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的水利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水环境治理的水利措施分析

张 帅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生命线,长江三峡有效地防止了洪水的发生,南水北调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运用水利工程措施控制水环境方面,相关技术人员应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开展改革创新,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水资源。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水利措施

一、水环境治理的特点分析

1.自然性

要做好水环境的治理,一定要先重视水环境所具备的自然性,加强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的生态状况来决定对应的环保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要从各个角度出发来确保生态平衡与水利发展最大限度的统一,做好水环境治理和自然环境治理。要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满足和谐发展的原则,使水利工程建设更具备环保价值,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降低水利工程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2.可持续发展性

要想保证国家长久发展就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各行各业的推进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进行水环境治理时,一定要保证其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同时又可以更加环保,让水利工程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给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要重视环境工程与水利工程的结合,尽最大可能将环境和经济协调起来,建设生态文明。

3.社会性

水利工程建设具备很强的社会性质,在展开设计工作时,要严格分析具体的状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

4.经济性

要做好水环境的治理,首先就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使其具有经济性。相关的从业人员需要合理利用水环境现有的资源,做好整治分析,要让所有的措施都符合工程建设的需求,从更广层面的角度出发保证水环境治理有好的经济性,能够长期稳定地推行和发展。

二、治理过程中具体的方法与实践

1.水利信息资源收集

在水环境治理的措施制定前期,水利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精准的数据支撑,才能制定出科学、高效、合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并符合当地的水利水文运行的实际情况。需采集的水利信息主要包括水雨情数据采集、风速气温数据采集、旱情(墒情)数据采集、工程数据采集,让收集到的信息都与水环境治理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并发挥出作用。另外,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前,一定要仔细勘探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的情况,同时针对勘探的数据进行科学的信息化建模设计,将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并不断优化改进施工工艺。譬如,在加固水库这一环节的工作完成之后,并不会非常明显地影响水库总面积的大小等,但是在真正运营之后,依然要考虑许多变量对工程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天气的变化、河流的性质等,这些因素的可控性与不可控性,都会造成水位的上升或下降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抗洪涝功能。

2.落实河道改造工作

在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河道改造是水环境治理效果和质量的核心工作。河道改造一定要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方针,结合前期的信息资源数据收集情况,制定符合当地河流及周围居民生产生活的改道方案。河流改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并力求做到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有关的现场管理及技术人员,要切实做好绿色环保施工的培训。在河道改造中,河流的控污清淤工作对于整个水环境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河流上游污染来源的监督,对于工业污水要采取强制措施对责任生产企业停工整改;对于农业污水,因为农业污水中存在富营养化的现象,需采取科学手段,通过微生物等水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自我净化功能提升。同时对于河流河床底部的淤泥要定期清理,才可使河流水库保持稳定状态的蓄水量,也是保护水土资源的正确措施。

3.将堤岸建设融入区域发展中

堤岸建设工作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创新,堤岸被赋予新的内涵,不仅起到传统的隔离、汇流水资源的作用,而且还可将河道改造、堤岸整治建设和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形成特色的水域区域旅游模式,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有关堤岸的建设与规划,一定要革新发展理念,要以现代化生态目标为导向,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硬性指标作为考核评价的指标,并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性的评估,将堤岸建设融入到当地的区域发展中,使其实现更大的价值,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发展动力。

4.河涌综合整治工程

提高沿河率,降低河床高度,扩大河道可承受淹水面积,可以保证防洪安全,是清淤疏浚的目的。在制定清洁规划时,需要通过不同渠道综合考虑不同地域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可以投入的金融资金、承受能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因素。当项目确定时,需要结合不同渠道中不同的淤泥类型,还需要充分考虑机械和设备的配置,并遵循科学的实际原则。目前在建的西樵吉水主排涌整治提升项目再建工程充分体现了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对水环境的重要性,如图1所示。

619208d8cb464_html_33c7c973dfd55ad4.png

图1河涌整治断面(1:100)

在进行河道清淤疏通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河涌断面类型并对清淤深度和河涌规划河底高程的规定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在结合防洪排涝的具体措施时,分析预测河道规划标准中要求的过流能力,并根据河道过流能力和河道断面、洪水位来确定清淤疏通深度。尤其要注意河道清淤后河道断面的类型,并且严格按照稳定性要求,双排施打松木桩护坡。其中少部分河道河槽比较宽,不能肆意挖除河滩地,这将造成堤防安全系数降低、滑坡失稳状况的发生,如图2所示。

619208d8cb464_html_90091e73500b128b.png

图2自然岸坡护脚密排木桩布置(1:20)

整体排水过程还包括排水工程、堤岸排水工程和堤坝加固工程。该项目的目标是稳定水流,防止河岸侵蚀。植被规划中需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本土植物和合理分配水道预防水灾,以及避免外来入侵植物。在堤坝加固工程中,必须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允许的河道流量和相应的洪水水位。在消除和处理污染的项目中,必须根据水质对污染物进行分类和处理。此外,必须有效地清理诸如非法回收和非法种植作物、非法占用河岸和沼泽地的房屋以及丢弃的生活固体废物等结构。水文系统沟通的目标主要是:扩大河道的水容量,提高水体在水道中不同的流动性;提高预防洪水和排水的能力,最大限度利用存储和监管职能,比如改善河道中的水资源,以改善水环境。在进行河流系统通信时,必须明确通信的目的和通信点,包括恢复河流路线和扩展重要节点。在水系沟通中,需对引排水渠道进行整治,同时整治配套建筑物,其中控制性建筑物须进行拆除或者改建。例如,水系沟通中,阻水堰坝需拆除,阻水桥梁需改造。

结束语:

在我国各地环境保护工作中,水环境保护的系统性与技术性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各地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效果就必须积极做好水利技术措施的规划及管控,并要提升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技术操作的质控效力,提升清淤工程及生态护岸建设的科学性,为城市水生态的恢复与污染治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贺登杰.水环境治理的水利措施与实践[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9):43-44.

[2]赵俊.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魅力中国,2020(9):343-344.

[3]闫伟露.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4475.

[4]马焕春.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优化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20(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