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与硫普罗宁注射液的比较分析

/ 2

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与硫普罗宁注射液的比较分析


1 王伟

2高鑫

1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河南 焦作 454000

2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南 焦作 4540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与硫普罗宁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慢性肝炎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注射用硫普罗宁钠治疗,B组应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对比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与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相当,前者略优于后者。

【关键词】注射用硫普罗宁钠;硫普罗宁注射液;疗效;安全性;比较


肝炎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其患病率出现了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1]。根据发病特点,临床上将肝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慢性肝炎目前以保肝、抗炎治疗为主[2]。注射用硫普罗宁钠、硫普罗宁注射液对该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尚有待探讨。为此,现就本院80例急慢性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慢性肝炎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4岁,平均(40.7±7.1)岁;病程1~13年,平均(6.5±3.4)年;急性肝炎16例,慢性肝炎24例。B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74岁,平均(40.3±7.2)岁;病程1~13年,平均(6.7±3.2)年;急性肝炎17例,慢性肝炎2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上海凯宝新谊(新乡)有限公司)治疗,加入5%~l0%的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至250~500ml,静滴,0.2g/次,1次/d,治疗1个月。

B组:应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江苏神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加入5%~l0%的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滴,0.2g/次,1次/d,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结果分为①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复常;②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③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3]。(2)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计算总发生率。

1.4 数据统计

运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A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疗效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A组

40

23

15

2

38(95.0)

B组

40

21

16

3

37(92.5)

P值

-

-

-

-

>0.05

2.2 安全性对比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安全性对比[n(%)]

分组

例数

皮疹

皮肤瘙痒

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总发生率

A组

40

0

1

1

0

2(5.0)

B组

40

0

1

1

1

3(7.5)

P值

-

-

-

-

-

<0.05

3 讨论

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与硫普罗宁注射液都以硫普罗宁钠盐为表现形式,都是将硫普罗宁或以5%碳酸氢钠专用溶媒中和溶解后进行静注,或将硫普罗宁以氢氧化钠中和至一定的酸碱度后配制成注射液后使用[4]。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生产工艺方面进行比较,硫普罗宁钠是硫普罗宁经特殊工艺、有机钠反应制成注射级硫普罗宁钠原料药,再由硫普罗宁钠及安全辅料注射级甘露醇冻干所制。性质方面,目前市面上的硫普罗宁注射液是一种含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因巯基的稳定性不高,易分解成具有致敏性的硫代化合物,因此导致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注射用硫普罗宁钠是一种钠盐,其化学性质更稳定,生产工艺也较先进,质量更高,因此不良反应相对较少[5]。安全性方面,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以安全性辅料注射级甘露醇为冻干粉针骨架剂,先进的生产工艺制成了纯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无菌冻干制剂,临床使用时无需使用专用溶媒进行溶解,能避免二次污染,因此安全性较高。动物试验表明,在相同用药剂量的情况下,注射用硫普罗宁钠的安全性优于硫普罗宁注射液。临床疗效方面,一项研究对急慢性肝病患者使用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与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其疗效对比结果显示,使用注射用硫普罗宁钠治疗的肝功综合疗效更佳。

本文以急慢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注射用硫普罗宁钠(A组)与硫普罗宁注射液(B组)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A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B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B组,提示注射用硫普罗宁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略优于硫普罗宁注射液。注射用硫普罗宁钠的质量可控,稳定性更高,临床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注射用硫普罗宁钠与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相当,前者略优于后者,市场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谢莹,徐文胜,高月求,等.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急慢性肝炎疗效及用药安全性[J].中国新药杂志, 2019, 28(22):2729-2734.

[2]张雪珍,谢能文,邹波,等.抗炎保肝药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20, 27(2):64-65..

[3]庄建奖,高海强,张友.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20, 31(9):1113-1116.

[4]周外民,赵富明.硫普罗宁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30(4):124-127.

[5]于巧丽.硫普罗宁联合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7):1059-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