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刘冰冰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中对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以70例脑梗塞患者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护理依从性、运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评估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缺损评估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和运动能力。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运动功能

脑梗死患者多为突发性,病情危重,颅内血管闭塞后,颅内组织会缺血缺氧,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导致颅内组织坏死。抢救成功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治疗后的康复非常重要,但对于患者来说,其患病后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因此在后续康复中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康复积极性,需要进行更有效的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现代康复护理理念,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1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为调查样本,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纳入标准:患者无意识障碍、无其他心脑血管合并症、无恶性肿瘤者;患者均存在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表现;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56.3±11.4)岁,男18例,女17例,左侧偏瘫患者19例,右侧偏瘫患者16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56.5±11.3)岁,男17例,女18例,左侧偏瘫患者20例,右侧偏瘫患者15例。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1)健康指导: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和意义,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早期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帮助患者调整心理,接受康复治疗并积极配合。同时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保持作息规律。(2)康复指导:早期康复时间在治疗后24小时内。早期将患者放置于良好的肢体位置,每2小时更换一次患者体位,并在患者长期受压部位放置软垫,避免皮肤损伤。患者清醒时,从肢体远端关节开始进行被动运动,进行关节屈伸、外展和内旋。尽量让患者仰卧位和健侧位休息,避免侧位(3)被动运动后,要求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包括股四头肌收缩、指关节和趾关节运动,然后进行踝、膝、髋、肩关节屈伸,外展内收活动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人在运动时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肌力的恢复和机体的耐受性来确定(4)当患者肌力达到Ⅲ级时,可逐步进行平衡训练。初期以支撑坐姿为主,使患者可以靠在床边坐立,然后尽量坐立。当患者双腿悬空坐在床边时,可进行支撑站立平衡训练和非支撑站立平衡训练。当患者能够独立站立时,患者可以尝试在床上行走,直到患者能够独立行走。步行恢复良好的患者可以开始尝试上下楼梯、洗脸、刷牙和梳头,提高自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采用ADL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能力,量表共10个项目,总分100分,分数高者患者生活能力高。采用NIHSS量表对患者卒中情况进行调查,量表共11个项目,总分42分,分数高者神经功能受损严重。评估患者依从性,遵医嘱行为超过90.0%视为依从性高,遵医嘱行为在60.0%~89.0%视为依从性一般,遵医嘱行为低于60.0%视为不依从。有效率=依从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t值为计量资料x±s检验值,χ2值为计数资料(%)检验值,(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生活能力评估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评估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

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缺损评估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

2.3依从性评估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估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7.1%),统计有差异(P<0.05)。

3讨论

脑梗死患者颅内组织损伤严重,患者治疗后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通过康复可以促进神经元再生,恢复神经功能。早期康复能使患者尽快接受康复治疗。越早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神经元损伤程度越低,可塑性越强。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避免关节畸形、强直和肌肉萎缩。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神经缺损改善更为明显,证明康复效果更为理想。因此,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对患者非常有利,是一种更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脑梗死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急性发作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患者抢救后将进入治疗的恢复期。虽然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已经解除了生命危险,但由于患者不能正确地锻炼语言和运动功能,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使患者在康复期获得更好的语言和运动能力,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常规的护理方法可以维持患者的正常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康复护理重视患者疾病康复的进展,通过耳穴压豆、中药涂抹、肢体功能康复、语言功能训练康复等措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耳穴压豆能有效调节患者脏腑,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药能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有效帮助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能使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语言功能训练能让患者敢于表达,使患者在治疗的恢复期内逐渐恢复语言功能。结果显示:康复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康复组的心理功能和身体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康复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结论

总而言之,脑梗恢复期通过患者科学、有效的运用康复护理,不但能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瑜,张慧萍,费才莲.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与应用意义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9):96.

[2]王利娟,冯翠英.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30.

[3]季海僵,洪剑飞.中药熏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2(03):313-315.

[4]刘艳蕾.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251,253.

[5]黄秋佳,肖丽云.脑梗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1):78,80.

[6]黎华芳.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