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衰验案一例

/ 1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衰验案一例

马哲 张静 司齐 张梦叶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0

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在长期的病程中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均有一定影响[1]。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即脾阳根于肾阳;肾中精气亦赖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完成其生理功能。脾与肾在生理上互资互助,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李东垣认为脾胃功能是否强健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人以脾胃之气为本,在慢性肾病中,脾胃功能会影响肾病的发展。

1 脾胃与肾的关系

《素问.灵兰秘典论》[2]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精并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二者互为表里,脾胃的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和主水。肾藏五脏六腑之精气,内寓阴阳,肾之阴阳为人体之根本。肾作为先天之本,对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2 从脾胃论治肾病

李东垣发挥《内经》关于脾胃功能学说,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 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等论点,强调脾胃之气的重要性。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湿浊内阻,气机不畅,临床表现为脘腹痞胀,纳差吐泻,可用调中和脾胃法。脾胃气虚升降功能失调,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胃肠,"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调和中焦,祛除病因使升清降浊功能回归正常。同时可减轻蛋白尿,降低尿素氮和血肌酐[4]

脾气虚损者可采用健脾益气法,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腹胀便稀、 四肢倦怠、 少气懒言。若脾气虚弱,则无力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脾喜燥恶湿,脾虚不运,水湿停滞。脾气虚损是产生多种病证的基本病机。四君子汤是健脾益气代表方,气虚明显,常易外感而加重肾病者,用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或桂枝汤;气血两虚水肿者,用本方合四物汤加参芪等脾肾两虚,蛋白尿迁延不愈者,本方合五子衍宗丸。慢性肾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因此常用健脾益气法与其他治法合用,扶正以祛邪。

脾虚不能制水,水湿泛滥,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尿少水肿。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停滞,阻遏三焦,泛溢肌肤,《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实脾祛湿是治疗本证的基本治法。燥湿运脾:对寒湿困脾,气化失常,水泛为肿,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常用胃苓汤加味,运脾行水化湿:如脾气虚明显,则加党参、白术、山药等。对水湿壅盛,日久化热气机失常,三焦不利之全身浮肿,院腹痞闷,烦热口渴尿少短赤舌苔黄腻,祛湿还兼清热,可用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脾肾阳虚,水湿为患,而见肢体浮肿,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温脾以利水,可用实脾饮合真武汤。

胃肠功能以降为顺,以通为和。慢性肾病中,可运用降浊攻下法。攻下法针对浊毒内结,因势利导,荡涤胃肠,对正虚邪实者,正确处理攻与补,配合扶正之剂,釜底抽新,可降低尿素氮、肌酐[5]。解毒逐瘀攻下可用大黄牡丹汤,加丹参、蛇舌草。

3.验案举隅

患者刘某,男,70岁。间断口干、口渴15年,双下肢水肿2年,现症见:四肢指凹性水肿,全身乏力,空腹血糖4.7,餐后血糖13.3,血压160/100mmHg,大便2次/日,纳食尚可,眠安。中医诊断为:水肿,消渴病。处方:焦麦芽30g、炒谷芽30g、防己20g、防风10g、焦槟榔10g、生姜6g、姜厚朴12g、草豆蔻10g、陈皮10g、旋复花15g、西洋参10g、大腹皮10g、茯苓20g、黄芪50g、猪苓20g、水蛭5g、酒大黄5g、肉桂3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二诊:水肿较前明显减轻,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大便日行2-3次,质稀,自觉周身不适缓解。患者形体肥胖,面色晄白虚浮,水肿。方中厚朴、豆蔻、生姜温脾行水,顾护胃气。茯苓、猪苓、大腹皮淡渗利湿。重用黄芪,补肺、脾、肾三脏之气,西洋参益气阴,补气利水消肿。防己防风,既除水湿,又升脾阳。炒二芽、陈皮消食和胃护脾,又调畅气机,槟榔、旋复花降气利水,疏通水液运行通道。水蛭、酒大黄祛瘀利水,祛邪而不伤脾胃。少佐肉桂,助肾阳化气利水。

肾衰病人需长期服药,使用利水祛瘀之法可耗伤人体正气,故要使祛邪而不伤正,全程顾护脾胃,重视脾胃尤为重要。对于慢性肾病伴随消化道症状,分析病因病机,首先要着眼于脾胃基本功能变化,从脾胃论治,调理脾胃,改善症状,同时也可减少蛋白尿和血尿,降低尿素氮和血肌酐[6],改善肾功能。从脾胃论治,有助于慢性肾病缓解,使之渐趋向好。

参考文献:

  1. 张佩青.张琪教授调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1):22-25

  2. 王洪图.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8.522.

  3. 龙奉玺.试论明代医家注重脾肾相关理论[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6):3-5

  4. 骆常义,姚治.龚去非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病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1):20-22

  5. 付春梅,皮持衡,傅健萍,等.论湿浊与慢性肾脏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0):665.

  6. 高燕翔.张琪教授调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786-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