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县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构建县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

石磊

山东省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 262400

一、研究背景

(一)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遵循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工作,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基本要求和遵循。2014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发布,既充分体现了落实总书记讲话的要旨,也与前述顶层设计具有良好的呼应关系,是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根据,为思政课建设明确了时代背景和根本任务,对当下的思政育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我县学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思想政治课理论教育多,社会实践教育少;思想政治课课堂仍存在简单的灌输,缺少新意;新课程改革下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力度不够,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标准不高,展示课与常态课存在脱节现象。

2.课程育人方面。过多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轻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政育人课程协同性不高,过多依赖于思想政治课,其他学科思政育人要素挖掘不够。

3.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县思想政治课教师存在较大缺口,师生比例不协调,教师老龄化现象明显,特别是农村学校此现象尤为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师中中共党员比重小,全县769名思想政治课教师中仅有166名中共党员,占比为17.6%;思想政治课教师科研能力偏弱,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教师个人的市级、省级课题数量太少,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少。

二、主要方法

(一)坚持党建统领,夯实思政育人根基

以党建为统领,加强党的组织领导。组织党员和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年度党建工作要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提升教师理论修养与政治认同。实施“双培养一输送”红烛先锋培育工程,坚持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

(二)实施“四大行动”,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1.实施思政课程体系拓展行动。昌乐县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思政课必修课;引导学校规范使用国家统编统审教材,高中使用统编教材《思想政治》,小学初中使用《道德与法治》;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实践劳动课程》《红色研学》等地方校本课程,推动开设思政课选修课程,构建完善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山东教育报》头版以《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刊登昌乐县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实施经验做法。1项思政课程和3项课程思政育人课程入选潍坊市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2.实施思政课教师培优育强行动。从源头严把思政课教师质量,选优配强620名思政教师。引导学校建立完善优秀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传帮带制度。每年寒暑假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优秀生培养会、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师德水平。1名教师获2021年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4名教师被评为市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及提名奖;2名思政课教师分别获2020年市思政课优质课一等奖和二等奖;6名思政课教师经遴选推荐为潍坊市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人选;在山东省“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中学生时政小论文征集评选中,我县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昌乐及第中学作为潍坊市两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地之一,在国家新教材培训说课中获教育专家好评。

3.实施教学提质创优行动。组织好各学段思政课质量监测;推动建立县域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和校内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员、送教下乡制度;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县思政课教学大赛或素养展示活动;实施“同城大课堂”活动。在历次市统一质量监测中,我县思政课育人质量各项指标均名列第一。2个市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立;送教下乡2次,开展优秀青年教师基本素养展示活动1次,实施“同城大课堂”活动1次。

4.实施教研科研助力行动。加强县域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指导,建设“县域思政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库”;积极参加各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定期举办教学改革交流论坛;鼓励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成立了县命题研究小组团队,定期举行命题研讨与实践;本学期上传优质教学设计120个、教学课件 120个、单元检测试题30个;昌乐二中的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整体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被确定为2020潍坊市思政课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潍坊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顺利结题。

(三)同心同向同行,创新推进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1.注重顶层设计,引领课程思政育人“一体化”航向。印发《昌乐县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指导意见》,为学校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一般指导,同时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打通“幼—小—初—高”一体化思政教育全链条。幼儿、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重在强化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形成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经验做法被市委教育工委发文推介。

2.开展集体研讨,助推课程思政育人“一体化”进程。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代表及其他学科教师代表进行集体研讨,通过专家培训、集体备课、交流研讨、案例说课等方式,提升学科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挖掘出学科思政元素,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每学期举行2-3次县级研讨,学校内部交流研讨1月1次。

3.走进社会大课堂,充实课程思政育人“一体化”内容。学校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实地研学,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能为课程思政育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昌乐县先后建成全县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和15处青少年德育实践活动中心。创办全国首家、全省唯一的“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建成全国最早、设施最全和最具现代元素的海军航空馆。本学期举行了庆“七一”歌咏比赛、建党百年演讲比赛等。

4.完善评价方案,抓实课程思政育人“一体化”实效。把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纳入教育评价。认真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发挥好高考指挥棒作用,各学科质量监测要关注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考查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养)评价要充分体现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公开课、示范课推选要重视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落实。

三、主要成效

党建统领,思政铸魂,教学相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一体推进,初步构建起我县思政铸魂育人的新格局,有利于学校思政工作的顺利推进,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养大幅提升,不仅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实现了育人育分高度统一,还带促形成了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形成了担当、协同、争先、奉献的教育精神,各学段齐头并进、立德树人硕果纷呈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