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麻醉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3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麻醉管理

庞晓东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5376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共52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09月,所有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患者进行气腹前和气腹后的各项指标变结果:患者进行气腹后,其动脉血气指标参数变化明显;患者气腹后SBP、DBP、MAP、HR、PETCO2等指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术前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完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和监测,加强术中管理措施,积极纠正各项指标变化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患者的气腹压力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麻醉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from Septem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changes of various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pneumoperitoneum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pneumoperitoneum, the arterial blood gas parameters changed obviously. SBP, DBP, MAP, HR, PETCO2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patients after pneumoperitone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pneumoperitoneum (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in preoperative shall mak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patients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strengthening the intraopera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correction of the indicators change of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atient, pneumoperitoneum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with reasonable control, thereby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 Key words 】 laparoscope;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Anesthesia management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项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但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需要长时间进行人工气腹,可能导致各项生命体征和内部环境的变化[1]。若是在术中操作失误,或是在麻醉管理上存在失误,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导致腹腔内高压、高碳酸血症以及术后腹内压骤降引发的缺血等损伤,对患者带来更大的损害[2]。因此,临床开展手术时,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基于此,本文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麻醉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52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为32例,女性为20例,最小年龄为39岁,最大年龄为72岁,患者平均年龄数:(55.62±3.58)岁。比对患者各项基线资料,(p>0.05)。

纳入标准:①所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结直肠癌,且患者符合手术相关指征;②患者知晓本次手术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为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者,且患者血压和血糖存在明显异常;②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无法正常配合工作。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患者的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中心静脉压(CVP),在实施桡动脉穿刺时监测患者的有创血压,麻醉前进行乳酸林格液静脉滴注6ml/kg,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5μg/kg、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麻醉诱导,接着进行气管插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潮气量8-10 mg/kg,呼吸12-16次/min,手术过程中持续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效果,并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或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参数,若是患者心率缓慢则酌情给予阿托品,若是血压波动明显则给予麻黄碱或是乌拉地尔,患者术后清醒时进行拔管,并对患者开展后续治疗及护理干预。

1.3效果判定

对患者进行气腹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包括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BE)、碳酸氢盐(HCO3)。分析患者气腹前后的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 PETCO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617f9ea184e61_html_7e9bf043c8e5a9c6.png )来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血气指标分析

表1所示,患者气腹后各项血气指标变化明显,(p<0.05)。

1患者血气指标分析(n617f9ea184e61_html_7e9bf043c8e5a9c6.png

时间

例数

PH值

PaCO2

BE

HCO3

气腹前

52

7.41±0.04

34.97±4.96

-1.89±2.39

21.99±2.20

气腹后

52

7.35±0.08

41.34±6.54

-3.11±2.73

23.22±3.82

t


31.231

43.125

11.729

6.32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患者SBPDBPMAPHRPETCO2变化分析

表2所示,患者气腹前与气腹后各项指标存在差异,(p<0.05)。

2SBPDBPMAPHRPETCO2变化分析n617f9ea184e61_html_7e9bf043c8e5a9c6.png

时间

例数

SBP

DBP

MAP

HR

PETCO2

气腹前

52

113.32±14.61

62.44±8.95

79.44±9.52

65.41±10.62

36.46±5.68

气腹后

52

129.45±16.11

70.52±9.91

90.12±10.52

70.88±11.71

43.68±3.89

t


3.552

3.685

4.528

6.225

7.85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目前消化道外科手术中较为成熟的手术之一,随着目前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手术方式也得到了日益的完善,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较大的推动[4]。该项手术的优势突出,且效果较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患者呈头低脚高的体位,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5]。充分的麻醉准备和评估是保证患者预后的关键,对于有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实施麻醉前应当对患者的情况爱进行全面的了解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特殊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等,还应对患者的各项异常指标进行纠正,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6]。患者进行人工气腹时,可能会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酸碱平衡造成影响,气管插管麻醉是唯一选择,因此,麻醉技术和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措施[7]

本次研究中,针对5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进行气腹后,其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BE)、碳酸氢盐(HCO3)等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参数变化明显;患者气腹后SBP、DBP、MAP、HR、PETCO2等指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但通过加强术中管理,使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避免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导致腹腔内高压、呼吸循环系统变化、高碳酸血症、酸碱失衡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综上,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且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围术期管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朱德祥,何国栋,毛翌皓,等. 腹腔镜结直肠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术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6):584-588.

[2] 陈慧娟,蔡宁,胡宗举.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麻醉在加速康复外科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手术中的应用[J]. 癌症进展,2020,18(9):947-950.

[3] 孙敏,周安莉,韦爱芬,等.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集束化管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69-172.

[4] 朱金峰,曾薇,达热拜·热达提,等. 帕瑞昔布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32(12):1030-1033.

[5] 高志宏,文永红,曹雅欣. 麻醉管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4):102-104.

[6] 祁彦伟,朱斌,杨昌建,等.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1):127-130.

[7] 常素霞.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管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