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O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用于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金安 O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用于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

池兴敏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040


摘要:目的:探析金安O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用于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20例为检查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样本,分别应用金安O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进行细菌学检验。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金安O荧光染色法阳性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金安O荧光染色法在诊断结核病相比于抗酸染色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联合应用将提高准确率。

关键词:金安O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结核病细菌学检验

结核病属于较为严重慢性传染病,属于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等感染人体造成发病。在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表现出乏力、体重减轻、出冷汗等全身症状,对患者健康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1]。以往临床诊断结核病通常使用抗酸染色法,但是检出率较低,难以满足需求。近年来发展出使用金安O荧光染色法,可产生较高检出率。本研究对两种细菌学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20例为检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范围22~58岁,年龄均值(46.35±4.26)岁。患者在清晨漱口,采集从深部咳出2~3ml痰液作为样本,放置在无菌器皿中,送检。将痰液标本涂抹在玻片上,使用火焰加热干涸固定,等待晾干,准备检验。

1.2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

金安O染色液:青岛海博生物;抗酸染色液:按照相关标准本院实验室进行配制。荧光显微镜:奥林巴斯,BX53;光学显微镜:奥斯威,M303-HK830。

1.2.2金安O荧光染色法

选取患者痰涂片,进行金安O荧光染色。在玻片上滴加金安O染色液,染色15min,随后用流水冲洗。使用0.5%盐酸酒精褪色1~2min,直至玻片接近无色,流水轻柔冲洗。使用0.5%高锰酸钾复染液复染3min,流水缓慢冲洗,等待晾干。取晾干的涂片,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2.3抗酸染色法

选取患者痰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在拨片上滴加碳酸复红染色液,将样本覆盖完全,使用明火加热染色5min,使用流水冲洗。使用褪色剂将样本褪色到可见红色,后使用流水冲洗。使用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s,使用流水冲洗,等待晾干。将晾干的样本放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2.4显微镜观察

金安O荧光染色样本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蓝紫光滤片,物镜40倍,目镜10倍,背景黑色,抗酸杆菌淡黄色。

抗酸染色样本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目镜40倍,油镜100倍,背景淡蓝色,抗酸菌为红色,其他细胞、细菌为蓝色。

1.3观察指标

1.3.1金安O荧光染色法

镜下背景黑色,抗酸菌黄绿色,菌体杆状,略微弯曲。观察样本300个视野后,无抗酸杆菌,计抗酸菌(-);50个视野发现10~49个抗酸菌,计抗酸菌(+);单个视野发现1~9个,计抗酸菌(++);单个视野发现10~99个抗酸菌,计抗酸菌(+++);单个视野发现≥100个抗酸菌,计抗酸菌(++++)[2]

1.3.2抗酸染色法

镜下背景淡蓝色,抗酸菌红色。观察300个视野,无抗酸菌,计抗酸菌(-);100个视野发现抗酸菌3~9个,计抗酸菌(+);10个视野发现抗酸菌1~9个,计抗酸菌(++);1个视野发现1~9个,计抗酸菌(+++);1个视野发现抗酸菌≥10个,计抗酸菌(++++)[3]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选SPSS23.0.计数资料按照[n(%)]表示,x2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方法阳性率

金安O荧光染色法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不同方法阳性率[n(%)]

方法

n

+

++

+++

++++

总阳性

金安O染色

120

17(14.17)

12(10.00)

10(8.33)

17(14.17)

56(46.67)

抗酸染色

120

7(5.83)

11(9.17)

9(7.5)

14(11.67)

41(34.17)

x2

-

4.630

0.048

0.057

0.333

3.893

P

-

0.031

0.826

0.811

0.564

0.048

3讨论

在诊断结核病时,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抗酸染色法以及细菌培养法。其中抗酸染色法是具有70年历史的细菌检验方法,但是其诊断的灵敏度较低,漏诊的概率较高[4]。而细菌培养法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临床医生不能及时获取到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难以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也不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应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手段不能对患者的疾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5]。因此需要加强对结核病诊断的研发和验证,对病原体加快获取,使用有效快速的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是目前诊断、控制结核病的基础。

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应用金安O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进行细菌学检验,其中前者的总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并在抗酸菌(+)检出率方面与后者差距显著(P<0.05)。说明金安O荧光染色法在诊断病变活动性较轻、排菌量较少的结核病诊断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金安O荧光染色法在诊断结核病时,操作便捷,灵敏度高,适用于早期诊疗结核病。

参考文献:

[1]孙林雍,严嘉琦,陈昶,陈昱,邹艳,陈杰,唐源.荧光定量PCR与抗酸特殊染色对疑似骨关节结核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对比[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9):1105-1107.

[2]倪德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临床应用价值探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008(003):71-72.

[3]杨元利,张永峰,窦权利.老年肺结核病130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2):1691-1693.

[4]刘力娟,王厚芳,孙芾.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40(10):981-984.

[5]张桂仙,高丽,李正伦,等.Gene-XpertMTB/RIF技术在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13):1694-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