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3

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倪奇川

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仪征 211400

【摘要】目的:探究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76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选进,采用随机数表发分为2组(对照、试验),均有38例。时间最初为2020.1月,最终截止日为2020.12月。给予前一组实施常规干预,后一组在前组基础上实施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对比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后,膳食摄入过量(DBI-HBS)、膳食摄入不足(DBI-LBS)、膳食质量距(DBI-DQD)的膳食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存质量(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对该患者实施此种干预方式有着良好价值。

【关键词】膳食平衡指数;营养干预;老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主要指患者缺乏能量、蛋白质或其他营养元素,而且营养过剩也是属于营养不良的一种类型[1]。老年营养不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其中原发性主要因进食不足,而继发性营养不良多因器质性疾病导致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老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因素包括胃肠功能及认知功能减退、多种慢性疾病共存、孤独、抑郁、食欲降低、消化腺分泌减少、牙齿功能减退、多种药物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以及医源性因素等[2]。其中器官功能减退和代谢能力下降是主要因素,伴随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也将加重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所以针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改善其营养状况。基于此,本文就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76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纳入时间2020.1月~2020.12月。患者个人资料、家庭信息均记录电子表格。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不同的2组(对照、试验)后进行资料分析。对照组:由22例男性与16例女性组成,年龄最低与最高分别为61、89岁,平均在(75.00±12.50)岁;试验组:由21例男性与17例女性组成;年龄最低与最高分别为62、89岁,平均在(75.50±12.58)岁,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善;②均知情了解内容,并签署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②拒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即:对患者进行常规饮食干预。

试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即:(1)建立干预小组:小组由医护人员、营养师组成,对患者进行营养指标检测以及食物不耐受检测。(2)制定饮食方案:根据《DBI-16》与患者临床症状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根据患者体重计算,每天热量需要控制在30-35kcal/kg,以优质蛋白为主,每天摄入量控制在1.2-1.3g/k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进食水果与蔬菜,补充维生素;对于无法主动饮食的患者需要采用肠内营养干预,根据其疾病禁忌证以及胃肠道功能选择容易吸收的蛋白型制剂等,也可采用口服或者管饲的方式进行营养补充,不过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管道通畅性,预防堵管、误吸和感染等情况的发生。(3)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营养不良的危害和营养干预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在干预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工作,保障营养干预工作的顺利性;护理期间需要了解患者内心状况,对于存在消极情绪的患者需及时疏导,引导患者表达其情绪,从而缓解患者负面心理状态。(4)辅助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解营养护理基础的知识,包括食物种类、用量以及搭配技巧和需要避免的食物类型等,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合理饮食;可设置护理项目打卡表,并发放营养健康手册,更好地提醒患者以及家属按照方案进行饮食。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膳食质量,包括膳食摄入过量(DBI-HBS)、膳食摄入不足(DBI-LBS)、膳食质量距(DBI-DQD),其中DBI-HBS0-7分表明适宜,8-14分表示低度摄入过量,15-22分表示中度摄入过量,23分表示高度摄入过[3]量;DBI-LBS评分中0分表明无摄入不足,1-14分表明适宜,15-29分表明为低度摄入不足,30-43分表明中度摄入不足,大于或等于44分表明高度摄入不足[4];DBI-DQD分数范围在0-51分,得分越高表明膳食失衡越严重[5]

(2)观察两组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WHOQOL)评分进行评价,包括饮食、行动等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t、X2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膳食质量

干预前,两组对比并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

表1 膳食质量对比(618b698ec2665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分)

组别

DBI-HBS

DBI-LBS

DBI-DQD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n=38)

5.53±1.12

4.23±0.17

46.58±7.03

35.09±6.34

50.13±9.25

37.14±6.53

对照组(n=38)

5.61±1.15

5.19±1.41

46.62±7.11

42.77±9.31

50.26±9.33

45.29±8.86

t

0.307

4.167

0.025

4.203

0.061

4.565

P

0.380

0.000

0.490

0.000

0.476

0.000

2.2 WHOQOL评分

干预前,两组对比并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

表2 WHOQOL评分对比(618b698ec2665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38)

48.26±3.52

91.37±8.61

对照组(n=38)

48.37±3.69

79.32±6.07

X2

0.133

7.051

P值

0.447

0.000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使得胃肠疾病、糖尿病以及肾脏等许多疾病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进一步影响患者免疫功能、肌肉功能和认知功能,若不及时干预的情况下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使疾病进展更加严重,最终威胁患者健康安全[7]。所以针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应当加强护理干预,改善其营养状况。

膳食平衡指数是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联合中国特征制订的评分系,用来评价成年人的膳食结构与质量的方法。膳食平衡指数和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较,能够更好地描述人群膳食的总体概况,可以准时发现面临的膳食营养难题,量化膳食难题的程度,从而展开个体的膳食指导[8]。通过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能够根据根据《DBI-16》与患者临床症状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严格控制各个元素每日的进食量,从而防止患者出现过度摄食和摄食不足的情况。基于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不仅能够在饮食方面补充不同患者所需要的膳食类型,也能够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干预的必要性,从而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依从性。最后通过辅助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患者家属掌握营养护理基础知识,从而在日常饮食中督促患者科学饮食。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干预后试验组DBI-HBS、DBI-LBS、DBI-DQ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以上结果可以表明,对该患者实施此种干预方式有着良好价值。

综上所述,膳食平衡指数的营养干预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有着显著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适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娜.老年营养不良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有效性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7):28-30.

[2]高瑞丽,高丽丽,胡静,等.口服营养补充在老年营养不良人群营养支持中作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6):533-534.

[3]于雪露,徐佳丽.营养干预对老年营养不良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研究[J].医药前沿,2018,8(30):47-48.

[4]范洪伟.管饲营养支持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营养状态、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3):2253-2254.

[5]谈英,章萍,夏田,等.简易营养评估精法在老年病人营养筛查中的应用及营养干预[J].护理研究,2019,33(6):1057-1059.

[6]寇京莉,王颖,岳敏.营养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8):35-36.

[7]张小青.膳食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12-13.

[8]秦新飞,夏冬梅,周映婷. 个体化营养指导改善老年衰弱病人机体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效果分析[J]. 循证护理,2021,7(4):54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