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

林勇韬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将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环境成份清除、降解做无害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要着重考虑选用成熟可靠,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农村污水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水质进行中和农用产品,从而达到回用及环保降解排放。


关键字:农村污水;生活污水;污水治理


引言:

农村污水治理是实现“一三五”治水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追赶超越”“补短板”的主要内容,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建设,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农村生活污水建设的质量。通过对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环节存在问题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来不断完善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道路上,必须迎难而上,建设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为了青山绿水、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等美好愿望,必须不断努力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雨污混流、私接乱排、垃圾分类等影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大力推广新型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治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改变,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污水收集治理理念,最大程度上改善农村生活污水,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排放标准向更高一级标准迈进。

一、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农村的生活污水量比较小,日变化系数大。除了一些外来人口较多的城中村或城郊村,普通的中国自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大部分比例,村中用水高峰集中在过年过节那一小段时间,往往造成了污水收集管道内平时污水流量不大,流速小,高峰时污水流量大的特点,这使得村庄设计污水量的计算较为困难。

2、村庄一天之中的污水量时变化系数大,由于村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

3、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主要为户内冲厕污水、洗浴及盥洗废水、厨房废水,具有污水浓度低,污染物成份简单,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的特点。

4、农村中往往由于房屋分布较散,对污水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造成困难,一般需要根据地形特点,房屋分布情况,采取分区收集处理的方式。

5、受村庄村落风水布局的影响,农村房屋群正中心前往往设有鱼塘,鱼塘现状一般作为污水的受纳水体,在污水治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鱼塘作为处理出水的排放水体。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

1)稳定塘

稳定塘也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工艺,稳定塘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稳定塘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对气候要求高,易产生臭味及滋生蚊虫。因此,稳定塘比较适合有较多闲置用地的农村,且距离村庄有一定的距离。

2)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将植物、基质、微生物各自净化相结合,以合适的构型和配比结合在一起形成人工生态系统,是一套复杂的、完善的生物净化处理系统。一般说来处理以SS, BOD, COD为特征污染物的农村污水时,可根据停留时间、占地而积和出水水质要求选用细沙、粗砂、砾石、灰济等作为基质。在基质上种植湿地植物如美人蕉、芦苇、菖蒲等耐污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湿地植物和所有进行光合自养的有机体一样,具有分解和转化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的能力。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氮和磷等。水中的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最后通过被收割而离开水体。并经过多层基质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工程基建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运行技术要求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稳定。在农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和四周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3)土壤渗滤生态处理系统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的吸附、过滤和微生物降解等功能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将污水有控制的分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的、化学的功能,使污水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得以再利用,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获得增产。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具有无损地面景观、不受外界气温影响、易于建设、便于维护、不堵塞、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对进水符合的变化适应性强、耐冲击、出水可回用等优点。其不足之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且在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时,硝化反应易收到土壤内部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但是土壤渗滤系统依然是一项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因为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目前农村地区因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造成的污水处理能力低的问题。

4)一体化净化槽

净化槽是一种源于日本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装备,起初只是类似于化粪池的简易装备,专门用于处理厕所的污水,称为单独净化槽。这种简易装置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差,无法达到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现我国不少公司在净化槽的基础上研究出一体化净化槽,一体化净化槽由厌氧段、好氧段、沉淀段组成,进入本一体化净化槽的污水先进入厌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设置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可持续使用或者视运行情况更换;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提升进入好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的主要处理设备为曝气设备,利用生物膜吸附作用以及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污染物,最后污水直接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即可达标排放。本装置具有抗水量冲击性、节能、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该工艺适合于安装在各种地形,而且经过处理的水可以就地直接排放水体。与集中处理方式相比,净化槽有安装投资小、占地小、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具有比较强的抗震和抗灾性能。

总结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很难保证持续、长久运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很多,每个工艺都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工艺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①经济因素,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当地农民的经济状况及承受能力,选择具体工艺时要降低投资成本,少占用土地,使运行维护费用在农民的可承受范围内,以保证资金及时投入,设备正常运行。②工艺简单,运行简便,便于农民的日常维护。③处理效果,应在低耗的同时要保证高效的处理效果。 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既要经济高效、就地处理,又要严格达标,那么处理污水用的生物反应器需要比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更高的核心技术。无论采用哪种技术,要想以较小的投入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长期稳定,需结合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特征,因地制宜,从污染物去除效果、运行成本、投资成本等方面综合评估选用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周炜峙,王彩虹,林伟国.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浅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8):33-35.

[2]李兵第.村庄污水处理案例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