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螺旋CT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探讨螺旋 CT联合钼靶 X线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武丽颖

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乳腺癌早期诊断中,螺旋CT联合钼靶x线的应用价值。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研究方法是,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10月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钼靶X线摄片诊断,和螺旋CT技术诊断,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方式,诊断之后,以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对不同诊断技术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最终结果为:其中在这些诊断方式中,联合诊断技术的符合率,比其它两个诊断方式要高很多,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钙化病灶的检出率也要比螺旋CT与钼靶x线诊断要有效,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得出结论: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螺旋CT与钼靶x线诊断,两者各有不同的优势,而联合诊断的结果更能提高乳腺癌诊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关键词:螺旋CT、钼靶X线、早期乳腺癌,联合诊断

在临床肿瘤中,乳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疾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该病的发病率占全部的百分之十[1]。一般情况下,乳腺癌在年龄四十到六十年龄段的绝经期女性中比较容易发生。因此,对早期的乳腺癌进行加强监控,并尽早给与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前,针对该疾病,在对其诊断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乳腺钼靶X线以及螺旋CT方式为主来进行诊断的,为了对早期乳腺癌诊断有效性进行研究,本文对本院中的10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院2020年1月到2020年9月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一共10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然后采用螺旋CT诊断、钼靶X线诊断以及联合诊断方式来进行诊断。其中在这100例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在35到68岁之间,右侧乳腺患者42例,左侧乳腺患者58例,乳头溢液、肿块、凹陷分别是26、38、36例。这些患者在就诊以前,都没有明显症状,合并有局部患者存在乳腺隐痛、经期胀痛等症状,在手术之前,都给与这些患者进行了不同的诊断,之后通过手术病例进行了诊断确诊。在本次研究中,这些患者都经过了其本人的知情同意,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时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进行了排除。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钼靶X线检测

检测仪器选择Philips Mammo Diagnoost型X线钼靶摄影仪,检查时间,在患者经期之后5到7天,检测的时候,主要是选择双侧乳腺轴位,或者是内外斜位检测。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使其置于支架上,并将自己的前胸暴露出来,将胶片放在乳房外下方位置,然后从内上方逐渐向下方摄片,在投射的时候,患者乳房间隙完全包含,避免腋下淋巴结、副乳腺等位置肿块出现漏诊;选择人工照射,在70~100mAs、25~32kv条件下拍照,然后将患者乳房平放在支架上,使X线上下垂直照射,定位乳房各象限,进行轴向检查。

(2)螺旋CT检测

仪器选择西门子Somatom Emotion型全身螺旋CT机,对诊断参数信息进行调整:维持90~120kv,100~120mA,层厚及层间距为5mm,窗宽300~500HU,窗位0~50,诊断中,病灶形状不清,病灶较小,层厚及层间距可调整为2mm,进行薄层螺旋扫描检测。首先进行平扫,引导患者选择仰卧位,以乳房下缘至腋窝上缘为边界继续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如果诊断不好,图像不清晰,可以进行全肺扫描[2]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根据美国放射学会分类标准,钼靶X线检测标准为:检测微小钙化病灶、病灶边缘模糊、小叶征和毛刺现象明显、异常血管。如果满足上述两种症状,则可以确诊。同时,螺旋CT诊断标准为:边缘毛刺、钙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腋窝淋巴结转移等。

1.4统计学分析

根据本研究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数据用%进行表示,行χ2/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2.结果

2.1不同诊断方式符合率的比较

根据病理结果,在100例患者中,通过钼靶X线检查出8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螺旋CT检查出了81例(χ2=0.031,P=0.858)。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联合检查诊断,检查出98例患者,该诊断率比两种单一的诊断方式要高(χ2=16.547,P=0.001;χ2=15.376,P=0.001),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组别

n

阳性

阴性

诊断准确率(%)

钼靶X线

100

80

20

80.00

螺旋CT

100

81

19

81.00

联合检测

100

98

2

98.00

F/X²




6.951

P




0.001

表1.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对比

2.2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钙化检出率的比较

根据病例确定,100例患者中,67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45例有钙化灶。联合检测比两种单一检查诊断方式符合率要高,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组别

n

腋窝淋巴结转移(n=67)

钙化病灶(n=45)

钼靶X线

100

28(41.79)

22(48.89)

螺旋CT

100

26(38.81)

23(51.11)

联合检测

100

65(97.01)

44(97.78)

F/X²


4.956

5.882

P


0.001

0.001

表2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钙化检出率比较

3.3.讨论

乳腺癌是妇女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威胁着她们的健康与安全。该疾病主要出现在中年绝经期女性中,如果没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容易使得乳腺癌在身体中出现转移和浸润,而给女性的身体功能带来影响,严重的话,会给影响到其生命健康。

早期乳腺癌没有特殊表现。虽然患者不能触摸乳房内的肿块,但他们通常会有局部不适感。胸部一侧轻微疼痛和不适,或肩部和背部一侧酸痛和肿胀,有时候会牵扯该侧上臂。同时,可以触到像摸蚕豆大小的肿块,它比较的坚硬、活动性好,没有明显的疼痛,少数有间歇性刺痛感。随着疾病的发展,乳房形态的改变逐渐可见。肿块皮肤逐渐隆起,呈橙色皮肤,并不断发展为水肿、变色,甚至湿疹样改变;随后,乳头向中心附近收缩,造成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等现象,最终导致乳头溢出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目前,钼靶X线、红外线、磁共振、超声和螺旋CT等,常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由于钼靶X线和螺旋CT,在诊断乳腺病变形态与大小方面比较理想,所以,与其它诊断方式相比,这两种诊断方式选择性比较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中,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一定的优点,钼靶X射线,其属于软射线,其在致密组织显示方面,诊断效果不是非常理想[3]。而螺旋CT诊断,对乳腺高位及深位特殊部位病灶诊断的效果比较好,针对一些不太明显的肿块,也容易漏诊。所以,可以看出,两者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而选择联合诊断,则可以弥补两者的弊端,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效果。

结语

总之,钼靶X线和螺旋CT两种诊断方式,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各有优缺点。联合诊断能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符合率,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邵文. 钼靶X线检查与超声、螺旋CT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8):87-88.

[2] 王洋. 多层螺旋CT和X线钼靶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72-74.

[3] 王崇军. 多层螺旋CT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