2断路器分闸时间带电检测原理

配电线路断路器的分闸时间是一项重要参数,若分闸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系统灭弧效果,造成触头烧毁;若分闸时间过短,则会对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产生影响,直接导致操动机构因受到巨大的撞击力而损坏。断路器分闸时间是指断路器从接到分闸指令开始到所有极触头都分离经历的时间。在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刚分离后,分闸的速度是一直增加的,但加速度是在减小的,根据这个特征,利用行程曲线采集加速度信息和速度信息,从而求得分闸时间。断路器分闸时间是非电量信号,无法直接通过检测电流和电压来计算。考虑到触头运动过程中的分合闸时间与主轴转动直接关联,同时静触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因此采用角位移传感器来实现。

2.3管控关键节点,助力带电作业

1.强化培训。项目经理和配电线路运维检修人员作为带电作业项目的最早发起者,其带电作业意识很大程度决定了项目是否列入带电作业项目。为了提高项目经理和运维检修人员的不停电作业水平,除了针对性的激励外,供电公司组织开展了多种带电作业专项培训,特别是针对各项目经理和运维检修需求人员,安排了多项不停电作业培训,提高了全员的不停电作业意识,努力将“不停电、少停电”的理念贯彻到检修方案的全过程中去。2.主动勘察。现场勘察作为能否确定为带电作业项目的关键环节,需要带电作业班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前期勘察和作业方案制定。在制定作业方案时,供电公司尽量采取配电线路“能带不停”“先复后抢”等方案实施作业,方案确定后由不停电作业班具体实施相关作业流程。

2.4带电作业机器人绝缘防护

1.绝缘斗,当带电作业机器人进行高压线路检修时,首先需要通过绝缘斗将操作人员搭载至作业高空处,绝缘斗不仅起到承载作业人员的作用,而且能够防止高压线路中的大电流侵入机器人的内部系统,因此绝缘斗必须具有很强的绝缘能力。通过对目前相关绝缘材料的研究与试验,大部分材料都能达到绝缘斗在绝缘方面的要求。2.无线传输台,在作业人员与机器人对高压线路进行带电作业时,为全面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会采用无线数据传输台实时监测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的动态,防止高压线路电流通过机器人控制回路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无线数据传输台也必须具有较高的绝缘水平,其正常运行时可收集各类信息,能够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2.5科学应用间隙保护

要科学应用间隙保护,来提升带电作业工作的可靠性。对高压、特高压配电线路来说,带电作业技术的可靠性更为重要,高压线路同地面之间的距离是极为有限的,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需要按照最小的安全距离标准来展开科学有效的控制,这个过程中需要确保操作人员与不同电位的设备距离,使其在电压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对操作人员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应设置保护间隙,这样能够对电压值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还能够解决电路中放电情况不稳定的问题,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注重间隙保护十分重要。

2.6加大对人体电流的防护力度

人体电流防护主要针对微弱电流而言,在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极易遭受到微弱电流的影响和威胁,虽然这种电流在经过人体之后,并不会产生大的危害,但是,作业人员本身依然会产生过电反应,如果长期受到这种微弱电流的攻击,将给正常的作业流程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在对电路进行检修时,如果作业环境湿度较大,或者线路腐蚀严重,则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电力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人体安全电流的防护力度,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加设电流泄漏警示器的方法,对安全电流的强度进行有效监控,一旦电流超出人体的接受范围,泄漏警示器将发出预警信号,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业人员可以快速排除安全风险隐患,保障作业流程顺利进行。

2.7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检测系统,提升检修效率

由于配电线路运用了很多细小的电气元件、传感器,部分控制线路和电机都隐藏在设备内部,检修难度比较大,为了实现全方位电气控制系统检修,很多企业开始建立信息化检测系统,运用一些信息化检测设备对电气设备内部进行检测。

结语

配电线路检修对于电力资源的正常供应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配电线路的高水平检修,需要应用带电作业技术,以提升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艺兵.同塔多回路输电线路带电检修技术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7):162.

[2]肖锰.220kV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的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07):153.

[3]徐峰.220kV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的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9):106.

[4]郭丽.拓展配网带电作业确保安全可靠供电[J].供电企业管理,2002,(01):87.

[5]袁毅.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的探讨与实践[J].低碳世界,2017,(1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