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走班制的影响

杨晴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对高考进行改革,走班制教学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作为对传统班级授课制度的一种改良新模式,走班制所体现出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优势。

然而,在普通高中实行走班制却似乎困难重重。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模式,走班制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教师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来完成教学及班级管理两方面的转型。而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也会使学生因个性不同而产生各方面的差异,这是学校管理很难弥补的。


关键词:走班制 普通高中 素质教育 分层教学 。



  1. 、绪论

1.1“走班制”提出背景

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对高考进行改革。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由高考变化导致的高中教学方式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焦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单一的:进入高中之后,由入学考试成绩或其他依据分班,固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高二进行文理分科后,再重组一个固定班级,直到高中毕业。在这种模式之中,学生固定在一个特定班级里进行学习任务,教师则负责几个不同班级进行授课。它使学生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之中,在某些方面利于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但留给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较少,且过于强调统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的高考模式旨在增加学生选择空间,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基于此,对传统班级授课模式的改良体制——“走班制”应运而生。

1.2“走班制”概念界定

“走班制教学是指在保留原有行政班级的条件下,学生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的学习个性,自己选择、设计的课程套餐,到各自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级中流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课程不同,其组成学习班级的学生也不会相同。”简言之,“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愿望进行课堂选择的一种新制度,可以视为对传统班级授课制度的改良,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1.3“走班制”实施现状

2014年新高考制度的出炉使“走班制”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中学开始实施走班制教学。但是走班的程度不一。例如,北京十一中学开发大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整合了走班课程体系。而北京市第九中学则将传统授课制与走班制相结合,采取语数英三科集中授课,其余选修课程走班制选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有一些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班级授课制度。但是走班制的优势及新课标的要求都使走班制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


  1. 、“走班制”的影响

2.1“走班制”与教师转型

在走班体制下,教师与学生由统一分配关系转型为单向选择关系,即由学生来选择教师。这种做法在将主体权交还给学生的同时,也促使着教师发生新的转变。

传统班级授课制度中,教师具有天然权威性,学生没有自主权而只能服从既定安排。因而无论教师的授课风格及授课水平是否与学生相契合,学生都只能在固定班级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情形下,教师的教学是具有一定随意性的。

在走班体制中,教师与教室固定,学生来对其进行选择。这实际上给教师形成了一种新型压力——如何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为了成为一名受欢迎的教师,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尤其是高中教师,在面对新课标提出的18个学习任务群时,尝试研发新型课堂,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使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成为了学生选择的考虑项目。古板守旧的教师相较于活泼创新的教师吸引力小,因而需要在其他方面加强补偿,也就是说教师的个人品质及魅力也受到了考验。因此部分教师需要完成课堂及自我形象的一个转型。这实际上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此外,“走班制”的灵活性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班级管理能力。走班制度下的班级是由同一年级中的不同学生选择同一授课教师而构成的。这种班级是临时集结而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班级管理也就相对弱化。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强,可能会出现懈怠、懒散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整个流动班级的纪律管理,也要协调班级内部陌生成员的关系。相较于传统班级,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走班体制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转变。一方面,为了吸引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虽然走班制意在使教师从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投入于专业之中,但教师的管理任务实际上并未如愿减少,反而要更注重班级管理,加大了工作压力。

2.2“走班制”与学生选择

走班体制在将课堂主权交还给学生的同时,对学生也形成了一种考验。高中阶段的孩子思维水平已接近成人,具有了初步判断事物的能力。然而,当主动权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时,受到社会经历和的限制,他们仍然存在很大的误选可能性。

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教师,这可以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投入更多的兴趣和精力在课堂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之中,由于学生主体是出于自愿,因而课堂氛围相对会更融洽,有利于教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然而,这样的选择是否正如各方所期望的那样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呢?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时候还停留于表面,未必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自己的个性即教师的特质,促使他们形成选择的原因更多是外界因素,如家长愿望、同辈压力、教师声誉等。甚至某些懒惰的学生会选择具有宽和特质的教师,以达浑水摸鱼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生未必有真实选择的权利。“我不记得是怎么分的……反正不是自己选的……是学校分好了我们就直接去上就可以了。”即使在走班制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学校,学生的个人意愿也并未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的走班制打破了集中固定的传统班级制度,迫使学生流动,消弭了班级制的班主任保护和班级保护力量。“在走班制推行的过程中,有些学校逐步偏离走班制原有的轨道,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学生被走班现象严重。”在被走班的情况下,学生之间容易形成攀比风气,不利于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走班制”的导师责任制意在减少班主任压力。传统班级中,一名班主任往往要关注四十乃至五十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对于班主任来说是巨大的负担。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注定有人会被忽视,或者说注定有些事情班主任无法顾及。这种管理是以整个班级为单位的。而在走班制度之下,固定班级被打破,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一位专门的导师负责大约十名左右的学生的成长问题。这种模式下,师生关系将更为密切,教师将有更多精力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然而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关照效果实际上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个性及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导师制在实际操作之中,受时间及教师精力限制,很有可能会走向形式主义。笔者的学生说起导师制,将其简单为每周开一次例会,随便聊聊。每周一次约十个学生与一位导师的集中会议很难触及学生的真实生活,对于不善言谈或是羞涩的学生,导师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予以恰当的帮助是很难的。这也就意味着“走班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班主任的压力,但学生实际的身心健康程度却并没有得到保障。相反,在某种层面上,走班制度将学生身心健康的程度交由学生自己决定。

“走班制”意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流动的班级意味着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同辈,在相互接触之中,由于缺少以往固定的座位和班级,学生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结交朋友并非难事,但由此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由于缺乏教师监督和班级制度约束,不一定能带来正面影响。而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同学,可能难以交到朋友,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61775e4b14405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