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护理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护理的疗效分析

林君

江西省胸科医院 330006

摘要:呼吸衰竭是一种临床病危的表现,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特征;但在治疗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在通气后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以探讨呼吸衰竭机制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的临床效果为切入点,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随机分发实验组和观察组,并基于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其治疗效果,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系统护理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其不能进行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昏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本文选取无创机械通气这一疗治法,探讨其治疗后做好护理工作带来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文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期间,我院接受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就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的人数分别为45例;在观察组中“男患者有31例,女患者有 14例”,年龄均在3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1±3.5岁;实验组患者为45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年龄集中在30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3.33岁。在筛查对象时,通常以患者呼吸衰竭诊断为标准,即主要选择呼吸衰竭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1.2护理方法

观察组的护理方法有:接待其入院,并对疾病进行做好观察工作;对其并发症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对其饮食做好护理工作。实验组中除了采用以上护理之外,还需做好如下工作:

  1. 必须要对呼吸衰竭患者做好睡眠干预工作,对于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进行指导,并督促、控制患者的卧床时间,在睡觉之前以泡脚、沐浴、喝牛奶的方式帮助更好地入眠。

  2. 必须对患者的心理做好干预工作,通气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失声等症状,会加剧患者产生心理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并且给予适当的心理开导。

  3. 要做好气道的护理干预工作,要对患者进行呼吸管道的更换工作,如果有污染要随时进行更换;为了防止发生相关性肺炎发生,严格按照无菌的原则进行护理。

  4. 要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机械通气呼吸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获取能量的方式只能通胃肠外的营养,这些食物需要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

  5. 要做好关于病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机械通气后患者会引起相关性肺炎,还会引起褥疮等并发症,需要长期卧床,这时护理人员应定期换更换干净的衣物,定期做好帮助患者翻身和按摩工作,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在探讨的过程中会借助肺功能对患者的状况进行测定。及具体测定患者一秒用力呼吸的容积,以此评价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同时采用ADL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越能够进行生活自理,则证明护理效果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实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的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小于0.05作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

在护理前观察组、实验组的ADL评分均为80分左右,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观察组的ADL评分分别为90.12±4.18和84.65±4.05,实验组的得分明显高于观察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实验组的患者平均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分别为(41±4.2)%、(40.12±4.01)%,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不同护理方式后,即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接受系统呼吸护理后两者的得分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的平均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为(64±2.2)%,实验组的平均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为(81±4.2)%,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

分组

n

平均一秒用力呼吸容积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5

(41±4.2)%

(64±2.2)%

实验组

45

(40.12±4.01)%

(81±4.2)%

P


>0.05

<0.05


3结果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其对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呼吸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暴发的重要危险源之一。由此,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一直都是临床探讨的重点。

我院通过对机械通气后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探讨其治疗效果的差别,其中给予实验组呼吸衰竭患者系统护理方式,包括心理护理、气道护理、饮食护理,同时还给予了并发症和病情监测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表明,接受“系统护理方式”的呼吸衰竭治疗患者平均一秒用力呼吸的积分明显高于接受一般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其在 ADL评分上也会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呼吸衰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此可见,运用系统护理的方式能够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其肺功能更加畅通地通气。久而久之,会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无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蔡亚男,徐晓慧,鲍克娜.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399-3402.

[2]周玲玲,任浩璇,马鹰翔.强化呼吸系统护理在老年超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6):3050-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