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陈 薇 付 颖 (通讯作者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于在妇科实习护士生中,目标管理教育教学法的使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在近几年期间,妇科实习的护士共40名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样本进行传统护理教学,研究组进行目标管理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实验护士生最终的教学结果。结果:通过相关统计学数据分析得出,综合成绩中,研究组护士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要比对照组的优越(P<0.05)。结论:通过得出的结果分析显示,在妇科护理中,进行目标管理教学法对护士生的护理技术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科;目标管理教学;临床能力;满意度

临床护理实习的经验是入职的新护士要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逐渐向临床实践护理转变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尤其是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尤为重要。实际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当中,其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护理实际的工作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或护士长亲身传授经验,随意性较大,不适合在妇产科入职实习护士的发展和学习。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在医学领域中,临床护理工作教学也加以提升。由此来看,如何让妇产科新护士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是学校及医院临床需要重视的一个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就当前妇产科带教为研究重点,分析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开展的研究项目选择我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科实习的共40名护士生作为此次观察项目的项目对象。为保证此次研究项目的真实有效,并按照护士生先后实习的顺序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研究组,每组例数各20例。在所有的研究样本中,护士生的学历主要有本科生、大专生和中专生,通过相关计算方式进行统计得出,此次参与研究项目的观察对象的实习时间均为10月。研究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5岁。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均没有较大的差异变化(P>0.05)。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进行的是传统教学措施,其中包含的教学内容有查房、床旁示教等内容。

研究组护士生进行的新型目标管理教学方法。内容:(1)组建教学小组:由妇科护士长、5年以上工作经验和3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护士组成。护士长为组长,负责管理护士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关键环节和实施过程;护士负责教学。(2)制定目标管理教学方案:首先,教师阅读《护生妇科实习方案》,初步确定护生应掌握的重点疾病和操作技术;然后,对四种教学疾病及其操作方法进行头脑风暴和讨论。最后,教师讨论具体的教学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3)实施目标管理教学:(1)病例分布:每周1个病例,实施教学前2天发放病例(住院患者),并告知护生熟悉病例内容。②情景模拟:规范化的患者模拟病例病史、医生检查、护士护理过程。③自主探究:根据案例情景模拟,引导护生独立思考病例疾病诊断及相关知识点。(4)确定目标:护生分组讨论病例涉及的疾病知识点,通过头脑风暴确定疾病的理论和操作目标。(5)解决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护生独立查阅资料、临床实习和患者沟通;第二阶段,护生合作学习、讨论、合作解决理论知识目标;第三阶段是通过群体情景模拟来解决作战目标。⑥学习评价:分为教师评价、护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首先,对护生进行了该疾病的针对性教学评价。然后,对护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护士生实习结束后的理论及实操考核成绩、临床反应能力以及对教学的满意程度,临床能力的分析是由本院的临床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总共三个指标,每个指标分为10分,总分越高,表示临床能力越好。教学满意程度由本院自制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分值越高者,表示对此次的护理教学满意程度就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得出,两组护士生的考核成绩相比较来看,研究组患者的的考核成绩以及实操考核成绩均优越于对照组的护士生成绩,参阅表1。

表1两组患者考核成绩比较

组别

例数

考核成绩

操作考核成绩

研究组

40

95.62±7.86

93.59±3.52

对照组

40

85.66±6.17

86.45±2.87

t


2.994

2.543

P


0.01

0.000


2.2 临床能力

相比较对照组来看,研究组护士生的临床能力分值、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的分值比较可观,P<0.05,参阅表2。

表2 两组临床能力比较(分,x±s)

组别

整体护理能力

发现、解决问题能力

沟通能力

研究组

9.58±0.93

9.86±0.87

9.43±0.32

对照组

7.59±0.26

8.56±0.74 

8.21±0.23

2.3 教学满意度

研究组对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师的各项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参阅表3。

表3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10(50)

9(45)

1(5)

20(100)

对照组

5(25)

4(20)

4(20)

13(65)

x




5.839

p




0.035

3 讨论

3.1 目标管理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实习成绩

在实践结束时,研究组的理论和操作性能更高(P<0.05)。学徒期评价是评价护生实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妇科教学方法是单向的教学方法,护生在实践中不知道妇科重点疾病和日常实践目标。这只有老师在看病人的过程中才能解释清楚。原因:手术操作缺乏系统性,护生积极性低。教学目标管理方法围绕评价目标设置展开。通过实习护士讨论确定理论目标和操作目标,并主动提出目标,鼓励患者学习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

3.2 目标管理教学法能够提升护生临床能力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反映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生的临床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妇科患者群体特殊,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在目标解决的过程中,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护士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患者相关风险,保障患者安全。自我设计和目标解决提高了护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3 目标管理教学法能够提升护生满意度

教学满意度的评价不只是教师的评价结果,同时也有护士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得出,研究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相等的教学时间的条件下,目标管理教学法要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优异。

参考文献:

[1]陶蓉.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196.

[2]申银屏,唐琪,罗里佳.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5):140-142.

[3]施玲玲.评价目标管理教学法应用于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价值[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93-94.

[4]季庆华,范秀丽.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5):124+126.

[5]吴敏,徐永素.目标管理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应用与临床意义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6):1163+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