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论治中风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从痰论治中风 病

周艳玲 1 , 常富业 2 * ,赵见文 3 ,屈颖鑫 1 ,高华倩 1 ,张颖 1

  1.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0

  2. 应急总医院 北京朝阳区100020

3、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北沧州 061001

摘要:中风病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浊上蒙为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关键,现代人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胃功能失调,则内生痰湿,痰湿在体内郁久成痰浊,痰与风、气、火、瘀等其他病理因素相互胶结,上泛清窍,发为中风。由此可见,从痰论治中风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痰不一定只拘泥于痰,也可通过不同角度消痰,比如清热化痰、活血祛痰、益气化痰等。

关键词:中风病,痰,治疗

一、中风病概述

中风,现代医学中的“脑梗死”、“脑卒中”,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病症,有的可伴口眼歪斜,构音障碍,言语不清。病轻者可以不昏迷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中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何早期干预与及时治疗,降低致残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二、病因病机

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唐宋以前,多认为是感受外风导致的,以内虚邪中立论。而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趁虚而入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按邪中的部位、病情轻重、有无昏仆等意识障碍把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本病病因较多,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火、虚、痰、瘀。虚可以是气虚或阴虚,而火则可有心火和肝火,风分为外风和内风,瘀则是血瘀。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候变化、血脉瘀滞均可以为中风病的发病原因。

三、痰与中风病的关系

古人有云:“怪病多由痰作祟”,“无痰不作眩”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中风病发病越来越常态化、年轻化。尤其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越来越多的中风病患者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象弦滑。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功能失调则生湿,湿性重浊黏滞,迁延难愈,想要祛除极为棘手,在体内与瘀、火、气等其他病理因素胶结,上泛清窍,发为中风。所以痰是引起中风发生时生痰、生风的重要基础。现代临床中也有很多研究,黄芝兰[1]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化痰通腑汤对中风急性期的疗效,证实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化痰通腑汤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方面应用价值明显。张宾[2]通过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的临床疗效,将11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由此可见,从痰着手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

  1. 清热化痰

痰作为邪气是中风发生的主要病因,可以与火、热相互胶结,痰在体内郁久生热,利用清热化痰更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刘敏琦[3]通过收集50例中风病患者做随机对照实验,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星蒌承气汤,结果统计实验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体征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副作用小,说明通过清热化痰可以促进中风病的恢复。

  1. 活血祛痰

痰浊停留于体内,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衡,进一步导致血瘀生成,瘀血与痰浊相互胶结,停留脑窍,清窍失用,发为中风。杨琼[4]通过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通过活血化痰可以促进中风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陈之兴[5]探讨化瘀涤痰方对中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对比应用和不应用化瘀涤痰方的两组的化验指标,应用此方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沉、和基底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均优于不使用本方的患者。由此可见,通过活血化痰对于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很好的疗效。

  1. 益气化痰

现代人多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气虚而生痰浊,痰浊停滞于体内,进一步导致脏腑功能失职,损伤脾胃,如此循环往复,治疗颇为棘手。王京军[6]等人通过观察益气化痰通络方对中风病(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结论证实益气化痰通络方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疗效。李文泽自拟益气化痰汤,临床研究显示益气化痰法联合疏血通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病效果更佳。基本方由黄芪、人参、白术、半夏、茯苓、红景天、石菖蒲、全蝎等药物组成,全方共奏益气化痰通络之功。由此可见,通过益气化痰治疗中风病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四、小结与展望

中风病多由痰浊上蒙清窍而发病,痰浊与气、火、瘀等其他病理因素互相胶结,蒙蔽清窍,神机失用,发为中风。而患者生病后常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脾失调,进一步又导致痰浊内生,如此恶性循环,治疗颇为棘手。所以要从痰论治中风,一方面健脾杜绝生痰之源,另一方面通过化痰之法来治疗中风病。除此之外,中风病可从痰论治,也可从气、火、瘀论治。只要灵活运用,四诊合参,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芝兰. 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46:1+13.

[2]张宾. 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02:88-90.

[3]刘敏琦.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病痰热腑实证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1:154.

[4]杨琼. 化痰通络汤治疗56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01:77-79.

[5]陈之兴. 化瘀涤痰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8:73-76.

[6]王京军,阎晓悦,崔译心. 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56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6,04:739-740.

作者简介:周艳玲,女,1996.07,河北省涿州市,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脑血管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通讯作者:常富业,男,教授,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后,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中西医治疗。邮箱:changfuy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