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8
/ 2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杨光

身份证号61052819921112****

摘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至今,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问题关系到居民正常的出行安全,影响到城市的交通安全与个人财产生命的安全,因此这些问题必须被各大工程方清楚认知,加强自身建设能力,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为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一、常见的病害现象

(一)裂缝

建设施工当中最为常见的裂缝问题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大部分裂缝的出现是由于天气原因而产生的自然灾害性侵蚀。特别是处在露天环境下的施工道路,遇到风雪后,自然的侵蚀会加大路面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车辆的行驶与超载等原因。经济日渐繁荣,我国各类车辆不断增多,大量车辆的行驶让道路桥梁出现裂痕的几率增加,尤其是超载对道路桥梁的危害尤为严重。超载后急刹车引发的路面摩擦,为道路裂缝的产生留下了隐患。除了以上原因,日夜温差也是重要因素。虽然我国道路表面铺装结构多为半刚性结构,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的承载能力,但也使其受到温差影响的可能性加大。温差变化过大,特别是急剧升温降温时,裂缝出现几率会变大。

(二)侵蚀破坏

侵蚀破坏问题也是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外界环境因素对工程表面造成破坏,使道路表面出现露石与剥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风化、冻融、水等侵蚀造成对工程构件的截面产生极大应力,有一定损害,影响了道路安全与人们的使用。

(三)地基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作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产生原因多源于施工环境。具体来讲,一是建设施工人员中的部分人对前期的地质勘查重要性认识不足,勘查流于形式,导致后续设计勘察不合理,没有对基地针对性地加固处理,使得后续效果不理想,无法保障建设工程基础的稳定性;二是施工过程中受到了周边施工影响,比如在建工程地区周围有深挖的施工,从而导致地基不稳,出现沉降病害。

(四)钢筋腐蚀问题

建筑工程中,钢筋的使用极其平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腐蚀问题在建设工程道路桥梁之中也经常遇到。其原因是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蚀,虽然钢筋自身有着极为优秀的抗压能力,但腐蚀环境长时间的干扰,容易出现腐蚀现象,这往往从外观便能看出。钢筋接触到水与氧气就会发生氧化反应,随着时间推移,会导致对钢筋表面混凝土产生挤压,使其发生脱落崩裂的现象,使道路桥梁的承受能力下降,最终对居民的出行安全造成了影响。

二、针对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处理办法

(一)裂缝病害的办法

1、表面封闭法

这种方法最常见,效果也很明显,在修补过程中,工作技术人员要及时清理结构的裂痕问题,并且还要涂抹一些黏结剂。

2、灌浆处理法

在裂缝程度适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办法,具体办法是用专业设备向缝隙处填充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等施工材料,提高维补材料的黏结性,填充进入裂缝内的结构中去。

3、开槽法

该方法适用于结构中允许开槽而幅度较大但数量不多的裂缝,具体为沿着混凝土裂缝凿槽,用填补维修材料填补封禁的方法,可以恢复混凝土板的物理强度和承载力。

(二)锚喷施工技术

该技术对桥头的修复十分有效。在该地出现问题后,相比其他办法,这种办法有更多优势。用这一办法修补后能够提高道路桥梁的质量,而且凝结时间短,稳定性也很高。

(三)钢筋腐蚀问题处理办法

因为钢筋的腐蚀而导致混凝土脱落,使得道路桥梁的承载力下降,发生裂缝现象,其混凝土的保护方面进行改善。而针对这一原因,可采取以下解决方法。首先施工前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让其能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可以采用涂刷覆盖层、封闭层等方法来保护;同时对混凝土的配对比进行改变,改善混凝土形成后的密度,增加其防渗透性。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控制也可以避免出现裂痕状况。

(四)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

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涂抹、灌浆、填充与表面四种维修裂缝的技术最为常用。施工人员经常通过裂痕的相对状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当裂缝不足0.2cm的时候,便可以在表面涂上丙酮与酒精,然后再每5分钟进行一次涂抹环氧树脂浆液直至厚度达到1mm的时即可。还有另外两种裂缝修补的技术,其一是使用率比较高的表面修补技术,可以应对没有对桥面整体复合产生影响或裂痕比较浅等问题;其二填充技术,该技术应用于较宽的裂缝,日常的使用中,桥面往往出现的裂痕有着很深的槽,这时将膨胀水泥浆、水泥砂浆以及沥青填充进去,让其对裂痕进行有效控制,使路面稳定性有很大提升。

三、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改善的措施

(一)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为与道路桥梁建设直接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知识的成熟度也决定着自己所管辖区域的质量问题,更决定着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措施。首先在招聘人才阶段就需要适当地提高其入门门槛,完善招聘机制,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组建出一个专业素质高的施工团队;其次,施工前也要进行一次甚至几次的技术培训,确保每个人熟悉操作流程后才开始施工,在施工进行时,也要对相关人员强化专业能力方面的技术培训;最后要加强沟通,避免没犯错时及时预防,犯错后马上纠错,增加整体的合作能力,建立奖罚机制,促进员工自身科学施工的积极性。

(二)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任何关于建筑相关的建设材料中,原材料的质量与工程安全性及其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也是如此,在修建道路桥梁之时,所需要的材料也是众多,很难管控好材料的安置问题,因此,就更加需要施工方的耐心细心了。

  1. 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避免在第一步采购就出现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尽量和那些质量有保证的大厂内进行合作,不应该贪图便宜导致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引发后续施工问题。但即使是大厂也不要放心使用,必须进行抽样检测,以防后患。

  2. 施工材料的验收问题,施工人员对自己使用的材料有着清晰的认知,在施工中对自己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施工的数量质量规格各项的要求,避免以次充好。

第三,施工材料的存储问题同样需要注意,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储存方法,如果直接堆卸到一堆,不仅不方便管理与使用,而且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三)路基的施工质量的控制

工程质量问题关乎很多方面,其中也有路基的质量,所以工程方需要认真加强对路基施工环节的把控。首先,要注意挖方施工,挖掘过深或者过浅都会对路基的质量产生影响。其次,在开始挖掘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排水处理,避免雨水冲击后产生塌方等问题事故。最后,挖掘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太过爆裂的爆破法与挖洞取土等方法,因为这样可能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优劣,关系到交通运输业和居民日常出行的安全。分析道路常见的裂痕、腐蚀、塌陷等病害,在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科学规避,从而能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针对病害产生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安全的交通服务,助力城市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霞.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建材,2021,47(08):171-172.

[2]李涛.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1(20):142-143.

[3]肖朝升.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病害问题及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21(07):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