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

姜召玲

费县土地整理中心 山东省 临沂市 273400

摘要:通过对当前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整理,更好的应用土地资源,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保护土地方式,通过对土地进行科学整理,一方面能够有效扩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对提升耕地质量具有积极性意义。就土地整理工程性质来讲,具有面积广、环境复杂等特征,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测绘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土地整体工程测绘提出的需求,就此本文详细探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土地整理

前言:从整体上来看土地整理工程特征,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涉及面也非常广泛,还包括土地资源开发、房屋征收等多方面内容,而上述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测绘工作进行,通过对其进行测绘获取到相应数据信息,为之后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测绘工作能够对土地整理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合理选用测绘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现实研究意义。

  1.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

所谓数字化测绘技术,是通过运用当前高科技手段进行地图绘制工作,相比较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测绘技术,具有很多应用优势:

其一,具有非常强自动化处理能力,通过运用计算机对测绘信息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地形图绘制,最终绘制出来的地形图更具真实性和准确性,所产生的测量误差也小于传统测绘技术[1]

其二,测量精度比较高,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300m范围内实体物体进行测绘时,其产生误差能够控制在2mm,若进行远距离实体测绘作业,其最大误差能够控制在18mm内。最终测绘出来的数据信息,都是以电子储存的方式储存在计算机中,在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地形图绘制时,能够将原始记录保存下来,不会对测绘精度产生影响,很好的改善以往传统测绘技术中存在的测绘方向、视距受限等问题,测绘精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其三,信息化特征,现阶段土地整理工程中的测绘技术,不在于以肉眼形势的进行查看 ,而是以更为数字化、信息化的模式确定土地测绘中的具体信息。在实际测绘作业中,要求测绘工作人员对测绘信息进行相应记录,并对其进行编码,然后借助计算机自动生成地形图后对编码信息是否有误进行核对。若未来进行土地整理工程测绘还需要相关测绘资料时,可通过计算机进行关键词搜索即可获取到相应成图资源,以更简单的形式进行信息检索。

其四,在图形计算和编辑上更便利,采对于计算机储存测绘数据信息的方式主要为分层寸放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负载量在其中的约束性,更好的对测绘地形图进行深度加工和使用[2]。在进行比例尺相对比较大的地形图绘制时,基于现有的测绘数据信息,若土地权属出现变化,通过计算机传输相应变化信息,系统就会对已有的测绘地形图进行相应的修改,有效节约时间,最终获取的地形图也更为全面。

  1.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XX工程为例

随着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更多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各大领域中,土地整理工程也不例外,通过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获取更加精准地理信息,更好的满足当前对土地测量工程提出的各项要求。但在实际测绘中,因各区域土地地质特征存在差别,因此所使用的的测绘技术也因此存在一定差别[3]。对于地段相对开阔区域,可采用RTK采集地形数据信息;对于房屋、树木相对密集区域,可采用RTK全站仪测定碎部点,以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整理工程中:

  1. 地段信息概况

当前土地征程所处区域测量总面积为40平方公里,其中贯穿一条国家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相对比较便利,整体地势特征相对比较平坦,大部分土地使用性质为水旱两用地,桑园占据其中少数区域,除以上之外,该区域中的树木分布相对茂密,开展土地测绘工作一定的困难度。

  1. 测绘作业流程

在对该工程进行测绘作业前,首先应结合区域地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测绘工作计划,以此保证测量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进一步提升测绘作业效率。对于该工程的测绘作业流程具体如下:

(1)在测量区域中选取测绘GPS点,基于科学合理、密度均匀、使用方便的原则进行选择。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分析,共计设置GPS点数量为4个,对于GPS点的分布,测绘区域中心需要布置一个点,其余三个点分别布置在测绘区域边界处。通就当前针对测绘作业提出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来看,要求所设置的GPS所处区域周边不允许出现具有非常强烈的反射无线电金属,或者是范围比较大的水面,另外还要与电视台、高压变电所以及信号发射塔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远。基于以上,该工程所设置GPS点所处位置相对安全可靠,一方面能够直接应用于测绘作业中,另一方面能够长期用于测绘工作使用。

(2)开展外业测绘作业,基于当前工程概况进行分析,采用相对静态的测绘模式,使用3台双频接收机同时开展观测作业。因该工程中土石庙与GPS1之间的位置相对比较远,所以在进行该区段观测作业时采用120'进行观测,其他观测点距离比较近,因此在进行观测时采用45'进行观测。通过分析观测结果,其中所测得的有效卫星数量在4颗以上,采样间隔时间为平均每10"一次,测绘仰止角设为15°。在正式开展观测作业前以及完成观测作业后,都会在三个不同的方向测量天线高度,根据三个数据信息,选取其中间数据为天线高度值。在上述整个测绘作业全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开展测绘作业前所制定的方案流程进行,同时还要保证各检测点之间联络的有效性,确保最终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3)解算GPS基线向量,对于该部分测绘工作,需要借助相关双频接收机生产商提供的软件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首先相关测绘工作人员将当日所采集的测绘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核对无误后再将其输入计算机中,与此同时还要对当日测绘工作前后天线高度是否一致,如果存在不一致情况,则选取天线测绘平均值为其高度,并将该数据传入计算机中保存,与此同时还要对同步和一步的闭合差、复核基线进行相应检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情况来选择采取重新测绘或者是补充测绘的方式进行检查。

(4)完整测绘工程地形图,

在本次土地整理工程测绘作业而言,因RTK本身具有动态化的定位能力,而这一优势也为全站仪在实际测绘作业中提供全时段的测量图根点。对于碎步测量,主要在于全站仪与GPS-RTK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以此对工程地形要素进行自动化的采集,然后在借助软件呈现出测绘图像[4]。若测绘地形所处区域相对开阔,可通过RTK直接采集测绘信息,将该区域中的地形草图绘制出来;若测绘地形所处区域房屋分布杂乱,或者是树木生长相对茂密的区域,首先应该借助RTK获取图根点位信息,然后在使用全站仪获取测绘信息,最后根据测绘信息进行草图绘制,同时还要将测绘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传输到相关计算机中,通过绘图软件绘制成数字地图。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各种新型测绘技术不断应用于土地整理工程中,一方面有效降低了以往在进行土地整理工程测绘工作的困难度,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测绘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计算机自动绘制地形图,对地形图进行修改,有效减少因人为绘制和修改产生的错误几率,对土地整理工程有序开展具有很好的帮助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思航.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J]. 工程与建设,2021,35(2):329-330. 

[2]张玉龙. "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分析[J]. 数字化用户,2021,27(12):135-136.

[3]谭传高. 新时期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金属通报,2020(2):280-281. 
[4]步海波. 试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实践[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