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中PICC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肿瘤护理中 PICC的应用研究

彭婵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邮编: 430030

【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护理中采取PICC技术,探究其护理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范围在2020年6月份--2021年6月份,选择126例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范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加以分组,其中比照组行基础护理,研究组行PICC护理干预价值,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照组患者并发症占比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优于比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行PICC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预后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肿瘤护理;PICC技术;护理效果

PICC技术的应用因为其安全较高、操作简单等优势广泛应用在肿瘤护理中,在置入期间强化护理干预工作之后,则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本文在2020年6月份--2021年6月份,选择126例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范例,需展开进一步探究[1]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范围在2020年6月份--2021年6月份,选择126例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范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加以分组,其中比照组63例,包含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在26--71岁之间,中位数(45.50±3.14)岁,疾病类型:30例肺癌患者,13例乳腺癌患者,7例胃癌患者,6例肠癌患者,4例淋巴癌患者,3例脑肿瘤患者。研究组63例,包含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25.5--71岁之间,中位数(44.85±3.10)岁,疾病类型:33例肺癌患者,12例乳腺癌患者,10例胃癌患者,5例肠癌患者,2例淋巴癌患者,1例脑肿瘤患者。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且数据对比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比照组实施常规浅静脉穿刺护理干预,即合理选择留置针、穿刺的位,同时当血管回血之后将套管固定局部皮下,并取出留置针针心,且固定肝素帽。

研究组患者则实施PICC技术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内容为:第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即相关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展开针对性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给予患者尊重,以和蔼可亲态度、肢体语言告知患者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如何治疗等,同时明确PICC的置管目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第二,则实施针对性输液护理干预,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氯化钠注射液(0.9%)对输液导管进行冲洗处理,同时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过慢对患者产生影响,当输液完成之后,则需对导管进行充分清理,避免细菌入侵,发生感染,影响患者身体恢复。第三,展开针对性导管护理干预,由于患者置管时间相对较长,若是正压封管不合理则会使得输入分子过大,进而导管被挤压,极易造成血管阻塞情况。因此需做好封管处理,在导管腔内必须充满封管液,并且每周实施一次微生物培养操作,对导管口周围实施充分消毒,从而保持患者穿刺点清洁状态良好,每隔14天更换一个正压接头,每周进行一次肝素帽的消毒,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意义

将本文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中,随后展开整理和对比,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则是以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的数据对比以χ2检验,当P<0.05的时候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组间并发症对比分析

比照组患者并发症占比高于研究组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表 1 组间并发症对比分析[n/%]

分组

例数

穿刺疼痛

静脉炎

堵管

感染

发生率

研究组

63

1

0

0

3

4(6.35)

比照组

63

3

2

1

5

12(18.75)

X2

-

-

-


-

9.9122

P

-

-

-


-

0.0000


2.2 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优于比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 2 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6189c70f585c6_html_878af28d44f10dbf.gif ±s/分]

分组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研究组

63

38.30±3.90

38.24±3.69

38.70±3.10

29.46±3.22

比照组

63

33.80±3.81

32.79±3.57

35.20±3.48

25.85±3.69

t


6.0558

6.9389

3.1827

5.4297

P


0.0027

0.0013

0.0039

0.0045


  1. 讨论

医学上肿瘤属于常见的疾病一种,尤其是恶性肿瘤,不但在近年呈现发病率上升趋势,而且治疗难度也在提升,单纯手术治疗已经难以对患者的疾病加以根除,因而临床上则常配合化疗方法展开肿瘤疾病治疗,从而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但是因为化疗药存在一定毒副性,患者会出现相应并发症,而实施PICC技术能降低患者的痛苦,其输液治疗也更加简便和安全,长时间下极易出现静脉感染不良反应,因此需采用有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以提升整体护理效果[2-3]

传统护理工作中,肿瘤患者多是在科室总体指导下落实护理工作,忽视了患者自身的需求,从而导致护理质量得不到提升,因此需寻找更加有效的质量方法,本文则选择PICC技术下综合护理干预,其在穿刺导管的尖端是稳定置位在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中,可以较快实现血液循环,并稀释药物浓度、刺激性,大大降低对血管刺激、破坏,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进行健康宣之后,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掌握好插管力度与速度,防止反复穿刺,以提升护理效果[4-5]

综上所述,行PICC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预后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白小丽,王革. 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肿瘤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2):2102-2104.

[2] 白延霞,霍丹,闫莉,等. 延续性护理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预防血栓的应用[J]. 贵州医药,2021,45(3):479-480.

[3] 刘佳,和茵,刘鑫.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173-176.

[4] 陈民,游美,安明超. 肿瘤患者行PICC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价值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21,42(2):138-139.

[5] 刘娟. 评价护理干预对于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7):83-85.

[6] 袁艳玲,封红伟,顾晓青,等. 精准护理在避免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2):413-416.

作者简介:彭婵媛 1990-11-21,女,汉,本科,湖北武汉。主管护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邮编:4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