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王礼云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611130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下面讲讲脑卒中该如何康复训练。


6191d5dad9eff_html_480bf83942d4cc36.jpg

一、脑卒中的病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非常常见而且也非常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如果高血压病人平时将血压控制平稳的话,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生,而成年人也应该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2)糖尿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会诱发甚至会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会让脑血栓栓塞的危险增加,所以应该定期检查血糖,尤其是血糖偏高的病人,更要积极控制血糖。

3)心脏病:不少心脏病,比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都可能容易导致脑卒中,平时应该加强对心脏方面疾病的防护,可以通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4)脑血管病家族史:如果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这种情况下发生脑卒中的比例比平常人要高一些,特别是同时还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5)不良的习惯:有吸烟、饮酒这些不良习惯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也会提升不少,另外在日常饮食方面,如果喜欢吃油腻,脂肪含量高,糖分含量高的食物也容易诱发脑卒中。脑卒中的诱发因素非常的多,其实除了以上为大家介绍的这几个方面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病人曾经出现过短暂性脑缺血或者存在血液流变等,也都很容易出现脑卒中,这些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

二、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

2)康复评定贯穿与脑卒中的治疗的全过程。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有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4)康复治疗主语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其家属的配合,并在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

6)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三、脑卒中如何康复治疗

1)一级康复: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再发脑卒中和并发症,鼓励患者重新开始自理活动,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精神支持。此阶段多为卧床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翻身),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

同时,偏瘫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2)二级康复: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二级康复一般在康复中心和综合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12周。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以外,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进行相关的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注意减轻偏瘫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

同时,随着功能的恢复,还应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进行上、下肢实用功能的强化训练,可加用康复工程方法,通过矫形器等辅助具来抑制异常的肌张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训练的重点还是应放在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上。

3)三级康复:脑卒中的社区(后遗症期)康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康复后,如果可以进行社区生活,就可以考虑让患者出院。当患者功能恢复达到平台期,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宣教,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的锻炼以维持功能。床上体位摆放很重要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姿势表现为患侧上肢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床上体位的正确摆放,可以减轻或预防上述痉挛姿势的发生。

首先,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

其次,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枕头;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3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稍屈曲。仰卧位还可将上肢抬高,但任何时间均应避免半卧位,这会加重上肢屈曲和下肢伸展。

四、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注意
1)高蛋白: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的根本要素,可保证机体的能量供给。蛋白质内的多种氨基酸是人体及脑代谢的必须物质。脑卒中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每千克体重1克左右。
 2)高维生素:维生素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可预防和治疗疾病。因为脑卒中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所以维生素C占有更重要的地位饮食中要保证足量。
 3)高纤维素:纤维素本身没有营养,但可以促进肠管蠕动,保持排便规律,增强粪便体积,防止便秘,保证机体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4)低糖:糖是提供能量的,脑卒中患者的活动量减少,热量消耗也随之减少,不需要过多的糖来补充能量。糖摄入过量,可能导致心血管发病,因此,脑卒中患者饮食中要少糖。
 5)低脂肪:脑卒中患者大多伴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高脂肪饮食对心血管是有危害的,还会使体重增加,因此应选择低脂食物。
6)低盐: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及高血压患者都不宜吃高盐食物,而应选择清淡的饮食。钙的摄入量最好每天600毫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