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探究

刘赛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265100

摘要:核电厂是利用核能发电的组织。核电站运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核泄漏或设备故障,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对此,要做好核电站安全运行管理和全员管理,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探讨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对策,希望为核电厂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

引言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全球能源形势正逐渐变得愈加严峻。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人们正在转向开发和利用新的清洁能源。核电因其高效、低污染、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人们最重要的新能源。核能虽然有助于解决全球资源紧缺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能源,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核能,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1.核电厂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1)核电厂运行系统失效。在核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核电站运行系统的故障,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设备损坏,还可能会引发强烈的社会舆论。例如,在核电站运行系统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系统。如果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或其他严重事故,这些事故有可能会影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严重情况下导致反应堆冷却剂的不可控泄露,从而影响堆芯反应性的控制。另外,如果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出现问题,如传热管破裂,处理不当同样有可能使得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之中。此外,系统异物、放射性物质等问题也是核电站运行系统的故障。这些安全问题在核电站运行中是不可预测的。

(2)核电厂运行管理不到位。在中国核电行业,行政和监管机构的结构较为繁琐、复杂,导致核电站运行管理难度较大。在核能开发中,新反应堆研究、国际开发和后端管理面临着不同的业务问题。

(3)安全器具的养护不当。据统计,核电站的损坏大部分是技术人员不合理造成的,而且没有维修,尤其是核电站,往往是在工作完成后才投入运行,导致设备磨损和寿命减少。此外,部分技术人员直接暴露工具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造成设备磨损等问题,反映了员工安全使用和维修人员意识不足。

2.实现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核电因其成本低、污染小、生产效率高而受到世界能源工业的青睐。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核电工业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科技进步,目前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400多座核电站正在运行,总装机容量超过6亿千瓦,生产着世界约10%的电力。核能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的一种发展趋势,这将对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彻底实现核电站安全是核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生态文明的总体需求。

(2)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在利用核能时,我国核电站的发展速度举世闻名,绝对安全、经济、清洁。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发展核电和核电站,并开始制定代表创新世界的核电利用。然而,不良现象的出现也无法避免,核电站、核能安全问题、放射性危害的快速产生、人类生命的现象都处于危险之中。人的生命安全是人类利益的焦点。核电站事故发生后,1986年,因此,保障核电站安全是推动核能发展、增加核电需求、通过新技术体现人类需求的需要[2]

3.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分析

(1)全方位监测、控制核泄漏问题。对核电厂安全和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综合监测和控制,应采用先进技术,充分了解设备的各种运行状况,通过分析判断获取一切有效信息,检测核泄漏和基本的辐射安全风险。如今,一套利用核能发电的工具和系统有助于准确获取核电站运行信息,通过信息分析了解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物联网在感知、传输、识别、分析、测量和控制信息方面与互联网平台相关,从而实现智能信息识别管理的目标。从宏观层面看,物联网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大众感知、可靠性扩散、效用处理。物联网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即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应用层主要功能为智能应用、环境监控、工业监控功能;网络层的三个主要功能是信息识别、信息转换和网络功能;感知层是一种传感技术和短距离传输网络功能。在信息时代,世界上所有的世界都旨在交换信息以补充各种通信活动。从技术集成的角度来看,这种包罗万象的技术综合了信息感知、信息识别、信息传输、信息分析、信息测控等技术的优势。网络技术在核电厂安全运行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可在核电系统安全管理中率先实现核电系统设备运行,及时向安全管理系统下达指令,并通过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下达指令。一般系统。此外,许多核电厂为整个系统提供全面的安全管理功能。从基本的角度来看,用于进行核电站安全管理的主要系统是应急管理系统,它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3D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系统组成。其中,GIS是一种用于存储、分析、显示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可视化、数据信息存储、空间分析等,应用于核电站应急系统。可实现对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核泄漏。Sketch 3D建模工具是一种3D绘图软件,可以增强核电站应急系统建设的完美3D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来分析核电站的运行情况。此外,图表包含丰富的网络模型资源,员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输入和修改3D模型。目前,核电站应急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空间数据库、模型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库。这三个数据库功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全面监控核电站的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核泄漏问题。

(2)做好核电厂发电系统设备安全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做好核电站发电系统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对系统的设备进行检测,及时排除隐患。其次,将植入式安全自动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发电系统设备,同时也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促进核电站自动化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核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在软件系统设计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御设置,完善安全登录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实现数据保密,完善纵向防御模式。

实现网络自动化,需要充分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传输安全管理技术,根据能源资源的安全生产和传输顺序优化网络系统,利用远程控制技术确保自动变速器过程中动力的传递。需求的一致性将减少能源消耗。此外,对于变压器、电力电缆的优化和电子信息设备的配置,方便电力系统设备的自动化监管。为实现电力资源传输的自动化,应采用人工传输,设计科学的自动化电网传输模型,完善电网信息采集功能、传输功能和控制功能,并采用人际沟通管理措施,规范电力资源。实现电站和电站的安全和自动化,需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善自动化设备,完善供电和输电方式,对关键设备的变电站进行微调,优化改造,提高安全性。提高电力资源传输电缆的效率,确保能源安全和传输质量。同时,核电厂人员必须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通信技术,全面掌控核电输电工作,全面提高核电厂运行设备和设备的自动化效果。核电厂及其输电和电力转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安全监督。

(3)健全核电厂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为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需要不断完善核电厂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核电厂的发展趋势和最先进的安全管理标准包括国际安全管理标准、核电厂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完善、核电厂安全运行的标准化。建立核辐射安全管理标准目标,将人口辐射目标控制在合理可行的最小范围内。其次,要通过远程监控设备全面监控核电站运行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样,核电厂应充分利用“同行评估”、“经验反馈”等管理模块,发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向优秀电厂学习,提高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水平[3]

4.结语

对核电厂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督和管理,避免安全隐患,避免基本设备故障问题。核电厂必须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对核电工作进行全面监控,获取所有信息,发现核泄漏和辐射安全隐患;系统设备定期巡检,及时排除设备故障隐患,将安全自动化管理技术植入发电系统设备,方便设备安全管理;完善核电厂安全监测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攀.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探讨[J].科技世界,2018(04):212-213.

[2]侯正磊.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30):38-39+41.

[3]冯献灵,薛广宇.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