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防性养护与维修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桥梁预防性养护与维修探析

宇德祥

山东高速烟台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进行桥梁养护时,采用预防性养护管理可达到理想的养护效果。国家相继出台各种文件对预防性养护管理予以大力支持,不断提高路况检测标准,使养护管理迈向信息化与规范化方向。需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使养护管理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当桥梁正式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的性能会逐渐下降。对桥梁进行有效的预防性养护,不仅可以保证桥梁的质量,还能进一步延长其实用寿命,有效降低养护成本。

关键词:桥梁;预防性养护;维修

前言:在桥梁路面中,沥青路面最为常见。当沥青路面正式投入使用后,若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就会在桥梁建设完毕后出现问题,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需高度重视沥青路面的养护,及时对损坏位置进行处理。需融入预防性养护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养护方案,使桥梁路面的性能保持正常。

1桥梁预防性养护概述

首先,为保证桥梁正常运行,减少车辆荷载等外部因素对桥梁造成的破坏,维持桥梁的承载性能,就要应用预防性养护模式使桥梁系统的功能得到改进。第二,结合桥梁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养护措施,选择合适的时间对桥梁进行养护。进行桥梁养护时,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降低成本,保证养护质量。积极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对桥梁进行养护,就能及时发现桥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桥梁的性能,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2桥梁预防性养护管理中的难点

2.1投入力度有限

(1)进行预防性养护时并没有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企业不重视设备投入,没有及时购买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现有的养护设备性能较为落后。(2)我国预防性养护合同在市场中的参与度比较低,导致养护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影响养护工作质量。(3)在桥梁养护方面,政府的垄断措施会对预防性养护管理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限制。(4)现有的技术支持力度有限,养护经费不足,不能有效发挥出预防性养护管理的作用。

2.2管理机制不完善

虽然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但与之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有的考核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反映出预防性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不重视这一工作,现有的养护人员缺乏先进的经验,不能掌握先进的养护知识和技术,导致桥梁养护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2.3先处治病害后进行预防性养护

进行预防性养护时,需考虑到在桥梁尚未发生损坏或者产生较轻病害之前,及时发现影响桥梁病害和病害的原因,在第一时间处理,避免病害继续发展。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病害,直接进行预防性养护,就会对后期养护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2.4预防性养护方案的确定

为了有效发挥预防性养护的作用,需制定完善的养护方案,保障桥梁运营安全。方案内容是否完善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制定方案之前,需充分了解桥梁设施、材料和技术等内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为后续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3桥梁预防性养护管理的整改对策

3.1合理控制养护管理成本

进行预防性养护管理时,需结合市场的要求,合理规划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分配。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经济划分标准对养护管理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养护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需强化桥梁养护的监管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桥梁养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3.2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

需明确预防养护管理工作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保护养护企业的利益,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提高桥梁养护水平。除了要使用先进的设备之外,还要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桥梁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养护对策。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彼此共赢。

3.3对管理机制进行改进

企业要积极对预防性养护管理机制进行改进,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要明确养护管理机制建设的目的,维护养护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需不断发挥出养护管理机制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预防性养护管理。

3.4明确预防性养护管理的流程

在预防性养护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养护计划的制定,保证各项工程得到有效的安排。通过综合检测的方式掌握桥梁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专业的设备对桥梁工程中的桥梁、涵洞等内容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无伤检测和有伤检测,合理运用检测方式可不断提高检测的质量与效率。根据检测获得的数据,就能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计划。在预防性养护管理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养护设计,确保养护工作得到整体的部署。由于桥梁养护的工作范围比较大,任务比较艰巨,应用预防性养护管理时需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材料。要及时对养护施工图纸进行设计,结合施工图纸的内容,准确开展预防性养护。高度重视竣工验收工作,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符合要求。我国桥梁养护工程所采用的竣工标准主要是套用其他标准与程序,这样就会对验收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也不能保证预防性养护工作顺利开展。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的桥梁养护竣工验收标准,使竣工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4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5.1桥梁边坡养护

桥梁边坡进行预防性养护时,首先要保证雨水得到有效的处理。通常可通过种植灌木或撒播草种的方式对桥梁的边坡形成保护,避免雨水频繁冲刷边坡。一旦发现边坡存在缝隙,就要及时对其进行修补,避免缝隙继续扩大,减少由于雨水冲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合理运用挡土墙保护边坡的安全,避免边坡出现坍塌。要及时对边坡道防护网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防护网有所破损,就要及时更换。

5.2桥梁路面养护

桥梁路面进行养护时,首先要确保沥青路面得到预防性养护。在沥青路面中常常会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要及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裂缝进行修复,避免产生严重的积水现象。一旦积水渗透到保护层之中,就会对路面造成严重的腐蚀,还会破坏桥梁路基结构,影响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常,要尽早修复裂缝,避免裂缝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沥青路面还会出现松散等质量问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修补措施。通过灌缝的方式处理松散问题,对材料进行加热之后使之软化,及时浇灌沥青,保证沥青与缝隙实现全面接触,就可以实现充分填充,提高桥梁路面的质量。

5.3排水设施养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设施的质量,发挥出排水的功效,就要积极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1)保证桥梁两侧的积水得到有效的处理,最大程度减轻积水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路面进行及时填补,避免出现渗水。(2)仔细检查排水设施的内部情况,及时清理其内部杂质,提高排水效率。(3)在河床较高区域,要重视对水位的监测,保证排水正常。对排水设施进行养护时,要重视秋季的养护。在桥梁边坡种植大量的树木后,树木的叶子会在秋季落下,及时对落叶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对排水设施形成堵塞,降低排水效率。要重视排水渠道与路面的落叶清理,不影响排水效果。

5.4桥梁养护

进行桥梁养护时,要充分融入预防性养护理念,保证桥梁结构稳固,提高桥梁的承载力。需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桥面杂质,保持其泄水孔正常工作,排水设施功能完善,支座完整,桥梁栏杆质量完好。对伸缩缝及时进行修复,保证桥梁通道畅通无阻。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桥梁的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就要积极应用预防性养护管理措施。当桥梁质量问题出现之前,对各项养护工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养护,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宏.论采取桥梁预防性养护管理对交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179-180.

[2]杨秀华.桥梁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